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超全中國建築史名詞解釋

專著

《考工記》:(戰國):“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 經塗九軌, 左祖右社, 面朝後市, 市朝一夫。 ”

一般解釋為:都城九裡見方,

每邊辟三門, 縱橫各九條道路, 南北道路寬九條車軌, 東面為祖廟, 西面為社稷壇, 前面是朝廷宮室, 後面是市場和居民區。 朝廷宮室市場占地一百畝。 (塗, 道路。 一夫, 一百畝)(注意, 這是>中記載的都城制度, 左祖右社, 人面朝南時, 左東右西。 )

《營造法式》:李誡于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編成, 崇寧二年(西元1103年)刊印的古典建築法規性專著, 作為宮室、壇廟、官署、府第工程的預算、計工料之用。

《園冶》:中國古代的造園學。 作者是明代計成, 字無否, 本書出版於1634年。 全書共分三卷。 一卷:①興造論②園說③相地④立基⑤屋宇⑥裝折。 二卷:欄杆(圖示多)。 三卷:門窗, 牆垣, 鋪地, 掇山, 造石, 借景。 其造園目標是, "雖由人做, 宛自天成"。 造園方法, "巧於因借, 精在體宜"。 其造園優化標誌, "妙于得體合宜,

未可均率"。 造園步驟, "目寄心期, 意在筆先"。 其造園構思, 一般建築上"三分匠, 七分主人"."第園築之主, 猶需什九, 而用匠什一"。

《魯班經》: 原名《魯班經匠家鏡》, 午榮編, 成書於明代, 是一本民間匠師的業務用書。 全書有圖一卷, 文三卷。 介紹行幫的規矩、制度以至儀式, 建造房屋的工序。 選擇吉日的方法;說明了魯班真尺的運用;記錄了常用傢俱、農具的基本尺度和式樣;記錄了常用建築的構架形式、名稱, 一些建築的成組佈局形式和名稱等。

《清式營造則例》:是梁思成研究中國清代建築的專著。 書中詳述了清代宮式建築的平面佈局、鬥栱形制、大木構架、台基牆壁、屋頂、裝修、彩畫等的做法及其構件名稱、權衡和功用, 並附《清式營造辭解》、《各件權衡尺寸表》和《清式營造則例圖版》。

工官

宇文愷:中國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 精熟歷代典章制度和多種工藝技能, 官至工部尚書。 主持興建了隋東西兩大都, 而大興城的規劃是古代城市建設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範例之一。 設計了“觀風行殿”。

李誡:中國古代土木建築家。 自元七年(1092年)起從事宮廷營造工作, 歷任將作監主簿、丞、少監等, 官至將作監。 監掌宮室、城郭、橋樑、舟車營繕事宜。 在任期間曾先後主持五王邸、辟雍、尚書省、龍德宮、棣華宅、朱雀門、景龍門、九城殿、開封府廨、太廟、欽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項重大工程。 突出的貢獻在於編修 了《營造法式》一書, 詳細記錄了當時官式建築做法共3272條, 有助於後人瞭解宋代官式建築的技術與藝術。

蒯祥、徐杲 :明代建築匠師。 蒯祥隨其父為木匠, 永樂時參與宮殿、長陵的興建, 後又負責宮中的前三殿、獻陵、裕陵、隆福寺等。 徐杲嘉靖年間, 參加北京前三殿和西苑永壽宮的重建, 得到賞識被提升為工部尚書, 是明代匠人中提升官位最高的一員。

古代木構建築(第8章)

台基:位於建築下部, 一般房屋用單層, 隆重的殿堂用2層或3層。 分普通台基和須彌座兩種。

台明:台基的高度。

須彌座:是由佛座演變而來的, 形體與裝飾比較複雜, 一般用在高級建築(如宮殿‘壇廟的主殿, 及塔、幢的基座等)。 開始形式簡單, 由數道直線疊澀與較高束腰組成, 後來出現了蓮瓣、卷草紋飾以及力神、角柱、間柱、壺門等。 最早實例見於北朝石窟。

踏道:為用以解決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設施。 形式可分為階梯型與斜坡式, 使用材料有土, 土坯、石、磚、空心磚等。

坡道:分礓礤(慢道)和輦道(禦路)兩種。 礓礤是以磚石露棱側砌的斜坡道, 可防滑, 一般用於室外;輦道則傾度平緩, 用以行車的坡道, 常與踏跺組合在一起, 十分隆重的用龍鳳石, 起裝飾作用。 (“左土戚右平”:戚指階級形踏道;平指斜平坡道)

欄杆(勾闌):即木制、石質的欄杆, 宋稱勾闌。 一般由地栿、望柱、尋杖、闌版等構成, 用一層闌版稱“單勾闌”, 用二層闌版的稱“重台勾闌”。

尋杖絞角造:木尋杖在轉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尋杖合角造:木尋杖止於轉角望柱而不伸出者。

望柱:也稱欄杆柱, 是欄板和欄板之間的短柱。 望柱有木造和為石造。望柱分柱身和柱頭兩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為四方形。柱身和柱頭都常有裝飾。

抱鼓石:用於石欄結束處,形似圓鼓的石制構建。

鋪地:對地面的鋪妝處理,分室內鋪地(多用方磚或條磚平鋪,)與室外鋪地(為防滑,保護路面、裝飾美觀,表面多作各種花紋,如回紋、四神紋等)。

大木作

開間:木建築正面相鄰的兩簷柱間的水準距離,又叫“面闊”。

通面闊:各開間寬度的總和。

間:中國古代木架建築把相鄰兩榀屋架之家的空間稱為“間”。房屋的進深則以“架”數或者椽數來表述。

明間:木建築正面正中一間,宋稱當心間。次間:明間左右側的稱次間。稍間:再外的。盡間:最外的。

步:屋架上的檁(宋稱槫)與檁中心線間的水準距離,清代稱步。清代各步距離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遞增或遞減以及不規則排列的。

通進深:各步距離的總和或側面各開間寬度的總和稱為“通進深”,若有斗拱,則按前後挑檁中心線間水準距離計算。(亦即前後簷柱間之水準距離)

進深:有時用建築側面間數或以屋架上的椽數來表示“通進深”,這時常簡稱“進深”。(宋代人以屋架上的椽數來計算的,若進深有四椽,則稱四架椽屋。)

柱:總的可分外柱和內柱兩大類。按結構所處部位可分,簷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

梭柱:《營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規定將柱身依高度等分為三,上段有收殺,中、下二段平直(或上下兩段收小,如梭形)。

卷殺:對木構件曲線輪廓的一種加工方法,宋代栱、梁、柱等構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彈性的外觀。“卷”,圓弧也;“殺”,砍削也。

收分:柱身向上逐漸收小。

材/栔:宋代建築中的計量單位。“材”的高度劃分十五分°,寬度為十分° “栔”上、下栱間距離,高六分°,寬四分°。單材加上栔,謂之“足材”,華栱、耍頭等構件用之。

舉勢:指屋面坡度。

生起:宋、遼建築的簷柱由當心間向二端升高,因此簷口呈一緩和曲線,在《法式》中稱為“生起”,它規定,當心間的兩柱不升高,次間柱升二寸,一下各間依此遞增。【這做法未見於漢、南北朝,明清亦少用。僅唐、宋、遼用】

側腳:把建築物的一圈簷柱柱腳向外拋出,柱頭向內收進,借助屋頂重量產生的水準推力,增加木構架的內聚力,以防散架或傾側。(or宋代建築規定外簷柱在前、後簷均向內傾斜柱高的10/1000,在兩山向內傾斜8/1000,角柱則兩個方向都有傾斜。)

都柱:在秦、漢宮室建築遺址和崖墓中,有的於廳堂平面中央僅設一根柱子,漢文獻中稱為“都柱”。

槽:宋代殿閣類建築術語,指殿身內由一系列柱子與鬥栱劃分空間的方式,也指該柱列與鬥栱所在的軸線。【《法式》載有殿閣類分槽平面類型:金廂鬥底槽、分心鬥底槽、單槽、雙槽】

金廂鬥底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特點是殿身內有一圈柱列與鬥栱,將殿身空間劃分為內外兩層空間組成,外層還包內層,內外柱同高。【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

分心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是分心鬥底槽的簡稱,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鬥栱將殿身劃分為前後相同的兩個空間,(or在門屋建築中,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的)。一般用作殿門。【獨樂寺觀音閣山門】

單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以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兩區。【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宋)、朔縣崇福寺觀音殿(金)】

雙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以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三區。【西安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北京清故宮太和殿】

滿堂柱式:【大明宮麟德殿】

移柱造:宋、遼、金、元建築中,常將若干內柱移位。【山西大同華嚴寺上寺大雄寶殿(金)】

減柱造:減少部分內柱。【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金)、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減+移)】

副階周匝:在建築主體(塔身、殿身)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一般用於減隆重的建築,如大殿、塔。商代建築中即已出現。【佛光寺大殿、遼佛宮寺釋迦塔】

瓜楞柱:採用拼邦法加粗柱子,柱身成為瓜楞狀,近人稱之“瓜楞柱”,宋稱“蒜瓣柱”。一般用八根小圓木拼於中間圓木上,形成八棱形。

額枋(宋稱闌額):是柱上聯絡與承重的水準構件(聯絡簷柱or副階柱,上承補間鋪作之枋料),有時2根疊用,清代上面的稱大額枋(宋稱闌額),下麵的稱小額枋(宋稱由額)。二者間添以墊板,使用語內柱間的叫內額,位於柱腳處的稱地栿。

簷額:不穿入柱頭而在柱頂上放一根通長達整個建築物立面的碩大枋料,則稱之為簷額。(簷額下用綽幕枋承托)

霸王拳:額枋在角柱處出頭的一種藝術處理式樣。清代老角梁頭也做成霸王拳式樣。

平板枋(宋稱普拍枋):平置於闌額之上,是用以承托鬥栱的構件。【陝西西安興教寺唐玄奘塔】

普拍枋:宋代建築闌額與柱頂上四周交圈的一種木構件,介於柱子與鬥栱之間,起拉結木構架作用,也可與闌額共同承載補間鋪作。明清稱平板枋。

雀替(宋稱綽幕枋):是置於梁枋下與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

綽幕枋:位於大簷額下串聯角柱與簷柱的枋料,用以增加穩定性。綽幕枋向內止於心間的補間鋪作,出頭做成蟬肚形,之後演變為明清的雀替。

花牙子:用在柱間的掛落(楣子)下,這一雀替已轉變成純裝飾性構件。

騎馬雀替:在建築盡間,由於開間較窄,自兩側柱挑出的雀替常連為一體,就稱騎馬雀替。

平棊枋(清稱井口枋):最內部令拱上的枋。

羅漢枋(清稱栧枋):在內外跳慢栱上的枋,宋用來表示鬥栱的出跳。

柱頭枋(清稱正心枋):在各跳橫栱上均施橫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叫柱頭枋。

穿插枋(挑尖隨梁):明清木構件之一,位於抱頭梁或挑尖梁下,聯繫簷柱與金柱的枋子。(or在簷柱與老簷柱之間,用枋料加以串聯的)

隨梁枋:在內柱之間用枋料加以連接的,稱之為隨梁枋。是最長的梁下的枋,起穩固梁的作用。

鬥栱

鬥栱:是我國木架構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主要由水準放置的方形鬥、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組成。一般使用在官式建築中,可分為外簷鬥栱和內簷鬥栱二類。

鬥:栱與昂的支座墊塊

坐鬥:位於一組鬥栱最下面的構件是坐鬥(又叫大鬥,宋稱櫨鬥,漢稱櫨),有時課單獨使用。

十八鬥(宋稱交互鬥):位於挑出的翹(宋稱華栱或卷頭)頭上。

華栱:宋式鬥栱上外跳之栱。

三才升:位於裡跳與外跳橫栱二端上的。(相當於宋代散鬥)

槽升子:位於坐鬥正上方橫栱二端上的。(相當於宋代散鬥)

栱:是置於坐鬥口內或跳上的短橫木,現存遺物以漢代最早。

翹(清):向外出跳的栱(宋稱華栱或卷頭)。

瓜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宋稱瓜子栱)

萬拱:跳頭上第二層橫栱。(宋稱慢栱)

廂栱:最外跳在挑簷下的、最內跳在天花枋下的。(宋稱令栱)

正心瓜栱:出坐鬥左右的第一層橫栱。(宋稱泥道栱)

正心萬栱:出坐鬥左右的第二層橫栱。(宋稱慢栱)

單栱:在坐鬥口內或跳頭上只置一層栱的。

重栱:在坐鬥口內或跳頭上置二層栱的。(漢名器、畫像石油三重以上的)

計心造:跳頭上置有橫栱的。(金、元以後多用重栱計心)

偷心造:跳頭上不置橫栱的。(唐、宋鬥栱常用)

插栱:插入柱中之半栱,一般位於簷柱上,用以承托出簷。

鋪作:狹義指鬥栱;廣義指鬥栱所在結構層。唐宋建築鬥栱所在鋪作結構對木構架的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

溜金鬥栱:由外簷有昂而室內無天花的鬥栱發展而來,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盛於明清不用天花裝飾的建築中。

昂:鬥栱中斜置構件,斜的懸臂梁,起杠杆作用。有上昂下昂之分。【唐佛光寺大殿柱頭鋪作中的批竹昂是現知最早的實例】

批竹昂:自鬥外斜殺至尖者,其昂面平直。

琴面昂:昂面豎向稍凹,橫向稍凸,形成一緩和曲線的昂。

上昂: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上昂僅用於室內、平坐鬥栱或者鬥栱裡跳之上。【始見於宋代建築內槽鋪作】

下昂:因昂首向下而得名,外簷承挑簷。

踩(清):翹或昂自坐鬥出跳的跳數。(宋以鋪作計)出一跳稱三踩(四鋪作),出兩跳稱五踩(五鋪作),出三跳稱七踩(六鋪作),出四跳稱九踩(七鋪作),一般建築不超過四跳九踩(七鋪作)

一拽架:清規定出跳每跳均為三鬥口(三十分°)。(宋規定每跳出二材高(三十分°),或每跳遞增、遞減。)

雙抄雙下昂:“雙抄”指二個華栱,“雙下昂”指二個下昂。出挑、挑出兩個華栱兩個昂。

單抄單昂:出挑、挑出一個華栱一個昂。

X抄X下昂:宋《法式》規定的度量鋪作單位之一。

丁頭栱:位於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頭部分組成,後成為梁頭下裝飾。

訛角栱:即方鬥,四角內凹成海棠紋狀。

屋架

舉架(宋稱舉折):“舉”指屋架高度,常按建築的進深和屋面材料而定。【唐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舉高和進深比約1/6,宋1/4~1/3,清1/2】

折:在計算屋架高度時,由於各檁升高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橫斷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線,二是若干折現組成的,這就是折。

推山:是廡殿(宋稱四阿)建築處理屋頂的一種特殊手法。將正脊向兩端推出,從而四條垂脊由45°斜直線變為柔和曲線,並使屋頂正面和山面的坡度與步架距離都不一致。

收山:是歇山(宋稱九脊殿)屋頂兩側山花自山面簷柱中線向內收進的做法。目的是為了使屋頂不至於過於龐大,但引起了結構上的某些變化。

梁(宋稱梁或栿):按其在架構中的部位,可分為單步梁(又叫抱頭梁;宋稱剳牽)、雙步梁(宋稱乳栿)、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栿)、順梁、扒梁、角梁(陽馬)等。宋梁栿的名稱按它所承的椽數來定的,清代則以其上所承的桁或檁數來命名。(百度:指木結構屋架中的順著前後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木。)

單步梁:一般用於乳栿上,僅長一架,不承重,固定桁的位置。

雙步梁(宋稱乳栿:兩步架的梁):兩椽栿,梁首放在鋪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內柱的柱身,但也有頭放在鋪作上的。

三架梁:一道梁椽栿,是梁架最上一層的梁,宋式建築位於脊摶之下,長二椽。(清稱太平梁)

五架梁:承傳五個檁的力,長四步架,四架椽。

梁頭:梁頭的式樣有漢名器中的垂直切割,隋的挑尖梁頭,唐的批竹梁頭,宋元的螞蚱頭,明清的卷雲或桃尖形

耍頭:鬥栱襯方頭下所用出跳木料,成為耍頭木。(清稱螞蚱頭)

襯方頭:宋式鬥栱最上一層出跳之木,在耍頭之上,用以拉固橑簷枋及平棋枋。清式為撐頭木,上承桁椀。

明栿:與草栿相對而言,指室內平闇以下的梁,露明可見的栿。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草栿:在平闇、平棊上看不見的栿。由於看不見,故做工潦草粗略。是實際負荷屋蓋重量的梁。

月梁(漢稱虹梁):梁肩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側做成琴面並飾以雕刻外觀比較秀巧。

圓作:南方住宅、園林中以圓木為梁,稱圓作。

桁(或稱檁,宋稱槫):依部位可分為脊桁(宋稱脊槫)、上金桁(宋稱上平槫)、下金桁(中平槫)、下金桁(下平槫)、正心桁(牛脊槫)、挑簷桁(撩風槫)等。

出際:槫頭伸到山牆以外的成為出際,或稱“屋廢”。(其長度依屋椽數而定,宋代規定兩椽屋出二尺至二尺五,四椽屋出三尺至三尺五)

襻間:由素枋結合替木和鬥栱組成的支撐。(唐代托槫用替木)

《法式》有兩材襻間、單材襻間、捧節令栱、實拍襻間。

椽:是直接擱置在檁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載的構件。按部位分可分為:飛簷椽(宋稱飛子)、簷椽、花架椽、腦椽、頂椽(用於卷棚屋架)等。斷面有矩形、圓、荷包形等。

其他構件:

瓜柱(宋稱侏儒柱或蜀柱):用在脊槫下。【北魏寧懋石室】

駝峰:形如駱駝之背,一般在徹上明造梁中配合鬥栱承載梁栿,有全駝峰和半駝峰【佛光寺大殿明乳栿和四椽栿所表現者,由栱身或枋之後尾形成】之別。

叉手:支撐在侏儒柱梁側的幾位叉手。【北魏寧懋石室已見。唐宋遼元金仍用。明代偶有。清代幾乎不用】

人字叉手:脊瓜柱兩側支撐脊槫的人字形短木。

托腳:支撐平槫的斜向構件。(多見於唐元。明清極少)

替木:為支撐在櫨鬥或令栱上的短木以托梁枋,此外,也有置在柱頭上的。(到宋代,有的替木通長連續如橑簷枋)

多層木建築

多層木建築:若干單層木構架的疊加。

叉柱造:將上層簷柱底部十字開口,插在平座柱上的鬥栱內;而平座柱則叉立在下簷柱鬥栱上,但向內退進半柱徑。缺點:柱腳開榫口較大,削弱了柱體強度;立面上因收進較少,外觀不夠穩定。優點:構造上省事,不用增加其它構件。【河北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殿、天津薊縣獨樂寺遼代觀音閣】

纏柱造:將上層柱立在下層柱後的梁上,在結構和外觀上都比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每面還要各增加一組鬥栱——附角鬥【實例見於天津薊縣遼佛光寺釋迦塔等。未見實物】

正定隆興寺慈氏閣(金)內柱已用通柱。

牆壁

分類:按單體建築所使用牆壁的性質和部位,可分為簷牆、山牆、檻牆、八字牆、屏風牆、照壁、隔斷牆等。 依建築材料,則可分土牆(夯土或土坯)、磚牆、石牆、木牆、編條夾泥牆等。 使用混合材料的,下部磚石上部土質,或下部實體上部為空鬥的。 按結構受力情況則有承重牆和非承重牆之分。

土牆:常見有夯土牆和土坯牆

夯土牆:是我國牆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以木板做模具,其中置土,再以杵分層搗實,故又稱“版築”。

磚:有空心磚、條磚、楔形磚、飾面磚等。

空心磚牆:見於戰國晚期至東漢中期的墓中,體型較大。

條磚牆:

空鬥牆:是磚砌成盒狀,中空或填以碎石泥土,多半不承重,或僅承少量荷載。南方民居及祠廟中常見使用。空鬥牆厚度大多為一磚至一磚半,砌法有馬槽鬥、盒盒鬥、高矮鬥等多種。

木牆:是由井幹式結構形成的,南方木架構建築中,也常使用木板外牆或內牆。

編條夾泥牆:多用於南方穿鬥式建築,可作外牆,也做內牆。是柱與穿枋間以竹條、樹枝等編成壁體,兩面塗泥,再施粉刷。特點是取材簡易,施工方便,牆體輕薄,外形美觀,適於氣候溫暖地區。

屋頂

正式建築:凡是平面為長方形,屋頂為英山、懸山、歇山、廡殿的木構建築,成為正式建築。其他形式的稱雜式建築。

廡殿(宋稱四阿頂):古代建築中最高級的屋頂形式,一般用於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單簷,特別隆重的用重簷。單簷的又正中的四脊和四角的垂脊,故稱五脊殿。重簷的另有下簷圍繞殿身的四條博脊和位於腳部的四條角脊。【漢闕和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為早,先於歇山出現】

歇山(宋稱九脊殿):是由兩坡頂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樣式,等級僅次於廡殿,由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組成,也稱九脊殿。(宋代歇山建築有亮稱謂:在殿閣稱九脊殿;非殿閣稱“夏兩頭”,如廳堂、亭榭)。歇山的山面有搏風板、懸魚等,是裝飾重點。

抱廈:兩建築作丁字相交的,其插入部分稱為“抱廈”(或稱“龜頭屋“)。通常這部分體積以及長度均教短小。

十字脊:兩建築十字相交的。

懸山:是兩坡頂的一種,是我國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形式(宋也稱兩廈或“兩下” 或“不廈兩頭造”)。特點是屋簷兩端懸伸在山牆外(又稱挑山或出山)。山牆處常露出木構架的柱、梁或枋,若圍以土、磚牆,山尖多做成五花山牆。【山西大同下華嚴寺海會殿】

卷棚:無正脊的懸山稱卷棚。

五花山牆:懸山式建築山牆的一種常見的組砌方式。在懸山山牆上部,隨排山各層梁及瓜柱而呈現的階梯形結構。

硬山:是兩坡頂一種,屋面不伸出山牆外。山牆大多用磚石牆,並高出屋面,牆頭做各種直線、折線或曲線形式,也另在山面做搏風板、墀頭。

搏風板:在歇山或懸山硬山建築中,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為了防風雪,用木條釘在檁條頂端,也起到遮擋桁(檁)頭的作用,這就是博風板。

墀頭:硬山式建築的一個元件。位置在山牆與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撐前後出簷。

攢尖:多用於面積不太大的建築屋頂,如塔、亭、閣等。特點是屋面較陡,無正脊,而以數條垂脊交合於頂部,其上再覆以寶頂。平面有方、園、三角、屋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單簷居多,二、三重簷的已少,塔例外。

單坡:多為輔助性建築,常附於圍牆或建築的側面。是斜屋面的最基本單元,一切複雜的斜屋面都可以由它組合而成。

平頂:在椽上鋪板,墊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實表面。在我國華北、西北、西藏一代。

盝頂:在平頂建築四周加簷,稱之為盝頂。

短脊頂:漢代一種近似方形的攢尖頂得屋頂,但架頂部還沒交匯到一點,銀耳出現一條短的正脊,是一種介於廡殿和攢尖的形態。在方形樓閣、角樓上比較常見。

疊落頂:漢代的屋頂,把屋面做成上下二疊的形式,是後來出現重簷頂得濫觴。

屋頂做法

滴水:位於屋簷簷口處,以利於屋面雨下的排除,瓦的式樣做成帶形,齒形,尖形。分滴水坐中,勾頭坐中。

獸吻(大吻):屋面正脊兩端的裝飾物,元代鴟尾漸向外捲曲,有的改稱鴟吻。明清的尾部完全外彎,端部由分叉變成捲曲,且獸身多雕附小龍,比例近於方形,背上出現劍把。

合角吻:重簷建築的下簷槫脊或盝頂轉角處的裝飾首。

排山勾滴:在硬山與懸山頂中,垂脊外面的兩山頂部,將勾頭和滴水與垂脊正向排列於搏風板之上的做法。

十三拼:清式正吻,最大號的二樣正吻,用13塊件拼成,高10.5尺,中7300斤。

裝修(宋稱小木作)

外簷裝修和內簷裝修。前者如走廊的欄杆、簷下的掛落和對外的門窗;後者如隔斷、罩、天花、藻井等。

小木作:相對於大木作而言,指木構架建築中除了梁、柱、枋、鬥栱等主要承重的其他構件。

版門:多用於城門或宮殿、衙署、廟宇、住宅的大門,一般都是兩扇。寬高比1:2,最小不得少的2:5 。

棋盤版門:先以邊梃與上、下抹頭組成邊框,框內置橫木畐(清叫穿帶)若干條,後在框的一面釘板,四面平齊不起線腳,高級的再加門釘和鋪首。

鏡面版門:門扇不用門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橫木聯繫。

槅扇門(宋稱格子門):由邊梃、抹頭等構件組成。一般作建築物的外門或內部隔斷,每間可用四、六、八扇,每扇寬與高之比在1:3至1:4左右。(槅扇大致可劃分為花心與裙版兩部分;邊梃和抹頭表面可做成各種凸凹線腳)

烏頭門:兩門柱上架一橫木,設雙開門,門窗上部安直欞,可透視門內外。柱頂套瓦筒,墨染,故稱烏頭門。(橫木上常安日月板)此門 用於官邸及祠廟、陵墓之前。

戟門:天子宮殿、太廟、諸州府官屬、文廟、武廟大門內均可列棨戟,以示威儀,但戟數多寡有差,宋代宮門為24,開封府、大都府為14,凡列戟之門均可稱為戟門。

罩: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幾何圖案或纏交的動植物、神話故事等,大多用於室內,起隔斷空間和裝飾作用。(形式有:幾腿罩、欄杆罩、花罩、落地罩、八角罩等)

槏柱:窗旁的柱,或用於分隔板壁、牆面的柱,屬小木作,不承重。這是宋式名稱。

直欞窗:一種用直欞木條豎向排列的窗。

檻窗:施于殿堂兩側的檻牆上,由格子門演變而來,形式相仿,但只有格眼(清叫花心)、腰華板(清叫絛環板),而無障水板(清叫裙板)。

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撐的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後來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橫披:當建築物比較大時,可在門、窗上另設中檻,檻上再設橫披。既可通風、採光,又避免因門窗過於高大而開啟不便的缺陷。

漏窗:窗孔形狀有方、圓、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種形式,再以瓦、薄磚、木竹片和泥灰等構成幾何或動植物形象的窗櫺,多用於住宅、園林中的亭、廊、圍牆等處。

天花:分平闇和平棊兩種。

平闇:為了不露出建築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宋稱平棋枋)組成木框,框內放密且小的木方格。【佛光寺大殿和獨樂寺觀音閣】

平棊:在木框間放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繪或貼以有彩色圖案的紙,宋代稱之平棊,後代沿用較多。

藻井:是高級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間的正中,如帝王的御座、神像佛座之上。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圓形、鬥四和鬥八形等。

卷棚:又稱為“軒”,室內天花一種。位置常在簷柱,與前、後金柱間。其結構由質軒梁、軒檁和軒椽組成。(明代後廣泛使用,江浙一帶,官署、祠廟、住宅、園林比比皆是。)

金殿:明清二代,個別建築全部用銅建造,稱為金殿。

傢俱、陳設

徹上明造(清叫露明):屋內不用平棊,梁架鬥栱結構全部顯露可見,這樣就把屋頂層的內部空間併入室內空間,使室內大為高敞。

色彩與裝飾

色彩

暈:北魏時期壁畫中使用的手法,是在同一種顏色中使用了有深到淺(稱“退暈”)或由淺到深(稱“對暈”)的手法。

裝飾

裝飾包括粉刷、油漆、彩畫、壁畫、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築材料和構建本身色彩和狀態的變化等。

宋式彩畫:包括九種,分三類:一,五彩遍裝法。二,碾玉裝以及青綠迭暈棱間裝用情侶為主的彩畫。三,解綠裝、解綠結華裝和丹粉刷飾等。

角葉:宋代彩畫在梁、闌額端部用各種如意頭組成的藻頭。

雕刻

宋代雕刻:《法式》包括四種雕鐫形式:一,剔地起突(高浮雕);二,壓地隱起華(淺浮雕);三,減地平鈒(線刻);四,素平。

剔地起突:即高浮雕,半圓雕,母題凸出石面較高,起伏大,層次多。

壓地隱起華:即淺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母題凸起,高出石面不多,其最高凸點均在一平面上,雕刻部位有起伏,有深度感。

減地平鈒:是一種平板式的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上,母題凸起的表面也是一個平面。

素平:即在光素的石面做線刻。

清式建築做法 (第9章)

順梁: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後端插在金柱上,就叫順梁。

扒梁(宋稱丁栿):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後端架在五架梁或七架梁上,就稱此。

抹角梁:置於角部其位置與角梁相垂直的,稱此。

遞角梁:置於角部其位置與角梁同方向的,稱此。

燕尾枋:附著於懸山建築兩山挑出的桁條下皮,形狀似燕尾的構件,可看作是墊板向外端的延伸,屬裝飾部件。

柱:簷柱,金柱,中柱,童柱

柱頭科:在柱頭上的鬥栱。

平身科:置於柱間額枋上部的斗拱,宋代稱為“補間鋪作”。

角科:置於建築物轉角部分的斗拱。

落金:溜金鬥栱後尾搭在金柱內額上,與外跳構件不生聯繫,完全不起結構作用的做法。

挑金:另一種後尾無承托,而支撐于金桁下,稱為“挑金”做法。

戧:建築的戧脊。

發戧:就是起翹。

水戧發戧:特點是簷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翹,僅戧脊在近屋角處向上反翹。【蘇州拙政園的繡綺亭和怡園小滄浪亭】

嫩戧:又叫仔角梁,不起翹或起翹很小。

嫩戧發戧:特點是屋簷在屋角處顯著升起,簷口至屋角處有很大起翹。【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和拙政園的綠漪亭】

上簷出:大式建築鬥栱上簷出由挑簷桁中至飛椽前端為21鬥口,,小式為3/10簷柱高。

下簷出:指挑簷檁的中線至台基邊緣的水準距離,等於上簷出的3/4~4/5。

翼角簷椽:角部的椽自金檁中線起向角梁呈放射形排列,並逐漸升高與老角梁上皮平齊,為此削尖各椽椽尾,並將飛簷椽作成折線形,在挑簷檁和正心檁上放枕頭木,使角部屋面緩曲升起。這樣的屋角從各方面來看都像展開的鳥翼,故稱這部分簷椽為“翼角簷椽”。

翼角翹飛椽:此部的飛簷椽都有起翹,故稱“翼角翹飛椽”。

立腳飛椽:飛簷椽接近角部位於嫩戧取得一致,斜立在簷椽上,稱“立腳飛椽”。

垂帶踏步:一般置於明間的階下,稱正階踏跺;兩旁稱垂手踏跺,側面稱抄手踏跺。高等級建築的臺階做法。

龍鳳石:二踏道間的禦路,是一塊長度與垂帶石相同的石條,上刻龍鳳、雲紋等。

小瓦:又稱蝴蝶瓦,應用最廣的屋面覆材。

清水脊:北方最常見的屋脊,端部以30°~45°的斜度起翹(稱為鼻子),下麵有雕花的鼻盤、扒頭、圭腳等。

皮條脊:另一種北方屋脊,取消清水脊的鼻子與鼻盤,另在端部加一勾頭。

筒板瓦:按質地可分為陶質和琉璃兩種,多用於宮殿、官署、廟宇等高級建築。

花心(又稱槅心):是槅扇上透光通氣部分,也是重點裝飾所在。四周沿抹頭與邊梃內側置仔邊,中間以細木構成方、菱花、卍字、冰紋等各種圖案,稱為欞子,可作為裱糊窗紙或安置玻璃的骨架。

清式彩畫作:和璽彩畫(最高級的),一般用於宮殿、壇廟的主殿、堂、門;鏇子彩畫(次級)應用範圍很廣,一般的官衙、廟宇主殿和宮殿、妙探的次要殿堂等處;蘇式彩畫,一般用於住宅、園林。

望柱有木造和為石造。望柱分柱身和柱頭兩部分;柱身的截面,在宋代多為八角形,清代望柱的柱身,截面多為四方形。柱身和柱頭都常有裝飾。

抱鼓石:用於石欄結束處,形似圓鼓的石制構建。

鋪地:對地面的鋪妝處理,分室內鋪地(多用方磚或條磚平鋪,)與室外鋪地(為防滑,保護路面、裝飾美觀,表面多作各種花紋,如回紋、四神紋等)。

大木作

開間:木建築正面相鄰的兩簷柱間的水準距離,又叫“面闊”。

通面闊:各開間寬度的總和。

間:中國古代木架建築把相鄰兩榀屋架之家的空間稱為“間”。房屋的進深則以“架”數或者椽數來表述。

明間:木建築正面正中一間,宋稱當心間。次間:明間左右側的稱次間。稍間:再外的。盡間:最外的。

步:屋架上的檁(宋稱槫)與檁中心線間的水準距離,清代稱步。清代各步距離相等,宋代有相等的、遞增或遞減以及不規則排列的。

通進深:各步距離的總和或側面各開間寬度的總和稱為“通進深”,若有斗拱,則按前後挑檁中心線間水準距離計算。(亦即前後簷柱間之水準距離)

進深:有時用建築側面間數或以屋架上的椽數來表示“通進深”,這時常簡稱“進深”。(宋代人以屋架上的椽數來計算的,若進深有四椽,則稱四架椽屋。)

柱:總的可分外柱和內柱兩大類。按結構所處部位可分,簷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

梭柱:《營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規定將柱身依高度等分為三,上段有收殺,中、下二段平直(或上下兩段收小,如梭形)。

卷殺:對木構件曲線輪廓的一種加工方法,宋代栱、梁、柱等構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彈性的外觀。“卷”,圓弧也;“殺”,砍削也。

收分:柱身向上逐漸收小。

材/栔:宋代建築中的計量單位。“材”的高度劃分十五分°,寬度為十分° “栔”上、下栱間距離,高六分°,寬四分°。單材加上栔,謂之“足材”,華栱、耍頭等構件用之。

舉勢:指屋面坡度。

生起:宋、遼建築的簷柱由當心間向二端升高,因此簷口呈一緩和曲線,在《法式》中稱為“生起”,它規定,當心間的兩柱不升高,次間柱升二寸,一下各間依此遞增。【這做法未見於漢、南北朝,明清亦少用。僅唐、宋、遼用】

側腳:把建築物的一圈簷柱柱腳向外拋出,柱頭向內收進,借助屋頂重量產生的水準推力,增加木構架的內聚力,以防散架或傾側。(or宋代建築規定外簷柱在前、後簷均向內傾斜柱高的10/1000,在兩山向內傾斜8/1000,角柱則兩個方向都有傾斜。)

都柱:在秦、漢宮室建築遺址和崖墓中,有的於廳堂平面中央僅設一根柱子,漢文獻中稱為“都柱”。

槽:宋代殿閣類建築術語,指殿身內由一系列柱子與鬥栱劃分空間的方式,也指該柱列與鬥栱所在的軸線。【《法式》載有殿閣類分槽平面類型:金廂鬥底槽、分心鬥底槽、單槽、雙槽】

金廂鬥底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特點是殿身內有一圈柱列與鬥栱,將殿身空間劃分為內外兩層空間組成,外層還包內層,內外柱同高。【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

分心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是分心鬥底槽的簡稱,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鬥栱將殿身劃分為前後相同的兩個空間,(or在門屋建築中,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的)。一般用作殿門。【獨樂寺觀音閣山門】

單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以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兩區。【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宋)、朔縣崇福寺觀音殿(金)】

雙槽:宋代殿閣內部四種空間劃分方式之一。以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三區。【西安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北京清故宮太和殿】

滿堂柱式:【大明宮麟德殿】

移柱造:宋、遼、金、元建築中,常將若干內柱移位。【山西大同華嚴寺上寺大雄寶殿(金)】

減柱造:減少部分內柱。【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金)、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減+移)】

副階周匝:在建築主體(塔身、殿身)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一般用於減隆重的建築,如大殿、塔。商代建築中即已出現。【佛光寺大殿、遼佛宮寺釋迦塔】

瓜楞柱:採用拼邦法加粗柱子,柱身成為瓜楞狀,近人稱之“瓜楞柱”,宋稱“蒜瓣柱”。一般用八根小圓木拼於中間圓木上,形成八棱形。

額枋(宋稱闌額):是柱上聯絡與承重的水準構件(聯絡簷柱or副階柱,上承補間鋪作之枋料),有時2根疊用,清代上面的稱大額枋(宋稱闌額),下麵的稱小額枋(宋稱由額)。二者間添以墊板,使用語內柱間的叫內額,位於柱腳處的稱地栿。

簷額:不穿入柱頭而在柱頂上放一根通長達整個建築物立面的碩大枋料,則稱之為簷額。(簷額下用綽幕枋承托)

霸王拳:額枋在角柱處出頭的一種藝術處理式樣。清代老角梁頭也做成霸王拳式樣。

平板枋(宋稱普拍枋):平置於闌額之上,是用以承托鬥栱的構件。【陝西西安興教寺唐玄奘塔】

普拍枋:宋代建築闌額與柱頂上四周交圈的一種木構件,介於柱子與鬥栱之間,起拉結木構架作用,也可與闌額共同承載補間鋪作。明清稱平板枋。

雀替(宋稱綽幕枋):是置於梁枋下與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

綽幕枋:位於大簷額下串聯角柱與簷柱的枋料,用以增加穩定性。綽幕枋向內止於心間的補間鋪作,出頭做成蟬肚形,之後演變為明清的雀替。

花牙子:用在柱間的掛落(楣子)下,這一雀替已轉變成純裝飾性構件。

騎馬雀替:在建築盡間,由於開間較窄,自兩側柱挑出的雀替常連為一體,就稱騎馬雀替。

平棊枋(清稱井口枋):最內部令拱上的枋。

羅漢枋(清稱栧枋):在內外跳慢栱上的枋,宋用來表示鬥栱的出跳。

柱頭枋(清稱正心枋):在各跳橫栱上均施橫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叫柱頭枋。

穿插枋(挑尖隨梁):明清木構件之一,位於抱頭梁或挑尖梁下,聯繫簷柱與金柱的枋子。(or在簷柱與老簷柱之間,用枋料加以串聯的)

隨梁枋:在內柱之間用枋料加以連接的,稱之為隨梁枋。是最長的梁下的枋,起穩固梁的作用。

鬥栱

鬥栱:是我國木架構建築特有的結構構件,主要由水準放置的方形鬥、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組成。一般使用在官式建築中,可分為外簷鬥栱和內簷鬥栱二類。

鬥:栱與昂的支座墊塊

坐鬥:位於一組鬥栱最下面的構件是坐鬥(又叫大鬥,宋稱櫨鬥,漢稱櫨),有時課單獨使用。

十八鬥(宋稱交互鬥):位於挑出的翹(宋稱華栱或卷頭)頭上。

華栱:宋式鬥栱上外跳之栱。

三才升:位於裡跳與外跳橫栱二端上的。(相當於宋代散鬥)

槽升子:位於坐鬥正上方橫栱二端上的。(相當於宋代散鬥)

栱:是置於坐鬥口內或跳上的短橫木,現存遺物以漢代最早。

翹(清):向外出跳的栱(宋稱華栱或卷頭)。

瓜拱:跳頭上第一層橫栱。(宋稱瓜子栱)

萬拱:跳頭上第二層橫栱。(宋稱慢栱)

廂栱:最外跳在挑簷下的、最內跳在天花枋下的。(宋稱令栱)

正心瓜栱:出坐鬥左右的第一層橫栱。(宋稱泥道栱)

正心萬栱:出坐鬥左右的第二層橫栱。(宋稱慢栱)

單栱:在坐鬥口內或跳頭上只置一層栱的。

重栱:在坐鬥口內或跳頭上置二層栱的。(漢名器、畫像石油三重以上的)

計心造:跳頭上置有橫栱的。(金、元以後多用重栱計心)

偷心造:跳頭上不置橫栱的。(唐、宋鬥栱常用)

插栱:插入柱中之半栱,一般位於簷柱上,用以承托出簷。

鋪作:狹義指鬥栱;廣義指鬥栱所在結構層。唐宋建築鬥栱所在鋪作結構對木構架的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

溜金鬥栱:由外簷有昂而室內無天花的鬥栱發展而來,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盛於明清不用天花裝飾的建築中。

昂:鬥栱中斜置構件,斜的懸臂梁,起杠杆作用。有上昂下昂之分。【唐佛光寺大殿柱頭鋪作中的批竹昂是現知最早的實例】

批竹昂:自鬥外斜殺至尖者,其昂面平直。

琴面昂:昂面豎向稍凹,橫向稍凸,形成一緩和曲線的昂。

上昂: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上昂僅用於室內、平坐鬥栱或者鬥栱裡跳之上。【始見於宋代建築內槽鋪作】

下昂:因昂首向下而得名,外簷承挑簷。

踩(清):翹或昂自坐鬥出跳的跳數。(宋以鋪作計)出一跳稱三踩(四鋪作),出兩跳稱五踩(五鋪作),出三跳稱七踩(六鋪作),出四跳稱九踩(七鋪作),一般建築不超過四跳九踩(七鋪作)

一拽架:清規定出跳每跳均為三鬥口(三十分°)。(宋規定每跳出二材高(三十分°),或每跳遞增、遞減。)

雙抄雙下昂:“雙抄”指二個華栱,“雙下昂”指二個下昂。出挑、挑出兩個華栱兩個昂。

單抄單昂:出挑、挑出一個華栱一個昂。

X抄X下昂:宋《法式》規定的度量鋪作單位之一。

丁頭栱:位於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頭部分組成,後成為梁頭下裝飾。

訛角栱:即方鬥,四角內凹成海棠紋狀。

屋架

舉架(宋稱舉折):“舉”指屋架高度,常按建築的進深和屋面材料而定。【唐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舉高和進深比約1/6,宋1/4~1/3,清1/2】

折:在計算屋架高度時,由於各檁升高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橫斷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線,二是若干折現組成的,這就是折。

推山:是廡殿(宋稱四阿)建築處理屋頂的一種特殊手法。將正脊向兩端推出,從而四條垂脊由45°斜直線變為柔和曲線,並使屋頂正面和山面的坡度與步架距離都不一致。

收山:是歇山(宋稱九脊殿)屋頂兩側山花自山面簷柱中線向內收進的做法。目的是為了使屋頂不至於過於龐大,但引起了結構上的某些變化。

梁(宋稱梁或栿):按其在架構中的部位,可分為單步梁(又叫抱頭梁;宋稱剳牽)、雙步梁(宋稱乳栿)、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栿)、順梁、扒梁、角梁(陽馬)等。宋梁栿的名稱按它所承的椽數來定的,清代則以其上所承的桁或檁數來命名。(百度:指木結構屋架中的順著前後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木。)

單步梁:一般用於乳栿上,僅長一架,不承重,固定桁的位置。

雙步梁(宋稱乳栿:兩步架的梁):兩椽栿,梁首放在鋪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內柱的柱身,但也有頭放在鋪作上的。

三架梁:一道梁椽栿,是梁架最上一層的梁,宋式建築位於脊摶之下,長二椽。(清稱太平梁)

五架梁:承傳五個檁的力,長四步架,四架椽。

梁頭:梁頭的式樣有漢名器中的垂直切割,隋的挑尖梁頭,唐的批竹梁頭,宋元的螞蚱頭,明清的卷雲或桃尖形

耍頭:鬥栱襯方頭下所用出跳木料,成為耍頭木。(清稱螞蚱頭)

襯方頭:宋式鬥栱最上一層出跳之木,在耍頭之上,用以拉固橑簷枋及平棋枋。清式為撐頭木,上承桁椀。

明栿:與草栿相對而言,指室內平闇以下的梁,露明可見的栿。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草栿:在平闇、平棊上看不見的栿。由於看不見,故做工潦草粗略。是實際負荷屋蓋重量的梁。

月梁(漢稱虹梁):梁肩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側做成琴面並飾以雕刻外觀比較秀巧。

圓作:南方住宅、園林中以圓木為梁,稱圓作。

桁(或稱檁,宋稱槫):依部位可分為脊桁(宋稱脊槫)、上金桁(宋稱上平槫)、下金桁(中平槫)、下金桁(下平槫)、正心桁(牛脊槫)、挑簷桁(撩風槫)等。

出際:槫頭伸到山牆以外的成為出際,或稱“屋廢”。(其長度依屋椽數而定,宋代規定兩椽屋出二尺至二尺五,四椽屋出三尺至三尺五)

襻間:由素枋結合替木和鬥栱組成的支撐。(唐代托槫用替木)

《法式》有兩材襻間、單材襻間、捧節令栱、實拍襻間。

椽:是直接擱置在檁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載的構件。按部位分可分為:飛簷椽(宋稱飛子)、簷椽、花架椽、腦椽、頂椽(用於卷棚屋架)等。斷面有矩形、圓、荷包形等。

其他構件:

瓜柱(宋稱侏儒柱或蜀柱):用在脊槫下。【北魏寧懋石室】

駝峰:形如駱駝之背,一般在徹上明造梁中配合鬥栱承載梁栿,有全駝峰和半駝峰【佛光寺大殿明乳栿和四椽栿所表現者,由栱身或枋之後尾形成】之別。

叉手:支撐在侏儒柱梁側的幾位叉手。【北魏寧懋石室已見。唐宋遼元金仍用。明代偶有。清代幾乎不用】

人字叉手:脊瓜柱兩側支撐脊槫的人字形短木。

托腳:支撐平槫的斜向構件。(多見於唐元。明清極少)

替木:為支撐在櫨鬥或令栱上的短木以托梁枋,此外,也有置在柱頭上的。(到宋代,有的替木通長連續如橑簷枋)

多層木建築

多層木建築:若干單層木構架的疊加。

叉柱造:將上層簷柱底部十字開口,插在平座柱上的鬥栱內;而平座柱則叉立在下簷柱鬥栱上,但向內退進半柱徑。缺點:柱腳開榫口較大,削弱了柱體強度;立面上因收進較少,外觀不夠穩定。優點:構造上省事,不用增加其它構件。【河北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殿、天津薊縣獨樂寺遼代觀音閣】

纏柱造:將上層柱立在下層柱後的梁上,在結構和外觀上都比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增加斜梁,每面還要各增加一組鬥栱——附角鬥【實例見於天津薊縣遼佛光寺釋迦塔等。未見實物】

正定隆興寺慈氏閣(金)內柱已用通柱。

牆壁

分類:按單體建築所使用牆壁的性質和部位,可分為簷牆、山牆、檻牆、八字牆、屏風牆、照壁、隔斷牆等。 依建築材料,則可分土牆(夯土或土坯)、磚牆、石牆、木牆、編條夾泥牆等。 使用混合材料的,下部磚石上部土質,或下部實體上部為空鬥的。 按結構受力情況則有承重牆和非承重牆之分。

土牆:常見有夯土牆和土坯牆

夯土牆:是我國牆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以木板做模具,其中置土,再以杵分層搗實,故又稱“版築”。

磚:有空心磚、條磚、楔形磚、飾面磚等。

空心磚牆:見於戰國晚期至東漢中期的墓中,體型較大。

條磚牆:

空鬥牆:是磚砌成盒狀,中空或填以碎石泥土,多半不承重,或僅承少量荷載。南方民居及祠廟中常見使用。空鬥牆厚度大多為一磚至一磚半,砌法有馬槽鬥、盒盒鬥、高矮鬥等多種。

木牆:是由井幹式結構形成的,南方木架構建築中,也常使用木板外牆或內牆。

編條夾泥牆:多用於南方穿鬥式建築,可作外牆,也做內牆。是柱與穿枋間以竹條、樹枝等編成壁體,兩面塗泥,再施粉刷。特點是取材簡易,施工方便,牆體輕薄,外形美觀,適於氣候溫暖地區。

屋頂

正式建築:凡是平面為長方形,屋頂為英山、懸山、歇山、廡殿的木構建築,成為正式建築。其他形式的稱雜式建築。

廡殿(宋稱四阿頂):古代建築中最高級的屋頂形式,一般用於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單簷,特別隆重的用重簷。單簷的又正中的四脊和四角的垂脊,故稱五脊殿。重簷的另有下簷圍繞殿身的四條博脊和位於腳部的四條角脊。【漢闕和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為早,先於歇山出現】

歇山(宋稱九脊殿):是由兩坡頂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樣式,等級僅次於廡殿,由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組成,也稱九脊殿。(宋代歇山建築有亮稱謂:在殿閣稱九脊殿;非殿閣稱“夏兩頭”,如廳堂、亭榭)。歇山的山面有搏風板、懸魚等,是裝飾重點。

抱廈:兩建築作丁字相交的,其插入部分稱為“抱廈”(或稱“龜頭屋“)。通常這部分體積以及長度均教短小。

十字脊:兩建築十字相交的。

懸山:是兩坡頂的一種,是我國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形式(宋也稱兩廈或“兩下” 或“不廈兩頭造”)。特點是屋簷兩端懸伸在山牆外(又稱挑山或出山)。山牆處常露出木構架的柱、梁或枋,若圍以土、磚牆,山尖多做成五花山牆。【山西大同下華嚴寺海會殿】

卷棚:無正脊的懸山稱卷棚。

五花山牆:懸山式建築山牆的一種常見的組砌方式。在懸山山牆上部,隨排山各層梁及瓜柱而呈現的階梯形結構。

硬山:是兩坡頂一種,屋面不伸出山牆外。山牆大多用磚石牆,並高出屋面,牆頭做各種直線、折線或曲線形式,也另在山面做搏風板、墀頭。

搏風板:在歇山或懸山硬山建築中,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為了防風雪,用木條釘在檁條頂端,也起到遮擋桁(檁)頭的作用,這就是博風板。

墀頭:硬山式建築的一個元件。位置在山牆與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撐前後出簷。

攢尖:多用於面積不太大的建築屋頂,如塔、亭、閣等。特點是屋面較陡,無正脊,而以數條垂脊交合於頂部,其上再覆以寶頂。平面有方、園、三角、屋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單簷居多,二、三重簷的已少,塔例外。

單坡:多為輔助性建築,常附於圍牆或建築的側面。是斜屋面的最基本單元,一切複雜的斜屋面都可以由它組合而成。

平頂:在椽上鋪板,墊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實表面。在我國華北、西北、西藏一代。

盝頂:在平頂建築四周加簷,稱之為盝頂。

短脊頂:漢代一種近似方形的攢尖頂得屋頂,但架頂部還沒交匯到一點,銀耳出現一條短的正脊,是一種介於廡殿和攢尖的形態。在方形樓閣、角樓上比較常見。

疊落頂:漢代的屋頂,把屋面做成上下二疊的形式,是後來出現重簷頂得濫觴。

屋頂做法

滴水:位於屋簷簷口處,以利於屋面雨下的排除,瓦的式樣做成帶形,齒形,尖形。分滴水坐中,勾頭坐中。

獸吻(大吻):屋面正脊兩端的裝飾物,元代鴟尾漸向外捲曲,有的改稱鴟吻。明清的尾部完全外彎,端部由分叉變成捲曲,且獸身多雕附小龍,比例近於方形,背上出現劍把。

合角吻:重簷建築的下簷槫脊或盝頂轉角處的裝飾首。

排山勾滴:在硬山與懸山頂中,垂脊外面的兩山頂部,將勾頭和滴水與垂脊正向排列於搏風板之上的做法。

十三拼:清式正吻,最大號的二樣正吻,用13塊件拼成,高10.5尺,中7300斤。

裝修(宋稱小木作)

外簷裝修和內簷裝修。前者如走廊的欄杆、簷下的掛落和對外的門窗;後者如隔斷、罩、天花、藻井等。

小木作:相對於大木作而言,指木構架建築中除了梁、柱、枋、鬥栱等主要承重的其他構件。

版門:多用於城門或宮殿、衙署、廟宇、住宅的大門,一般都是兩扇。寬高比1:2,最小不得少的2:5 。

棋盤版門:先以邊梃與上、下抹頭組成邊框,框內置橫木畐(清叫穿帶)若干條,後在框的一面釘板,四面平齊不起線腳,高級的再加門釘和鋪首。

鏡面版門:門扇不用門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橫木聯繫。

槅扇門(宋稱格子門):由邊梃、抹頭等構件組成。一般作建築物的外門或內部隔斷,每間可用四、六、八扇,每扇寬與高之比在1:3至1:4左右。(槅扇大致可劃分為花心與裙版兩部分;邊梃和抹頭表面可做成各種凸凹線腳)

烏頭門:兩門柱上架一橫木,設雙開門,門窗上部安直欞,可透視門內外。柱頂套瓦筒,墨染,故稱烏頭門。(橫木上常安日月板)此門 用於官邸及祠廟、陵墓之前。

戟門:天子宮殿、太廟、諸州府官屬、文廟、武廟大門內均可列棨戟,以示威儀,但戟數多寡有差,宋代宮門為24,開封府、大都府為14,凡列戟之門均可稱為戟門。

罩: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幾何圖案或纏交的動植物、神話故事等,大多用於室內,起隔斷空間和裝飾作用。(形式有:幾腿罩、欄杆罩、花罩、落地罩、八角罩等)

槏柱:窗旁的柱,或用於分隔板壁、牆面的柱,屬小木作,不承重。這是宋式名稱。

直欞窗:一種用直欞木條豎向排列的窗。

檻窗:施于殿堂兩側的檻牆上,由格子門演變而來,形式相仿,但只有格眼(清叫花心)、腰華板(清叫絛環板),而無障水板(清叫裙板)。

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撐的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後來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橫披:當建築物比較大時,可在門、窗上另設中檻,檻上再設橫披。既可通風、採光,又避免因門窗過於高大而開啟不便的缺陷。

漏窗:窗孔形狀有方、圓、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種形式,再以瓦、薄磚、木竹片和泥灰等構成幾何或動植物形象的窗櫺,多用於住宅、園林中的亭、廊、圍牆等處。

天花:分平闇和平棊兩種。

平闇:為了不露出建築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宋稱平棋枋)組成木框,框內放密且小的木方格。【佛光寺大殿和獨樂寺觀音閣】

平棊:在木框間放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繪或貼以有彩色圖案的紙,宋代稱之平棊,後代沿用較多。

藻井:是高級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間的正中,如帝王的御座、神像佛座之上。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圓形、鬥四和鬥八形等。

卷棚:又稱為“軒”,室內天花一種。位置常在簷柱,與前、後金柱間。其結構由質軒梁、軒檁和軒椽組成。(明代後廣泛使用,江浙一帶,官署、祠廟、住宅、園林比比皆是。)

金殿:明清二代,個別建築全部用銅建造,稱為金殿。

傢俱、陳設

徹上明造(清叫露明):屋內不用平棊,梁架鬥栱結構全部顯露可見,這樣就把屋頂層的內部空間併入室內空間,使室內大為高敞。

色彩與裝飾

色彩

暈:北魏時期壁畫中使用的手法,是在同一種顏色中使用了有深到淺(稱“退暈”)或由淺到深(稱“對暈”)的手法。

裝飾

裝飾包括粉刷、油漆、彩畫、壁畫、雕刻、泥塑以及利用建築材料和構建本身色彩和狀態的變化等。

宋式彩畫:包括九種,分三類:一,五彩遍裝法。二,碾玉裝以及青綠迭暈棱間裝用情侶為主的彩畫。三,解綠裝、解綠結華裝和丹粉刷飾等。

角葉:宋代彩畫在梁、闌額端部用各種如意頭組成的藻頭。

雕刻

宋代雕刻:《法式》包括四種雕鐫形式:一,剔地起突(高浮雕);二,壓地隱起華(淺浮雕);三,減地平鈒(線刻);四,素平。

剔地起突:即高浮雕,半圓雕,母題凸出石面較高,起伏大,層次多。

壓地隱起華:即淺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母題凸起,高出石面不多,其最高凸點均在一平面上,雕刻部位有起伏,有深度感。

減地平鈒:是一種平板式的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上,母題凸起的表面也是一個平面。

素平:即在光素的石面做線刻。

清式建築做法 (第9章)

順梁: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後端插在金柱上,就叫順梁。

扒梁(宋稱丁栿):承采步金的短梁,若後端架在五架梁或七架梁上,就稱此。

抹角梁:置於角部其位置與角梁相垂直的,稱此。

遞角梁:置於角部其位置與角梁同方向的,稱此。

燕尾枋:附著於懸山建築兩山挑出的桁條下皮,形狀似燕尾的構件,可看作是墊板向外端的延伸,屬裝飾部件。

柱:簷柱,金柱,中柱,童柱

柱頭科:在柱頭上的鬥栱。

平身科:置於柱間額枋上部的斗拱,宋代稱為“補間鋪作”。

角科:置於建築物轉角部分的斗拱。

落金:溜金鬥栱後尾搭在金柱內額上,與外跳構件不生聯繫,完全不起結構作用的做法。

挑金:另一種後尾無承托,而支撐于金桁下,稱為“挑金”做法。

戧:建築的戧脊。

發戧:就是起翹。

水戧發戧:特點是簷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翹,僅戧脊在近屋角處向上反翹。【蘇州拙政園的繡綺亭和怡園小滄浪亭】

嫩戧:又叫仔角梁,不起翹或起翹很小。

嫩戧發戧:特點是屋簷在屋角處顯著升起,簷口至屋角處有很大起翹。【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和拙政園的綠漪亭】

上簷出:大式建築鬥栱上簷出由挑簷桁中至飛椽前端為21鬥口,,小式為3/10簷柱高。

下簷出:指挑簷檁的中線至台基邊緣的水準距離,等於上簷出的3/4~4/5。

翼角簷椽:角部的椽自金檁中線起向角梁呈放射形排列,並逐漸升高與老角梁上皮平齊,為此削尖各椽椽尾,並將飛簷椽作成折線形,在挑簷檁和正心檁上放枕頭木,使角部屋面緩曲升起。這樣的屋角從各方面來看都像展開的鳥翼,故稱這部分簷椽為“翼角簷椽”。

翼角翹飛椽:此部的飛簷椽都有起翹,故稱“翼角翹飛椽”。

立腳飛椽:飛簷椽接近角部位於嫩戧取得一致,斜立在簷椽上,稱“立腳飛椽”。

垂帶踏步:一般置於明間的階下,稱正階踏跺;兩旁稱垂手踏跺,側面稱抄手踏跺。高等級建築的臺階做法。

龍鳳石:二踏道間的禦路,是一塊長度與垂帶石相同的石條,上刻龍鳳、雲紋等。

小瓦:又稱蝴蝶瓦,應用最廣的屋面覆材。

清水脊:北方最常見的屋脊,端部以30°~45°的斜度起翹(稱為鼻子),下麵有雕花的鼻盤、扒頭、圭腳等。

皮條脊:另一種北方屋脊,取消清水脊的鼻子與鼻盤,另在端部加一勾頭。

筒板瓦:按質地可分為陶質和琉璃兩種,多用於宮殿、官署、廟宇等高級建築。

花心(又稱槅心):是槅扇上透光通氣部分,也是重點裝飾所在。四周沿抹頭與邊梃內側置仔邊,中間以細木構成方、菱花、卍字、冰紋等各種圖案,稱為欞子,可作為裱糊窗紙或安置玻璃的骨架。

清式彩畫作:和璽彩畫(最高級的),一般用於宮殿、壇廟的主殿、堂、門;鏇子彩畫(次級)應用範圍很廣,一般的官衙、廟宇主殿和宮殿、妙探的次要殿堂等處;蘇式彩畫,一般用於住宅、園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