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年前,我們為什麼建議你買入英鎊而非美元?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上千種紙幣。

但是, 迄今為止, 有且只有2種紙幣, 有持續超過100年沒怎麼貶值的歷史。

一是英鎊;

二是美元。

先說英鎊。

1717年英國議會立法規定, 每1英鎊紙幣含7.32238克純金, 此後一直到1931年英國徹底放棄金本位, 在大約215年的時間裡, 除了極少數時期(比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鎊曾短暫的放棄英鎊紙幣與黃金之間的兌換關係之外, 英鎊紙幣一直都沒有貶值過!

很多人知道大英帝國在18-19世紀是全球第一強國, 卻從來不知道這種“強國”和貨幣信用是互為因果的。

再來說美元。

1792年, 美國議會通過《鑄幣法案》(Coinage Act), 其中規定, 1個美元的價值是人24.75格令黃金或371.25格令白銀, 到1934年羅斯福貶值美元, 在140多年的時間裡, 除少數時候(如美國內戰時期), 美元基本保持了其原有價值(有少量貶值)。 即便在1934年羅斯福將美元貶值到1/35盎司黃金之後, 一直到1971年, 美元在名義上也一直保持這個黃金含量。

如果說還有第三、第四、第五靠譜的紙幣的話, 應該是1815-1914年的法國法郎紙幣、1816年到1914年的荷蘭盾紙幣、1850年到1936年的瑞士法郎——靠著白銀或黃金的支撐, 它們分別在大約99年、98年以及86年的時間裡基本保持了其價值。

二戰之後, 在美國的主導下, 全球建立起佈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的價值被確定為1/35盎司黃金, 而英鎊與美元的匯率被固定為2.8。

在撐了20多年之後, 佈雷頓森林體系垮臺, 人類進入徹底的信用紙幣時代, 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例外)的紙幣貶值都成了正常現象, 有人還顛倒黑白的喊出2%左右的通脹有利於經濟增長的混帳口號, 無論是美元還是英鎊, 其幣值從此都開始江河日下。

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後,

英國的貨幣體系發生大變革, 與國際10進制接軌, 1英鎊=12先令=240便士的換算, 變成了1英鎊=100便士。 由此造成英鎊兌美元匯率急劇貶值, 1976年末曾觸及1.6左右的低點, 但此後匯率就迅速回升至2.4。

隨著美元在1982年的走強, 英鎊匯率再度走軟, 1985年初曾貶值至低於1.1的歷史低點, 但很快又再度回升到1.8以上, 此後多年一直維持在1.5以上的水準——直到2016年英國脫歐事件發生……

下圖是1965年以來英鎊兌美元匯率的變動情況。

英國脫歐之時, 在情緒推動之下(並沒有太多基礎經濟資料支援), 英鎊兌美元一下子跌至1.2以下, 這正是撿漏的好時機, 可謂幾十年一遇……

正如我在“不要買美元, 趕緊買英鎊”一文中說:

也許某些人買東西喜歡“不買對的, 只買貴的”, 但就投資方面, 我向來是只喜歡買入便宜貨——特別是現在的英鎊這種, 貶值可能貶不了多少, 但漲幅有可能很大的貨幣, 才是我比較喜歡持有的貨幣。 更何況, 現在很多人因為擔心人民幣貶值而沖去買美元, 我倒是建議, 如果想選擇升值可能性更大、幅度更高的貨幣,

買美元不如趕緊買英鎊!

所以, 我的團隊就專門開了一節課, 用漢堡的例子從投資邏輯上說明, 英鎊此時被嚴重低估, 大家應該買入英鎊……

為了避免英鎊在情緒推動之下繼續深跌,我們還參照了英鎊期貨合約多空倉對比所顯示的情緒狀況,告訴大家那個時候看漲英鎊真的是很不錯的時機(下圖是當時的英鎊期貨合約多空倉情況)……

更重要的是——

嗯,3月底我們發文並開課以來,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走勢是下面這樣的。

當然,我們不否認10個月漲回來有運氣成分——

但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覺得,財主團隊的網上課程有那麼點兒意思?

為了避免英鎊在情緒推動之下繼續深跌,我們還參照了英鎊期貨合約多空倉對比所顯示的情緒狀況,告訴大家那個時候看漲英鎊真的是很不錯的時機(下圖是當時的英鎊期貨合約多空倉情況)……

更重要的是——

嗯,3月底我們發文並開課以來,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走勢是下面這樣的。

當然,我們不否認10個月漲回來有運氣成分——

但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覺得,財主團隊的網上課程有那麼點兒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