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光伏產業鏈加速崛起 三大細分領域熱度仍將延續

2017年, 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超51GW, 同比增長超過50%。 在光伏發電標杆上網電價不斷下降的同時, 競爭性配置方法在光伏資源配置中得到進一步推廣, 充分激發了市場潛力。 而在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降低的同時, 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已為期不遠。

受國內光伏分散式市場加速擴大和國外新興市場快速崛起雙重因素影響, 我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8年光伏需求將維持高位, 光伏行業維持高景氣。

目前, 我國光伏發電已經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裝機容量已穩居全球首位。 2017年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快速增長,

同時棄風棄光現象改善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 我國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過50GW, 居可再生能源之首。 總體上來看, 受國內光伏分散式市場加速擴大和國外新興市場快速崛起雙重因素影響, 2017年中國光伏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技術水準明顯提升、生產成本顯著下降、企業效益持續向好、對外貿易保持平穩。

具體來看, 全國分散式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19GW, 同比增長超過360%, 遠超前五年分散式光伏總裝機量。 根據《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光伏行業配套政策, 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推動光伏市場的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分散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 對2017年底發佈的分散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政策進行了多項細化規定。

2018年初調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補貼政策, 但對於光伏扶貧專案補貼電價不作調整, 預計2018年光伏裝機容量仍有較快增長。 疊加集中式光伏扶貧、領跑者計畫和普通商用光伏電站的需求, 2018年—2020年國內光伏年均新增裝機有望在50GW以上。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 如此密集出臺政策, 將不斷完善我國光伏行業政策體系, 為光伏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國內光伏產業市場一方面在不斷擴容, 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和逆變器產量都在增加, 規模繼續擴大, 生產成本和價格在下降。 隨著“高成本”的問題進一步解決, 分散式光伏被賦予了更大的市場想像空間。

同時由於技術進步帶動成本下降, 行業企業的盈利水準明顯提升。 由於光伏成本持續下降, 在用電側的經濟性優勢也日益凸顯。 理論上而言, 工商企業自發自用型屋頂光伏已經成為補貼需求最低的項目類型。

從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佈局來看, 由西北地方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明顯。 同時, 扶貧、戶用等細分市場正加速崛起, 分散式電價下調可能引發新一輪搶裝。 2018年1月1日之後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和電價補貼在2017年6月30日後下調, 將引發裝機潮。 一方面, 分散式電價保持不變進一步帶動新一輪搶裝風潮, 同時政策引導中東部地區積極發展分散式光伏;另一方面, 各地光伏補貼政策利好,

戶用光伏風起雲湧, 市場得以蓬勃發展。

站在新時代, 展望2018年, 光伏市場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行業提質增效。 從中長期看, 由於在土地、指標、核准、補貼發放進度等方面的優勢, 分散式光伏有望持續發力。 同時, 設備性能(如元件逆變器壽命提高、雙面組件)、電站設計水準(包括容配比設計、可調支架使用), 以及運維水準等提高, 將大幅提升系統發電量水準。 2018年光伏行業的需求在30至45GW之間, 分佈電站熱度空前高漲, 戶用和扶貧電站市場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