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美團打車,用戶別被虛假的正義感蒙蔽

文丨周艾倫

去年2月, 美團在南京開始試水網約車業務, 這樣看起來, 美團切入網約車領域, 已有不短的時間了, 但此前一直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

直至一個月前, 美團正式宣佈成立出行事業部, 並在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啟動了“美團打車用戶報名”活動。

在美團高調宣佈切入打車業務的同時, 來自南京和北京等地監管部門的約談, 給美團的打車業務蒙上了一層陰影。

試圖借助此前的試水, 來試探監管部門的底線, 公然挑釁既有的網約車政策, 美團的小算盤打得很漂亮, 但並不高明。

就在打車業務上線遇阻的關頭,

輿論突然給美團打車業務披上了一層天然的正義感。 在這種論調裡, 美團打車業務是為打破滴滴在網約車領域壟斷的光環而來。

在市場經濟時代, 揮舞著道德大棒的美團打車, 真的可以突破資本枷鎖, 一往無前?

1

美團上線網約車業務, 真的正義嗎

關於美團打車正義性的來源, 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美團做打車業務, 可以打破滴滴在網約車領域的壟斷, 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打車體驗。

但從事和理上, 這種說法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我們只有先搞清楚這幾個問題的癥結所在, 才能將事件的內核展露出來。

首先, 滴滴真的處於壟斷地位嗎?

我簡單梳理就發現, 目前市面上的可供選擇的打車品牌,

除了滴滴, 還有易道用車、首汽約車、神州專車等知名度較高, 在全國大部分區域都有業務的網約車品牌;另外, 還有克窮專車、曹操專車、一嗨租車、滴答拼車等數十個網約車項目。

雖然從目前各方的資料來看, 滴滴出行在網約車市場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但這種市場格局, 是打車市場經過很長時間的充分競爭最終形成的, 可以說, 是市場和用戶, 選擇了滴滴。

而從目前網約車市場的競爭態勢來看, 網約車的市場是充分開放的, 這從各地網約車政策出臺後, 陸續有網約車專案獲得有關部門辦法的網約車業務許可也可看出。

什麼叫壟斷?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的規定, 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定;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滴滴出行已經在市場中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不可能聯合其他網約車共同抵抗美團打車的上線;另外, 從目前來看, 網約車市場中的眾多參與者是可以自由展開競爭的, 各家業務各有側重, 滴滴是否能夠運用市場支配地位存疑;再者, 美團上線打車業務, 目前最大的阻礙來自於監管層, 而非滴滴。

在網約車市場, 既然滴滴的壟斷地位無從談起, 那麼美團上線打車業務, 又何來的打破壟斷一說呢。

其次, 美團打車上線可以改善打車體驗?

目前的網約車市場確實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 打車難、打車貴、司乘體驗差等。 究其原因, 這是由眾多原因造成的。

目前用戶覺得打車難,

是因為可供選擇的車無法滿足用戶端的需求。 這當然是由車主、平臺、監管政策和市場等多種因素交雜在一起形成的。

在網約車市場發展的初始階段, 由於網約車模式的吸引力, 各大平臺補貼政策的誘惑, 車主花費很低的價格就能感受到計程車時代享受不到的體驗, 而車主也能從中獲取利益。

但這個階段很快就過去了, 為什麼?因為支撐這種體驗的是各個平臺上百億的資金投入, 燒錢大戰一旦無法持續, 這種情況立馬就會改變。

美團進入網約車市場, 並不會有技術和模式的創新, 走的必然也是補貼的老路, 這從美團目前的策略中也可看出。 而這種策略, 對於美團來看, 是一個講故事獲取資本青睞的手段,

于網約車市場健康發展無益。

另外, 監管層出臺的系列網約車政策, 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網約車輛運營的准入門檻, 美團打車業務的上線, 補貼政策的重啟是必然的, 如果美團強行突破監管, 必然會導致更多不符合准入門檻的車輛流入美團平臺, 這將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和服務隱患。

而這些, 都是監管層絕對不能容忍的。 據上海媒體報導, 上海市交通委日前明確要求美團打車平臺所有註冊車輛和人員必須均獲得上海市網約車相關經營許可證件, 且不得以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客運市場。 可以看出, 監管層對於美團打車的基本態度。

2

技術和模式創新才是引領網約車行業發展的正途

打車業務上線伊始, 便遭到市場和監管層的雙重壓力,美團在上線該業務之前,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其面臨的監管壓力,並作好充分準備。但受到對賭協議壓力,沒有更多資本故事可講的美團,並沒有更多選擇。

網約車業務遇挫之後,試圖將正義感強加到自身,來充當道德使者,可以感動甚至蒙蔽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但需要明確的是,道德和正義,從來都是用來進行自我要求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可以留著道德的血液,但揮舞著道德的大棒,試圖以道德的力量來打壓其他參與者,這是道德綁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義。

在市場秩序已經基本穩定,監管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變化的當前,網約車企業唯有通過模式變革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才能發揮出正面的積極作用,引領行業更健康、更規範地發展。

而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也是網約車市場走出當前桎梏的不二法門。這對於美團此類新興參與者來說,尤為重要。

而道德綁架這一套,可以休矣。

便遭到市場和監管層的雙重壓力,美團在上線該業務之前,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其面臨的監管壓力,並作好充分準備。但受到對賭協議壓力,沒有更多資本故事可講的美團,並沒有更多選擇。

網約車業務遇挫之後,試圖將正義感強加到自身,來充當道德使者,可以感動甚至蒙蔽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但需要明確的是,道德和正義,從來都是用來進行自我要求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可以留著道德的血液,但揮舞著道德的大棒,試圖以道德的力量來打壓其他參與者,這是道德綁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義。

在市場秩序已經基本穩定,監管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變化的當前,網約車企業唯有通過模式變革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才能發揮出正面的積極作用,引領行業更健康、更規範地發展。

而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也是網約車市場走出當前桎梏的不二法門。這對於美團此類新興參與者來說,尤為重要。

而道德綁架這一套,可以休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