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強勢股有接力,弱勢股有補漲!

1、權重指數滯漲。

銀行股上漲乏力導致權重指數開始減速, 但權重個股並沒有因此而失去活力, 本周券商、基建、鋼鐵、煤炭、機械、化工等二線藍籌股的上漲,

比較好的承接了多頭配置力量。 當然, 由於大盤權重股內部同樣處於極度分化狀態, 所以這些活躍的二線藍籌、週期價值股對於指數的貢獻力度有限, 總體上可以維持一個強平衡的格局。

2、創業板指數反彈動力增強。

傳媒、電子資訊等超跌的中小創個股近期紛紛反彈, 其中成份股中的權重個股活躍度最高, 我們之前也分析過, 只要是流動性偏好, 適合短線資金進入, 個股上漲基本邏輯還是延續了價值與成長類公司的補漲。 展望後市, 我們認為這種局部超跌反彈可以持續, 特備是新經濟層面細分龍頭公司, 中長期也會逐漸被納入抱團的行列, 一些潛力個股的確處於中長期底部區域, 值得仔細挖掘。

3、近期策略是低吸弱勢股。

補漲策略出發點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超跌, 主機板也好、中小板創業板也罷, 個股基本面能看到較快成長性, 與此同時相對估值水準無論在同行業還是和滬深300相比也都不貴;第二個就是週期價值股, 基本邏輯就是2018年一些行業增長能夠在2017年高增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或者說至少未來幾個季度可以延續這樣的態勢, 那麼二級市場會給出估值溢價, 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一些板塊。 第三個就是增量資金主動配置的估值窪地, 比如金融股中的銀行、券商, 龍頭公司資產相對安全, 是新發基金快速完成配置的主要選擇。 由於投資週期的不同, 大多數中小投資者未必完全適合機構投資者風格,

基於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基本趨勢, 降低換手長期持股可以作為藍籌和白馬的基本參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