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從“有住房”到“有房住” 房屋租賃市場越來越有保障

過去一年, 在“房住不炒”的定位指導下, 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調控組合拳, 開啟了樓市調控的下半場。 2018年, 樓市新格局已基本定型, 租房將成為新關鍵字, 許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開始深度佈局租房市場, 遏制炒房的同時保障市民的居住權益。

一線城市“只租不售” 提高租賃房源比例

“只租不售”是本輪調控過後出現的新政, 政府在土地出讓時對其用途加以限定, 也就是說, 開發商拿地之後, 在規定期限內只能自己開發運營, 不能再轉賣給協力廠商。 而且, 推行“只租不售”新政的城市往往會附加限制, 要求優先租給本區域的住戶。 作為回報, 開發商則能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拿地。

這一新舉措的目的顯而易見。 一方面是轉變開發商的心態, 讓其無法從高房價中獲利, 轉而在租房市場上精耕細作。 另一方面則是強制限制土地用途, 擴大租房房源。 新政出臺本身也能穩定房市“只漲不降“的恐慌心理,

其預期效用也十分明朗:降低房價的過程中增加租賃住房供應。

目前,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已經全面推行“只租不售”政策。 如去年7月4日, 上海市國土局官網發佈了分別位於嘉定區和浦東新區的兩宗地塊的掛牌出讓公告, 這是上海在全國首次推出租賃住房用地。 北京則在去年推出了分別位於海澱、豐台等六個區的19個項目, 自持商品房面積達127.5萬平方米。 杭州、武漢、成都、佛山等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也在自持用地上也紛紛試水。 可以肯定, 可租賃房源比例將提高, 租房將成為大勢所趨。

租房市場逐步規範 “有房住”不再是困局

隨著“只租不售”政策相繼落實, 加之“租售同權”、“積分入戶”等配套政策的作用, 住房租賃市場將越來越成熟, 租賃市場整體向租客傾斜, 租客權益也將得到保障。

如果說 “只租不售”在房源供應上起“拉新”作用的話, 租售比調控則是“激沉”。 在房市上半場, 房屋買賣的收益遠遠高於出租收益,

導致租售比畸形, 比如在廣州一套價值500萬的三居室房子, 其租金水準在4500元上下, 若通過租金完全收回購房成本超過1100個月, 遠超200-300個月的健康標準。 因此, 許多業主寧願空著房子等著升值也不出租。 隨著房市漲價預期的減弱, 更多的房源將釋放出來。 諸多政策的共同作用, 將使得租賃房源比例不斷提高, 租房人一房難求的現象將得到改善。

其他配套政策實際上也在向租客傾斜。 如2017年7月28日廣州率先推行的“租售同權”, 弱化了房子的福利屬性, 使得租客在子女教育等方面上也能享受同等地位;成都等城市推行的“積分入戶”新政, 則使租客同樣有機會積分落戶。 此外, 各城市還通過建立統一租賃平臺, 鼓勵簽訂租房長期合同等舉措, 來保護租客的權益。

宏觀政策的落地需要具體模式的配合。 58同城在平臺模式上緊隨大政策的腳步, 通過租房訂金擔保交易服務, 為規範租房市場獻力, 保障租賃雙方利益。 而針對租房中訂金糾紛時有發生的痛點, 58同城的租房訂金擔保服務不僅保障了租房訂金的安全, 也幫助房東提高出租效率,讓房東和租客雙方都安心、放心 。

(租客端訂金支付介面)

在多重利好政策和58同城不斷提升租房體驗的努力之下,你對未來租房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呢?

也幫助房東提高出租效率,讓房東和租客雙方都安心、放心 。

(租客端訂金支付介面)

在多重利好政策和58同城不斷提升租房體驗的努力之下,你對未來租房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