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產業園區五種不同的運營模式分析!

產業園作為一種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組織形式, 在各地區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別, 其管理及開發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過程。 1984年我國開始設立第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 之後產業園一直作為中國經濟的一種特殊的產業形態, 成為各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 產業園區不同的運營模式, 有不同的對策方案及表現形式。

產業園區五種不同的運營模式

第一種模式:政府運營模式

這裡的政府運營模式與前面所說的行政主導型園區有關聯, 但卻是不同概念。 政府運營模式往往在行政主導型園區比較常見, 園區由政府投資開發, 園區為入駐的公司提供一些稅務代理、行政事務代理的服務, 然後收取一些服務費用, 同時政府部門也會給園區一些招商代理費用和稅費收取的優惠。 政府運營模式適合於一些規模小, 管理簡單的園區。

對於一些大型的園區, 這樣的運營模式無法保證園區的長期運營。 廣州天河軟體園就屬於這類運營模式。

第二種模式:投資運營模式

投資運營模式是通過政府投資建設園區, 然後通過房租、固定資產等作為合作資產, 孵化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 在企業獲得成長後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或上市, 實現資產增值並收回投資。 這是一種長期投資的理念, 園區在中短期很難有可見的回報, 但是對於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因為園區的發展是建立在企業投資成功的基礎上的。 浦東軟體園就屬於這一模式。

第三種模式:服務運營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 只是投資還是不能滿足很多企業的需要,

很多企業對園區的服務環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服務運營模式的園區。 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資訊提供等軟服務, 為企業提供更佳的生存發展環境。 服務運營模式強化了園區與企業的合作, 增加了園區的收入管道。 杭州軟體園就屬於這一類運營模式。

第四種模式:土地盈利模式

隨著近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熱起, 土地增值的盈利能力遠遠超過了很多行業的盈利水準。 一些園區獲得了土地收儲、初步開發、拍賣的功能, 所以一些園區通過控制大面積的土地, 在進行初步開發後, 短期內提升土地的價值, 然後進行地產開發或轉讓。 這種模式更像一個有規劃的地產開發商,

獲利能力非常的強大, 同時也為園區後期的開發奠定了雄厚的財力基礎。 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是中關村軟體園。

第五種模式是產業運營模式

一些重要的開發區其實承擔了調節、完善、強化區域產業鏈運營的作用, 園區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個產業鏈, 比如一些新能源產業園、創意產業園、物流產業園等, 這些產業園在投資初期就會進行招商引資, 引入企業資本一起搭台, 然而園區也做好了與企業一起唱戲的準備。 園區會對一些有實力的入駐企業進行投資, 甚至直接投資一個全資公司在園區內運營一個重要的產業項目。 這種運營模式的產業園往往要具備三種職能:行政職能、服務職能和企業投資運營職能。

對園區的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都提出了很強的要求。 例如重慶的兩江國家開發區, 規劃多個產業一起運營, 有招商、有投資、有獨資, 運營複雜, 然而一旦建成將在很大的區域內形成壓倒性的產業優勢。

對產業園區不同發展階段的模式分析

所謂產業園區, 實際上是由於生產行為和交易行為帶來的一種空間聚集模式, 初期的聚集所帶來的相關功能需求和衍生經濟行為, 造成了園區不同發展階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間特徵, 也成為我們定義發展階段特徵的主要依據;

我們在這裡把產業園區的發展定義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生產要素聚集

發展階段:要素群集階段;

核心驅動:由政府的優惠政策等外力驅動;

產業聚集動力:低成本導向,由於優惠政策的吸引聖餐要素的低成本導致人才、技術、資本的流入,但要素低效率配置;

主要產業類型發展需求因素: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沿交通軸線佈局,單個企業或同類企業聚集。

園區功能:加工型、單一的產品製造、加工;

園區增值方式:可稱之為工業產品“貿—工—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貿易鏈”,即通過與區內外,國內外的貿易交換獲取附加值;

與城市發展的空間關係:基本脫離;

代表園區:我國一些發展水準偏低的產業園區目前尚處於這一階段。

第二階段 產業主導特徵

發展階段:產業主導階段;

核心驅動力:內裡外力並舉,即政府和企業市場競爭力驅動雙重作用;

產業聚集動力:產業鏈導向,各種生產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穩定的主導產業和具有上、中、下游結構特徵的產業鏈具有良好的產業支撐和配套條件;

主要產業類型:外向型的產業,其中以電子設備、通訊設施製造業一枝獨秀;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務和研發能力,這時期企業創新主要依靠外部科學機構和大學的支持,園區內企業自身創新能力較弱;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圍繞核心企業產業鏈延伸佈局;

園區佈局:以產品製造為主;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活動的關注順序是:工—貿—技。可稱之為“高科技產品生產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產業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相對脫離;

代表園區:我國目前大多數發展較高的高新區基本處於這階段。

第三階段 創新突破階段

發展階段:創新突破階段;

核心驅動力:內裡為主,技術推動,企業家精神;

產業聚集動力:創新文化;

主要產業類型:技術密集型、創新型產業、高速資訊網路技術、生物技術、新型能源技術、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技術等重要的新興領域;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高素質人才、較好的資訊、技術及其他高新產業配套服務,園區自身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產業空間形態:產業社區,產業間開始產生協同效應,在空間上形成圍繞產業集群同層佈局;

園區功能:研髮型、科技產業型、製造、研發複合功能;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工—貿”,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創新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相對耦合(中樞輻射);

代表園區:中關村科技園、臺灣新竹、法國索菲亞高科技園區。

第四個階段 現代科技都市

發展階段:財富凝聚階段;

核心驅動力:高價值的“財富級”要素的推動;

產業聚集動力:高勢能優勢;

主要產業類型: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及其他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高價值的品牌,高素質的人才資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報率的巨額金融本;

產業空間形態:綜合新城,在空間上,城市功能和產業功能完全融合;

園區功能:複合型(事業發展中心—生活樂園),現代化綜合城市功能,產業聚集地,人氣的聚集區,文化的擴散區,資本的融通區;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貿—工”,以研發中心,研髮型產業,科技服務業為主體,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財富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緊密融合(多級耦合式);

代表園區:美國矽谷。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從開發到運營,選專案,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裡專案紮堆,這裡專家紮堆,這裡方案紮堆。

我們在這裡把產業園區的發展定義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生產要素聚集

發展階段:要素群集階段;

核心驅動:由政府的優惠政策等外力驅動;

產業聚集動力:低成本導向,由於優惠政策的吸引聖餐要素的低成本導致人才、技術、資本的流入,但要素低效率配置;

主要產業類型發展需求因素: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沿交通軸線佈局,單個企業或同類企業聚集。

園區功能:加工型、單一的產品製造、加工;

園區增值方式:可稱之為工業產品“貿—工—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貿易鏈”,即通過與區內外,國內外的貿易交換獲取附加值;

與城市發展的空間關係:基本脫離;

代表園區:我國一些發展水準偏低的產業園區目前尚處於這一階段。

第二階段 產業主導特徵

發展階段:產業主導階段;

核心驅動力:內裡外力並舉,即政府和企業市場競爭力驅動雙重作用;

產業聚集動力:產業鏈導向,各種生產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穩定的主導產業和具有上、中、下游結構特徵的產業鏈具有良好的產業支撐和配套條件;

主要產業類型:外向型的產業,其中以電子設備、通訊設施製造業一枝獨秀;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務和研發能力,這時期企業創新主要依靠外部科學機構和大學的支持,園區內企業自身創新能力較弱;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圍繞核心企業產業鏈延伸佈局;

園區佈局:以產品製造為主;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活動的關注順序是:工—貿—技。可稱之為“高科技產品生產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產業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相對脫離;

代表園區:我國目前大多數發展較高的高新區基本處於這階段。

第三階段 創新突破階段

發展階段:創新突破階段;

核心驅動力:內裡為主,技術推動,企業家精神;

產業聚集動力:創新文化;

主要產業類型:技術密集型、創新型產業、高速資訊網路技術、生物技術、新型能源技術、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技術等重要的新興領域;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高素質人才、較好的資訊、技術及其他高新產業配套服務,園區自身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產業空間形態:產業社區,產業間開始產生協同效應,在空間上形成圍繞產業集群同層佈局;

園區功能:研髮型、科技產業型、製造、研發複合功能;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工—貿”,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創新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相對耦合(中樞輻射);

代表園區:中關村科技園、臺灣新竹、法國索菲亞高科技園區。

第四個階段 現代科技都市

發展階段:財富凝聚階段;

核心驅動力:高價值的“財富級”要素的推動;

產業聚集動力:高勢能優勢;

主要產業類型: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及其他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

產業發展需求因素:高價值的品牌,高素質的人才資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報率的巨額金融本;

產業空間形態:綜合新城,在空間上,城市功能和產業功能完全融合;

園區功能:複合型(事業發展中心—生活樂園),現代化綜合城市功能,產業聚集地,人氣的聚集區,文化的擴散區,資本的融通區;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貿—工”,以研發中心,研髮型產業,科技服務業為主體,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財富鏈”;

與城市發展空間關係:緊密融合(多級耦合式);

代表園區:美國矽谷。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從開發到運營,選專案,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裡專案紮堆,這裡專家紮堆,這裡方案紮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