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發佈:中國基金會行業透明度整體偏低

中新網北京1月26日電 (王慶凱)被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 透明度高於未被認定的;在被認定的基金會中, 具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透明度高於不具備的;中國基金會行業透明度整體仍偏低。

由基金會中心網日前舉辦的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發佈會作出上述判斷。

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指標體系由基本資訊、財務資訊和專案資訊三個方面的41個客觀評價指標組成。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基金會管理處馬昕表示, 指數一方面讓基金會瞭解自身透明程度在全國範圍的位置;另一方面讓公眾以透明指數為捐贈參考,

促進慈善行業透明度的增加和公信力的增強。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 截至2018年1月25日, 中國基金會數量已經超過6300家, 行業淨資產達到1376億元人民幣。

本次納入指數的基金會為2015年底之前註冊成立的4960家。 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顯示, 納入指數的4960家基金會的FTI均值為33.55, 其中滿分基金會數量達到110家。

其中,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南都基金會、愛佑基金會等14家基金會, 自中基透明指數FTI發佈以來連續六年保持滿分, 成為基金會行業公開透明表率。

在各省市排名中, 第一名為北京市(均值57.80), 上海市和貴州省分居第二和第三名。

但是, 隨著中國基金會數量不斷增加, FTI得分低於1分的基金會也在快速增加。 截至目前, 全國共有182家基金會FTI得分低於1分, 較2016年增長了三倍多。

基金會中心網總裁陶澤表示, 這些基金會大部分處於失聯狀態, 無法查到相關公開信息。

清華大學蘇世明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程文浩對此建議, 政府部門不僅要做好新基金會的註冊登記工作, 也應加強對“僵屍型”、“生死未蔔型”基金會的清理, 從而提升基金會行業的整體透明度水準。 加快慈善組織認定和登記/登出資訊的公開, 有利於提高基金會行業的公開透明。

中基透明指數FTI2018顯示, 被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 其透明度高於未被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而在被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基金會中, 具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透明度高於沒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

“在透明文化沒有形成之前, 還是要保證足夠的壓力和激勵,

才能內化成真正的透明和公信力。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針對中國基金會行業透明度整體偏低的情況表示。

從2004年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到2016年的《慈善法》, 中國對於公益慈善行業資訊公開的要求逐步提高、日趨規範。 尤其2016年實施的《慈善法》, 第八章對慈善資訊公開做出了詳細規定, 不僅區分了不同主體履行資訊公開的義務, 明確了不同資訊的披露要求, 而且也規範了資訊公開的時效性。

及時的資訊公開對於政府以及捐贈者能提供更科學的決策依據, 陶澤表示, 基金透明度的提升有助於培養公眾的意識, 建立行業和政府之間的信任關係。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