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豆粕啊豆粕,你怎麼變得如此理性?

時光荏苒, 轉眼2017年已然成為歷史, 2018已經迎來新的一年, 1月份是新的開始, 新的開端, 連我們飼料人的“豆粕”也有了新的“面貌”。 自1月12日晚美國農業部公佈1月份供需報告以來, 因報告好於預期以及阿根廷部分產區乾旱等利好因素, 美盤期價已經連續八個交易日收漲。 截止1月24日晚, 主力3月合約收於992.25美分/蒲式耳, 八日累計上漲42.25美分/蒲式耳。

而國內豆粕現貨僅在報告出臺後即15日全國主流行情出現過一波短暫的20-30元/噸上漲, 之後大多時間裡以穩為主, 部分甚至還出現了一絲陰跌。 截止到1月24日, 43%蛋白沿海主流價格僅在2860-2940元/噸。

這與往日裡外盤期價漲, 國內現貨必定跟漲的模式完全不符。 說到這裡, 小編想起曾經一位多年飼料企業採購經驗的老友操著一口標準的四川普通話, “豆粕, 哎, 那玩意兒跟瘋子一樣, 今天跌、明天漲, 哪個搞得准嘛, 管求他嘞, 跟到外盤走噻”, 一句聽似滑稽的言語卻又道出了多少飼料人的無奈。 很顯然, 中國自加入WTO世貿組織以來, 進口大豆逐年增長, 近幾年更是猛增, 以至於豆粕行情早已經失去了自主性, 完全被國際大豆牽著“鼻子”走了。 那麼, 這最近的市場又是怎麼了, 外盤連漲八日, 國內豆粕現貨卻幾乎無動於衷呢, 小編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如下, 僅供參考, 不吝賜教:

全球大豆產量不斷刷新歷史高位 令國內市場長時間理性謹慎看待豆粕行情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的資料顯示, 2006年至2017年全球大豆產量整體上呈持續增長趨勢, 中間少許年份產量或略有下降, 但整體增長大趨勢不改。 從資料上顯示, 2006年全球大豆產量約為2.37億噸, 2007-2008年出現過短暫的下調至2.22億噸和2.12億噸, 之後幾年裡開始逐步增長, 至2013年增至2.82億噸, 進入2014年產量進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突破3億噸至3.19億噸, 再進入之後幾年,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 2017/18年產量預計約在3.48億噸, 較2006/07年產量增幅高達46.80%, 較上年同再度增長4.61%, 全球大豆產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在全球大豆產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下, 國內市場對豆粕行情的走勢看法非常理性, 當然更多時間裡是看跌。 也從近幾年的現世市場走勢中已經得到驗證,

這就更進一步奠定了市場對行情看法的堅實基礎。

國內進口大豆不斷刷新歷史高位 豆粕供應很是充足

中國海關總署(2018年1月12日)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12月大豆進口量為953萬噸, 比11月份868萬噸的進口量增加9.8%, 創歷史同期第二紀錄高位,

主要原因是需求強勁。 2016年12月份的大豆進口量為900萬噸, 今年12月份進口量同比增加5.8%。 資料同時顯示, 2017年全年中國共進口大豆9554萬噸, 同比增加13.9%, 創歷史最高紀錄。

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9554萬噸, 高出了此前市場預估9200萬噸數量, 明顯高出部分機構預測9000萬噸以內資料。 根據船期預計, 2018年1月份國內進口大豆數量也在800萬噸。 如此龐大的進口量足以讓大豆加工企業滿滿的開機, 儘管此前港口大豆商檢從嚴以及轉基因豆流向問題相關部門關注度較高, 但總體上依然未能影響到油廠的正常開工。 近期根據一些工廠調查和回饋的消息, 因脹庫部分催提貨的現象明顯, 全國定點跟蹤的35家企業, 豆粕庫存量已經超出百萬噸, 突破了近年來最高量,

正常情況下在50-60萬噸, 高的可達到70-80萬噸。

春節前的備貨已經好幾年不再明顯拉動行情 終端採購人員相當理性

近幾年來, 在全球大豆豐產、國內進口大豆數量龐大等壓力下, 豆粕行情持續低位。 根據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傳統資料跟蹤調查結果看, 2017年全國全年豆粕主產區均價在2984元/噸,同比下跌1.72%,處於近十年來排行第二位低價,第一低位是2015年,年度均價2826元/噸。儘管因各種因素豆粕價格仍會頻繁波動,但區間已經明顯縮小,並且為了規避下跌風險,近幾年國內終端飼料企業及貿易商庫存都明顯縮少,就連春節,中國人如此重視的節日,節前的備貨也顯得格外謹慎。據跟蹤調查,近幾年春節前終端市場的豆粕備貨仍對行情有著些許拉動,但時間很短,並且幅度很小;甚至在集中備貨後,大多會出現理性的回歸。從今年的情況來看,2月15日即迎來中國農曆新年,而時間已經進入1月24日,市場上終端備貨的聲音明顯不足,部分地區日成交量甚至不如此前,這明顯是不看好豆粕行情。

國內養殖業仍有待恢復 豬價不低 暫難推動嚴重供大於求的豆粕行情

2017年中國生豬養殖市場處於繼續恢復當中,全年生豬供需基本平衡,階段性略顯寬鬆,根據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的初統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能繁母豬月均存欄量為3915.94萬頭,同比下降0.97%;仔豬全年上市量59859.20萬頭,同比增長4.02%;商品大豬全年出欄量56737.04萬頭,同比增長3.18%;生豬年末存欄量40813.15萬頭,同比增長1.95%。全年出欄毛豬年度綜合加權均價15.35元/公斤,全國全行業商品豬養殖年均效益244.53元/頭。

2017年中國蛋雞市場萎靡不振,供應量龐大進一步去產能及受人感染H7N9影響,雞蛋價格持續走低,市場消費持續萎縮,加之生豬供應增加、價格走低進一步拉低雞蛋價格走勢,給蛋雞養殖企業造成嚴重損失,雞蛋價格全年低位運行。

2017年中國肉雞養殖業也不樂觀,商品雞產能過剩去產能仍在繼續、生豬存欄明顯恢復豬價持續走低、肉雞代償豬肉生產作用明顯消除,而人感染H7N9長時間困擾養殖業,令肉雞行情全年大多時間裡都在6.20-6.90元/公斤低位運行,僅7-9月份肉雞價格略高在7.00-8.20元/公斤徘徊。

水產方面,2017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表現平平,主要特徵以:春夏交接期間雨水多、啟動晚,養殖效益低。

從養殖市場角度看,2017年生豬存欄雖然明顯增加豆粕需求跟隨增加,2018年生豬存欄將有望進一步增加;而2017年蛋禽、肉禽去產能,養殖效益欠佳,水產養殖業表現平平,均不利於豆粕需求以及行情發展,期待2018年市場的恢復。

綜上所述,全球大豆產量不斷刷新歷史高位、國內進口大豆數量不斷攀高、基差銷售盛行以及國內養殖業整體有待恢復等多重利空,難以對嚴重供大於求的豆粕市場行情形成推動。從目前情況來看,年前終端備貨對行情有所拉動願望都或將落空。不過,我們依然認為,距離春節長假越來越近,適當分批備貨或不失為一種理想的做法,雖然在供應壓力下大行情很難出現,但短時間小幅度的走高仍不排除。此外,在經歷了近三年持續低價位後,我們預計2018年國內豆粕市場行情有望適度理性回歸,尤其是下半年漲勢將會相對明顯。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強調的關注要點,看空也因此需要理性對待。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zgyzylm 2017年全國全年豆粕主產區均價在2984元/噸,同比下跌1.72%,處於近十年來排行第二位低價,第一低位是2015年,年度均價2826元/噸。儘管因各種因素豆粕價格仍會頻繁波動,但區間已經明顯縮小,並且為了規避下跌風險,近幾年國內終端飼料企業及貿易商庫存都明顯縮少,就連春節,中國人如此重視的節日,節前的備貨也顯得格外謹慎。據跟蹤調查,近幾年春節前終端市場的豆粕備貨仍對行情有著些許拉動,但時間很短,並且幅度很小;甚至在集中備貨後,大多會出現理性的回歸。從今年的情況來看,2月15日即迎來中國農曆新年,而時間已經進入1月24日,市場上終端備貨的聲音明顯不足,部分地區日成交量甚至不如此前,這明顯是不看好豆粕行情。

國內養殖業仍有待恢復 豬價不低 暫難推動嚴重供大於求的豆粕行情

2017年中國生豬養殖市場處於繼續恢復當中,全年生豬供需基本平衡,階段性略顯寬鬆,根據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的初統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能繁母豬月均存欄量為3915.94萬頭,同比下降0.97%;仔豬全年上市量59859.20萬頭,同比增長4.02%;商品大豬全年出欄量56737.04萬頭,同比增長3.18%;生豬年末存欄量40813.15萬頭,同比增長1.95%。全年出欄毛豬年度綜合加權均價15.35元/公斤,全國全行業商品豬養殖年均效益244.53元/頭。

2017年中國蛋雞市場萎靡不振,供應量龐大進一步去產能及受人感染H7N9影響,雞蛋價格持續走低,市場消費持續萎縮,加之生豬供應增加、價格走低進一步拉低雞蛋價格走勢,給蛋雞養殖企業造成嚴重損失,雞蛋價格全年低位運行。

2017年中國肉雞養殖業也不樂觀,商品雞產能過剩去產能仍在繼續、生豬存欄明顯恢復豬價持續走低、肉雞代償豬肉生產作用明顯消除,而人感染H7N9長時間困擾養殖業,令肉雞行情全年大多時間裡都在6.20-6.90元/公斤低位運行,僅7-9月份肉雞價格略高在7.00-8.20元/公斤徘徊。

水產方面,2017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表現平平,主要特徵以:春夏交接期間雨水多、啟動晚,養殖效益低。

從養殖市場角度看,2017年生豬存欄雖然明顯增加豆粕需求跟隨增加,2018年生豬存欄將有望進一步增加;而2017年蛋禽、肉禽去產能,養殖效益欠佳,水產養殖業表現平平,均不利於豆粕需求以及行情發展,期待2018年市場的恢復。

綜上所述,全球大豆產量不斷刷新歷史高位、國內進口大豆數量不斷攀高、基差銷售盛行以及國內養殖業整體有待恢復等多重利空,難以對嚴重供大於求的豆粕市場行情形成推動。從目前情況來看,年前終端備貨對行情有所拉動願望都或將落空。不過,我們依然認為,距離春節長假越來越近,適當分批備貨或不失為一種理想的做法,雖然在供應壓力下大行情很難出現,但短時間小幅度的走高仍不排除。此外,在經歷了近三年持續低價位後,我們預計2018年國內豆粕市場行情有望適度理性回歸,尤其是下半年漲勢將會相對明顯。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強調的關注要點,看空也因此需要理性對待。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zgyzyl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