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底買海鮮囤年貨,被坑套路大匯總!這些一定要避開!

年底啦, 買海鮮一定要避開這些套路!

套路一:一斤冷凍蝦化出三兩水, 冰占三成是普遍現象

回到家後, 陳康把其中一斤竹節蝦放進了盆子裡, 凍冰融化後就可以做蝦吃了。 三個小時過後, 他再次走進廚房, 將化冰的竹節蝦取了出來, 盆裡竟出現了一層水, 這引起了他的好奇。 他找來家裡的電子秤, 把蝦從水裡撈出來, 稱重後發現只剩下了七兩重。 也就是說, 融化的凍冰有三兩重。

價格高的海鮮凍冰占比更高

採訪中, 一些冷凍海鮮銷售商透露, 冬季給海鮮加冰是保存必要的辦法, 過度加冰也成了業內潛規則, 大部分海鮮的凍冰能占到總重的三成, 而對於部分價格高的海鮮, 凍冰比重還會更多。

從捕撈到零售至少要加兩次冰

濰坊市北部沿海的漁船出海捕撈過程中, 會就近賣掉海鮮, 即使返回漁港, 大部分海鮮也會進入大城市。 南下河市場多名海鮮批發商表示, 濰坊市市場上的海鮮多來自外地沿海地區, 其中江浙地區的居多。 這些海鮮在捕撈上來不久後就開始結冰了。 另外, 在運輸過程中, 還需要加上一些凍冰, 以保證能長時間保存。

記者發現, 市場還有不少海鮮經過了包裝, 裡面同樣有很多凍冰。

“不加冰的話, 很難進行包裝。 至於加多少冰, 完全由上一級批發商說了算。 ”南下河市場上的魚販王先生說, 帶魚、大蝦、黃花魚等都有包裝好的, 零售中不能清理裡面的凍冰。

不少市民表示疑問, 海鮮的過度冰凍是間接缺斤短兩, 是否有相關行業規定對此進行約束?對此,

記者採訪得知,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聯合發佈的《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被核稱商品的含水量及含水量計算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有關規定。 然而, 除農業部2013年發佈的《凍熟對蝦行業標準》明確規定包冰重量不得超過20%外, 尚無冷凍海鮮包冰量的國家強制標準。

套路四:掛羊頭賣狗肉

在幹海鮮市場, 以魷魚或章魚為原料加工成圓片形的幹海鮮, 冠名“鮑魚片”來賣, 這幾乎已成業內公開的秘密。

魷魚絲和“鮑魚片”加工時使用澱粉也是行規, 澱粉含量較高的魷魚絲或“鮑魚片”顏色較淺口感略差, 價位也偏低, 而澱粉含量少的魷魚絲或“鮑魚片”顏色略深口感較好, 價位則偏高。

有銷售商甚至故意把同等成本和品質的“鮑魚片”, 分裝到不同的袋子裡以不同的價位銷售。

附:買海鮮乾貨需要注意什麼?

蝦皮、海米、魷魚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鉀等礦物質, 用來炒菜和做湯, 營養又提鮮。 但市面上的海鮮乾貨品質良莠不齊, 要想挑出優質產品,還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加工方式和存儲條件很大程度上影響海鮮乾貨的品質。不規範加工的海鮮乾貨含有很多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酸胺。還有一些商家為了產品賣相好看並延長保質期,會用漂白劑或人工色素進行再處理,並添加大量鹽,這也會威脅到人的健康。此外,一些產品積壓時間較長,導致氧化變質,營養成分流失不少。

要想甄別出海鮮乾貨的品質,一要看顏色。優質的產品應保持固有的色澤,顏色較淺,在水中浸泡後不會脫色。比如海米本身就呈現為自然的紅色,色澤暗沉或在水中浸泡後掉色的海米可能就添加了色素。

二要聞氣味。海鮮乾貨應有淡淡的海鮮香氣,如果有少許腥味也是正常的,但腥味較重甚至味道刺鼻,則不新鮮。

三要嚼味道。取一點產品咀嚼,感到鹹而微甜的為上品,如果味道過於鹹,可能是商家使用大量鹽分掩蓋了氧化變質的味道,這種產品要慎選。(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羅永康)

要想挑出優質產品,還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加工方式和存儲條件很大程度上影響海鮮乾貨的品質。不規範加工的海鮮乾貨含有很多亞硝酸鹽,這種物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酸胺。還有一些商家為了產品賣相好看並延長保質期,會用漂白劑或人工色素進行再處理,並添加大量鹽,這也會威脅到人的健康。此外,一些產品積壓時間較長,導致氧化變質,營養成分流失不少。

要想甄別出海鮮乾貨的品質,一要看顏色。優質的產品應保持固有的色澤,顏色較淺,在水中浸泡後不會脫色。比如海米本身就呈現為自然的紅色,色澤暗沉或在水中浸泡後掉色的海米可能就添加了色素。

二要聞氣味。海鮮乾貨應有淡淡的海鮮香氣,如果有少許腥味也是正常的,但腥味較重甚至味道刺鼻,則不新鮮。

三要嚼味道。取一點產品咀嚼,感到鹹而微甜的為上品,如果味道過於鹹,可能是商家使用大量鹽分掩蓋了氧化變質的味道,這種產品要慎選。(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羅永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