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如何識別理財產品真偽?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原題:【律師說】如何識別理財產品真偽?知道這三點就夠了↓

今天, 就聽律師跟大家聊聊“真假理財”那些事兒。

識別“假理財”, 重在核對以下三點:

一、產品資訊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銀行自有產品和銀行代銷產品。 合法的銀行自有產品都有“產品登記編碼”, 就像身份證有編號一樣, 理財產品登記編碼就是證明理財產品合法真實的有效標識碼。 在此, 投資者可以登錄銀監會下屬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資訊披露網站——“中國理財網”(https://www.chinawealth.com.cn)進行查詢核對。

對於代銷產品, 則需要在代銷銀行和發行機構官網等正式管道查詢產品資訊。

需要注意的是, 在眾多“理財騙局”中, 儘管投資者簽署的協議約定了出資入夥後的投資項目, 但項目未必有, 收益難實現, 無法查詢產品資訊, 不屬於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 得不到嚴格的監管保護。

二、收益比例

正規理財產品是相對安全, 收益較穩定的。 高安全對應的是低收益, 銀行理財產品的常規收益在5%左右, 那些動輒就保證收益率在10%以上的理財產品, 違反了市場規律, 收益難以兌現, 多為虛假的宣傳性口號。

一旦遭遇“假理財”, 應儘早維權:

首先, 應立即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協助專業人員瞭解情況,

收集整理協定文本、資金支付憑證、交流諮詢錄音等證據;

其次, 及時向監管部門投訴, 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最後, 對損失嚴重, 或“假理財機構”失聯等涉嫌刑事犯罪的, 向公安機關報案。 在維權過程中, 如果發現銀行存在監管不力、用人失察, 管理鬆懈等問題的, 可要求銀行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律師提醒:

投資者應找正規的管道, 買正規的產品, 不被人情蒙蔽, 不為宣傳誘惑。 遠離“假理財”, 防範大於救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