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能讓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成為“漂白通道”

詐騙團夥走賬是分分鐘的事, 往往沒等警方查出頭緒, 騙子已將錢洗白。 只有靠更嚴格的、無縫隙的監管, 才能讓詐騙者無從下手、無機可乘。

據《經濟參考報》1月23日報導, 記者近期在北京、廣東、浙江、河南等地調研發現, 因使用便捷、資金快速到賬、作案隱蔽等特點, 一些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就像一個龐大的“資金池”, 成為電信詐騙團夥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綠色通道”, 而企業對終端使用者難以有效監管以及自身存在的漏洞, 都給警方及時凍結被騙資金、追贓和偵破案件造成障礙。

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竟然成了詐騙分子的“幫兇”,

卡不離身都能被莫名其妙刷走錢財, 甚至帳戶中沒錢也能被不法分子使用信用額度將錢“借”走——如此情形, 我們還能放心使用協力廠商支付服務嗎?

所謂協力廠商支付, 是指非銀行的協力廠商機構在消費者、商家和銀行之間建立連接, 提供網上支付結算和資金轉移服務的互聯網機構, 具有帳戶開設簡單、轉帳取現快捷等特點。 但同時一些平臺也存在實名制難以落實、無法及時查詢和凍結資金等弊端。

目前, 擁有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牌照的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多達200多家, 此外還有大量非正規的支付平臺。 據統計, 僅2016年, 通過協力廠商支付平臺交易的資金超過20萬億元。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協力廠商支付方式的某些隱患和漏洞實施詐騙、套現等。

上海警方近日破獲首起利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盜刷信用卡詐騙案, 涉案300張銀行卡, 被盜刷300萬元人民幣;北京市公安局統計, 2015年以來累計幫助受害人挽回十幾億元損失, 其中七成被騙資金是通過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完成轉帳。

一些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怎麼就成了不法分子套現、洗錢的“綠色通道”?

移動支付帳戶都綁定著銀行卡, 不法分子獲取了受害者的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的帳號、密碼等資訊, 即間接掌握了其銀行卡, 再採取“撞庫”等概率手段則可以“猜中”部分受害者的支付密碼, 進而或是將詐騙得手的資金轉移到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帳戶, 線上消費再轉賣套現, 或是利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轉帳功能,

將贓款在銀行帳戶和協力廠商支付平臺之間多次切換, 使得公安機關難以及時查詢資金流向。

與以往詐騙團夥誘騙受害者直接轉帳到指定帳戶不同的是, 通過協力廠商支付平臺轉帳, “錢轉著轉著就沒影了”, 為破案帶來極大難度——大多數平臺的查詢手續繁瑣、查詢要求苛刻、回饋週期長, 此外還有註冊資訊不實、交易管理混亂、刷卡交易記錄和流水查詢困難。 而詐騙團夥走賬是分分鐘的事, 往往沒等警方查出頭緒, 騙子已將錢洗白。

在互聯網時代, 移動支付以其巨大的便捷優勢呈現強勁發展趨勢。 未來通過此類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消費、理財和轉帳的情況將越來越多, 不同的平臺在深耕自身針對的群體和領域時,

對可能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的各種花樣騙術和手段, 應當保持高度警惕, 不斷完善平臺自身建設。

在警方下力氣持續打擊詐騙犯罪的同時, 相關部門對於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的監管打補丁堵漏洞, 已是迫在眉睫。 比如, 加強平臺自律和審核義務;將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納入詐騙案件偵辦平臺的止付和凍結範圍, 一旦發生警情, 公安機關能快速查明涉案帳戶資訊, 採取凍結等措施;整合系統資源, 打通地區、部門間的查詢門檻。

可喜的信號是, 央行近日下發通知, 要求對協力廠商支付服務中的無證經營、支付創新、市場秩序、終端管理、小微商戶、代收業務、支付介面、跨行清算以及監督管理多個維度進行監管。

國家標準委日前發佈消息, 稱今年將抓緊推進協力廠商支付資訊安全的標準制訂。 只有靠更嚴格的、無縫隙的監管, 才能讓詐騙者無從下手、無機可乘。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吳迪

責編:李伊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