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收藏陶瓷從這裡開始……

夏、商、周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虛的遺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種款式, 有灰陶、黑陶、紅陶、彩陶、白陶, 以及帶釉的硬陶, 這些陶器上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關係。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為貴族享用, 廣大民眾的各種生活器皿只能採用陶器。 因此可以瞭解商代制陶工藝也得到普遍的發展, 帶釉的硬陶在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了, 釉色青綠而帶褐黃, 胎質比較硬, 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時已經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 應用範圍較廣, 大略可分為日用品類、建築類、殉葬類、祭祀禮器類。 朝廷對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視。

秦漢時期陶瓷文化

秦漢-古代的建築多採用木料來架構, 不易久存, 所以一些偉大的建築,

如秦代的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 都無法完整保存下來, 但仍可在殘存的廢墟中發現瓦當及漢磚等遺物, 藉以略窺古代建築的規模。

秦龍紋紋瓦當

戰國原始瓷器、東漢早期青瓷、西漢原始瓷器 (從左至右)

隋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 楊堅篡北周並南陳, 統一中原, 改國號為隋, 隋的朝代雖短, 但在瓷器燒制上, 卻有了新的突破, 不但有青瓷燒造, 白瓷也有很好的發展, 另外此時在裝飾手法上也有了創新, 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貼花, 就是一例。

(左下, 左中)東晉青瓷、(右上、右下)北齊青瓷, (左上)隋代青瓷)

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 瓷器製作可為以蛻變到成熟的境界, 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時代。 因為陶與瓷的分野, 在乎質白堅硬或半透明, 而最大的關鍵在於火燒溫度。 漢代雖有瓷器, 但溫度不高, 質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 而發展到唐代, 不但釉藥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們說唐代是真正進入瓷器的時代。唐代最著名的窯為越窯與邢窯。

唐越窯青釉花瓣口碗-北京故宮

唐代魯山窯花瓷腰鼓

五代 邢窯白釉虎形枕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文化

這個時期較為有名的是後周世宗的柴窯,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所以有「雨過天晴青」的美稱。陶路上記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略知其製作精美。

越窯到了五代,一度成為吳越王錢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當時又稱為「秘色窯」,皆屬於青瓷的製造。

五代 越窯青釉海棠口盤

宋朝時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後周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國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裡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元 青花松竹梅紋六方大罐

明朝時期陶瓷文化

我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永樂宣德時期為青花瓷器的早期,雖然比不上甜白、脫胎的精緻,但由於蘇泥渤青鈷料的輸入使用,使這時期的青花大放異彩;畫工的藝術修養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暈,作末骨花卉的筆法,產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線條上不同濃淡,產生活潑的變化,顯得更為生動有力。元代以來回教的輸入也給此時帶來豐富的圖案,加上中國繪畫的運用,佈局內容清晰明朗,感覺出他的雄渾古樸。

明永樂纏枝花卉葡萄紋大盤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盤

成化、正德為青花瓷的中期,此時蘇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蘇青的濃郁,更無散暈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細緻的表現方面發展,繪畫手法力求精練,細描勻染,加上白瓷薄胎,達到精緻的目標。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正德黃釉花卉紋盤

嘉靖、萬曆年間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給嘉靖諸窯帶來盛況,色彩濃豔而強烈。此時產量較大,並由荷蘭船運往歐洲。

明嘉靖五彩龍紋香爐

明萬曆五彩蓋盒

萬曆年間有名的五彩、鬥彩、成為後世彩瓷發展的基礎,甚至日本伊萬里古瓷也是根據這時期的鬥彩發展出來,「萬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時又有紅地黃彩、藍地黃花、紅地青花、黃地青花五彩、描紅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窯之大成,圖案更是千變萬化、增加許多。

明萬曆 鬥彩如意紋小杯 (一對)

明代開始,窯址都趨於集中在景德鎮,無論官窯或民窯都偏向於彩繪瓷器,宋瓷前都以單色釉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繪世界,瓷胎也趨向薄、細、白的 求,在坯身上記住款式也從此開始,年代、堂號、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據有更確實的辨認。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豔麗照人。

明代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北京故宮

陶瓷的分類

陶瓷器根據其使用的粘土、長石、矽石等原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可分為半瓷器、硬質陶器、瓷器、硬質瓷器等幾種。其它還有用石灰石代替長石的石灰質陶器,用白雲石代替長石的白雲石陶器,用骨灰代替長石的骨灰瓷器等等。

一般來說,燒制的方法可分為兩種:一是最初在700~800℃的溫度下進行素燒,素燒後上釉,然後再在1100~1300℃的溫度下進行燒制;另一種方式是先在高溫1100~1250℃下進行燒制,然後上釉再以900~1000℃的溫度進行燒制。

我國的陶瓷裝飾豐富多彩,富有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如果按照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來分門別類,則可以歸納為五大類。

雕塑類: 刻花、剔花、堆花、鏤花、浮雕、塑造

顏色釉類: 結晶釉、裂紋釉、砂金釉、無光釉、流釉色坯

釉上彩繪類: 古彩、新釉、粉彩、廣彩;印花、噴花、刷花、貼花

釉下彩繪類: 青花、五彩、釉黑紅、貼花

貴重金屬類: 亮金、磨光金、腐蝕金、本金、貼花

不但釉藥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們說唐代是真正進入瓷器的時代。唐代最著名的窯為越窯與邢窯。

唐越窯青釉花瓣口碗-北京故宮

唐代魯山窯花瓷腰鼓

五代 邢窯白釉虎形枕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文化

這個時期較為有名的是後周世宗的柴窯,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所以有「雨過天晴青」的美稱。陶路上記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略知其製作精美。

越窯到了五代,一度成為吳越王錢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當時又稱為「秘色窯」,皆屬於青瓷的製造。

五代 越窯青釉海棠口盤

宋朝時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後周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國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裡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元 青花松竹梅紋六方大罐

明朝時期陶瓷文化

我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永樂宣德時期為青花瓷器的早期,雖然比不上甜白、脫胎的精緻,但由於蘇泥渤青鈷料的輸入使用,使這時期的青花大放異彩;畫工的藝術修養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暈,作末骨花卉的筆法,產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線條上不同濃淡,產生活潑的變化,顯得更為生動有力。元代以來回教的輸入也給此時帶來豐富的圖案,加上中國繪畫的運用,佈局內容清晰明朗,感覺出他的雄渾古樸。

明永樂纏枝花卉葡萄紋大盤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盤

成化、正德為青花瓷的中期,此時蘇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蘇青的濃郁,更無散暈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細緻的表現方面發展,繪畫手法力求精練,細描勻染,加上白瓷薄胎,達到精緻的目標。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明正德黃釉花卉紋盤

嘉靖、萬曆年間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給嘉靖諸窯帶來盛況,色彩濃豔而強烈。此時產量較大,並由荷蘭船運往歐洲。

明嘉靖五彩龍紋香爐

明萬曆五彩蓋盒

萬曆年間有名的五彩、鬥彩、成為後世彩瓷發展的基礎,甚至日本伊萬里古瓷也是根據這時期的鬥彩發展出來,「萬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時又有紅地黃彩、藍地黃花、紅地青花、黃地青花五彩、描紅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窯之大成,圖案更是千變萬化、增加許多。

明萬曆 鬥彩如意紋小杯 (一對)

明代開始,窯址都趨於集中在景德鎮,無論官窯或民窯都偏向於彩繪瓷器,宋瓷前都以單色釉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繪世界,瓷胎也趨向薄、細、白的 求,在坯身上記住款式也從此開始,年代、堂號、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據有更確實的辨認。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豔麗照人。

明代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北京故宮

陶瓷的分類

陶瓷器根據其使用的粘土、長石、矽石等原料及配合比例的不同,可分為半瓷器、硬質陶器、瓷器、硬質瓷器等幾種。其它還有用石灰石代替長石的石灰質陶器,用白雲石代替長石的白雲石陶器,用骨灰代替長石的骨灰瓷器等等。

一般來說,燒制的方法可分為兩種:一是最初在700~800℃的溫度下進行素燒,素燒後上釉,然後再在1100~1300℃的溫度下進行燒制;另一種方式是先在高溫1100~1250℃下進行燒制,然後上釉再以900~1000℃的溫度進行燒制。

我國的陶瓷裝飾豐富多彩,富有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如果按照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來分門別類,則可以歸納為五大類。

雕塑類: 刻花、剔花、堆花、鏤花、浮雕、塑造

顏色釉類: 結晶釉、裂紋釉、砂金釉、無光釉、流釉色坯

釉上彩繪類: 古彩、新釉、粉彩、廣彩;印花、噴花、刷花、貼花

釉下彩繪類: 青花、五彩、釉黑紅、貼花

貴重金屬類: 亮金、磨光金、腐蝕金、本金、貼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