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獨家|業績巨虧疑引恒天然不滿 貝因美控股權爭奪戰升級

財聯社1月22日訊, 今日, 1月22日, 曾經的“奶業第一股”貝因美還揪住公司經營中發生的一些瑕疵問題無限廣大企圖逼迫貝因美就範。 ”

種種跡象均表明, 恒天然與謝宏團隊的矛盾正在公開化和擴大化。

在貝因美21日公佈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 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劉曉松和何曉華四人對預告表示, “不保證資訊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 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22日下午, 貝因美又發佈《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 其中指出, “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 認為針對問詢函回復內容涉及的事項, 公司未向董事提供充分資訊,

特別是公司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之間的關聯交易情況、控股股東與公司經銷商之間的資金往來、應收賬款回收以及預收賬款及退回、內部控制等情況, 董事無法核實確認相關情況的真實性;而且回復的部分內容與董事已瞭解的情況不符。 因此, 董事朱曉靜、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 不能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 無法保證是否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

貝因美殞落的背後

經歷過股價的閃崩, 和業績的多次“變臉”, 曾經的“奶業第一股”貝因美, 正在不斷的殞落。 乳業專家王丁棉曾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直言:“我很清晰的記得,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去年在一個行業論壇上說過一句話‘乳企不轉型等死,

轉不好找死’, 目前貝因美應驗了謝宏的後半句話。 ”

這不僅是貝因美當前的寫照, 或許也是其“內鬥”的矛盾點和引爆點。

1月21日, 貝因美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將此前2017年三季報中的預計全年虧損3.5億元-5億元, 向下修正為預計虧損8億元-10億元。 因為該公司2016年虧損7.81億元, 若2017年度繼續虧損, 那麼2017年年報披露後, 該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公告發出後, 股票市場應聲做出反應, 22日跌停價開盤, 報6.03元。

據不完全統計, 自2013年以來, 五年時間裡貝因美已經9次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成為A股名副其實的“變臉王”。 有資料顯示, 自2011年實現上市的貝因美, 2011年至2015年5年的淨利潤合計18.4億元。 而2016年該公司虧損7.81億元, 如果按照2017年業績預虧的額度計算,

兩年裡合計虧損就達到15.81億元-17.81億元。

相較於以往將原因推給市場, 貝因美此番終於找了一些自身方面的原因。 但是業內人士仍認為, 貝因美應該更多的找尋自身問題, 畢意在配方註冊制市場背景下, 各奶粉品牌均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市場增長, 而貝因美卻因為自身管道的原因市場不斷萎縮, 品牌影響力也不斷的下滑。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財聯社記者, 貝因美業績的不景氣也是來自由產業端和消費端的壓力, 產業端因為中國乳業群雄並起, 加上外資企業的加入, 使整個行業競爭的擁擠度非常高, 貝因美隨著巨大的壓力。 而在消費端, 前幾年出現的大規模假貨事件, 給消費者留下了心理陰影, 貝因美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消彌這個影響。

事實上, 為了挽救虧損的局面, 就在上個月, 該公司還出售房產力求自救。 2017年12月21日, 貝因美發佈公告稱, 為盤活資產、改善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公司擬將位於杭州、重慶、北京等地的22套房產公開出售給非關聯方, 評估總價合計1.04億元, 預計產生收益約為3560萬元。

此前的2017年9月, 貝因美還曾向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等關聯方出售貝因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