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運動品牌十年沉浮,只有三家能與耐克、阿迪同場競技

未來本土綜合性運動品牌約有三家能與耐克、愛迪達在中國市場同場競技, 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細分市場中尋覓生存機會, 稍有不慎就會成為下一個德爾惠。

有限公司已宣告破產。 這份離場名單中還有金萊克、美克等。 同為晉江系企業, 它們與如今千億市值的本土第一運動品牌安踏曾站在同一起跑線。

興衰都在十年間。

2008年奧運會後, 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生了庫存危機, 這場危機倒逼行業由批發模式向零售模式轉型。 安踏CEO李冠儀對《財經》記者表示, 2001年丁水波拿著數百萬元去找謝霆鋒做代言人, 結果這讓烽火鞋一炮而紅, 為特步打開了局面, “這些晉江企業家身上都有一股拼勁”。

後來, 德爾惠請了周傑倫, 喜得龍找了郭富城, 金萊克選了王楠、張怡甯……找代言人的初衷還是促進銷售。 由於各個運動品牌的產品差異不大, 所以品牌商希望通過提升知名度來增加出貨量。

提起2012年之前的那段時期, 多位行業人士都感歎“那時候賺錢太輕鬆了, 開店就賺錢”。

孫佩東曾在安踏工作十年, 主要負責北區的零售業務。 他記得2005年北京通惠河附近有一家專賣店, 商品一半是從安踏進的貨、一半是貼牌貨, “這樣一個假店的生意都非常好, 每年收入上百萬”。

與時尚休閒行業相比, 體育用品行業的銷售模式更原始, 企業的日子也相對更舒服。

2012年之前, 晉江系運動品牌的定位是“品牌批發公司”, 也就是說除了塑造品牌之外, 它們通過訂貨會向經銷商展示商品, 再根據訂單生產商品, 最後將商品交到經銷商手裡, 就算銷售完成。 至於貨賣得多還是少、如何賣, 它們都不需理會。

這個階段,

體育用品企業比拼的是品牌知名度以及發展經銷商、鋪管道的速度。

2004年李寧上市後, 安踏、特步、361度等一系列問題。

李冠儀對此深有體會。 加入特步三年, 她的工作內容是主導零售轉型、品牌重塑和體系化管理。 她說:“轉型和跑步一樣, 前三公里是最難的。 要通過抓主要矛盾來解決一個個問題, 然後再不斷驗證、調整, 時間長了就會演變成企業之間能力、實力的差距。 ”

一些企業不僅沒有著手零售變革, 反而犯了戰略性錯誤。 鴻星爾克的一位高管告訴《財經》記者, 2012年那段時期, 鴻星爾克、貴人鳥等企業提出向生活休閒服飾轉型, 該品類的業務比例一度達到50%以上, 然而快時尚行業的競爭更加殘酷, 從而加劇了企業的庫存、現金流危機。

晉江運動品牌企業中的家族化現象至今普遍, 安踏最先開始職業化, 這是它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3年加入安踏前, 吳永華曾先後在福州鞋城華盛鞋行、福州永大貿易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丁世忠看重了他的銷售、行銷管理能力, 邀請他加入安踏。 在安踏十幾年, 吳永華的職位從銷售管理中心總監、總裁助理一路晉升到如今的執行董事兼銷售總裁。

2008年加入安踏前, 鄭捷在愛迪達、迪桑特、亞瑟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