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川劇精品 傳世經典——觀《布衣張瀾》有感

近幾年, 川劇精品層出不窮, 歷史故事戲如《巴山秀才》, 現代題材像《山杠爺》, 還有《變臉》、《金子》、《都督夫人——董竹君》等都是非常優秀的川劇。 而我們去秋於京觀看的《布衣張瀾》更是一部現代川劇的精品。

一個好的題材的成立, 一種深邃的意蘊,離不開與之吻合的藝術構思來加以開掘和提煉。 而《布衣張瀾》即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

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深邃的思想蘊涵、奇巧的藝術構思、強烈的感情色彩, 引人時而悲憤不平, 時而拍案叫絕, 時而扼腕沉思, 時而欣喜如狂……

《布衣張瀾》是由重慶市川劇院、國家一級編劇隆學義擔綱編劇,

取自民主鬥士張瀾的真實故事, 以川劇的表演形式表現了張瀾先生為民族大義而不懈努力、光明磊落的一生。 全劇共分4場, 依次為:“布衣強項”、“布衣清泉”、“布衣赤心”、“布衣情深”。 全劇拋開了鋪陳以直述、宏大敘事的表達方式, 慧眼獨具, 另闢蹊徑, 以一個簡短的引子作開端, 選取了張瀾人生中的四個代表性場景, 勾畫出張瀾從清末保路風雲、民國清廉為官,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數十年的奮鬥歷程, 以民生為重點, 以布衣為象徵貫穿始終, 鮮明地刻畫出一個浩然正氣、高風亮節, 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的布衣張瀾形象。

縱觀張瀾先生的一生, 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再到社會主義的大變革、大動盪的年代裡,

夢耽天下, 追求真理, 獻身民主, 興學重教, 培英育才, 聯共抗日, 反對獨裁, 擁護共產黨。 一生可謂是為實現民族解放、民主和平而鞠躬盡瘁、可歌可泣, 是非常傳奇的一生。 因此, 在如此浩瀚的人生經歷中, 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來表現張瀾先生的品格, 是非常不容易的。

該劇巧妙地摘取了張瀾先生幾個重要的人生片段:由張瀾等發起的四川保路風潮後, 與當時的清政府腐敗官員趙爾豐一番唇槍舌劍、針鋒相對的辯論;張瀾在臨危受命為省長後, 路遇草莽首領王三春並最終勸導王三春金盆洗手, 重回正道;張瀾在好朋友特生的宅邸表明堅決支持共產黨的抗日主張;1949年開國大典前與妻子和老朋友共同探討如何當官。

如上的四個片段將張瀾先生為國為民, 兩袖清風, 一身正氣的高貴品格鮮活地體現了出來。 整場戲以“民生”為重心, 以“布衣”為特徵, 貫穿始終, 展現出張瀾先生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表裡如一、方正做人的高潔風範, 以及與百姓水乳交融的布衣精神。 觀完《布衣張瀾》, 無人不被張瀾先生堅定的信念、滿腔的豪情、偉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所感動, 所鼓舞。 觀眾的每一次熱烈掌聲, 即是對張瀾先生可貴品格的崇高敬意。

尊重歷史, 醒示後人。 值得一提的, 是毛澤東主席曾給予張瀾先生極高評價:“表老啊, 你的人好、德好, 你是與日俱進啊。 ”但遺憾的是該劇卻刪略了毛澤東主席在重慶曾三次拜訪張瀾先生、稱譽張瀾先生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情節,

可謂美中不足矣。 言及此處, 張瀾先生之嫡孫女、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不無遺憾地表示:第三幕太空洞了, 重慶談判時很精彩的毛主席三訪張瀾沒有表現出來……如果《布衣張瀾》在這些細節處理上更加精細, 將會更具有流傳於世的歷史價值了。

在現代戲劇中, 如何選擇題材, 豐富人物, 從而讓戲劇這種形式表達的內容跨越時代背景、審美趣味、時代變遷而成為被當代的觀眾所接受、所喜愛, 從而讓現在的年輕人也都能夠瞭解, 並且感受到布衣張瀾身上所體現出的可貴品質?這對創作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大家對張瀾耳熟能詳的情況下, 怎樣才能呼應當下, 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和生活所需要的精神文明,

讓觀眾喜歡看, 主動去關注?那麼這部戲就有了藝術上的價值, 包括傳承的價值, 做到“出人、出戲、出效益、贏得觀眾。 ”

因此, 本劇的編劇隆學義不僅對《布衣張瀾》中張瀾的人物形象、情節選擇進行了集中性、有特色的展示, 將“布衣強項”、“布衣清泉”、“布衣赤心”、“布衣情深”都單獨編成一個有頭有尾有戲劇衝突的故事, 更是通過有氣勢的對白來表現張瀾的文化品格。 從而使得《布衣張瀾》的創作更加現代化, 符合現代觀眾審美品味的戲劇。 這樣的創造實質上就是一種卓越的藝術創造, 是對傳統戲劇文化“自知”與“自覺”之上的一種超越, 是隆學義對川劇乃至中國戲劇的傑出貢獻。 劇中並未出現傳統戲曲慣用的道德說教, 而是依靠人物設置與矛盾衝突構成一個向所有觀眾敞開的“召喚結構”,使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觀眾都可以從《布衣張瀾》這部劇中得到觸動、引發思考。

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創作這部戲,對於我們如何進行當下的戲曲創作更加有意義。因為傳統戲劇在向現代戲劇轉變的過程中,如何既能夠保留傳統,又能夠讓現代的觀眾也接受,一直是一個難題。而《布衣張瀾》這部戲的創作除了有教育意義之外,更加有文化意義。

民族靈魂,文以化之;國家精神,文以鑄之。布衣張瀾的核心是精神克己奉公,兩袖清風,為國為民,實際上是我們今天所依然需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文化自信”。如何增強文化自信?實際上就是要從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從能夠代表民族精神的人物事蹟中去汲取營養。因此我們需要有《布衣張瀾》這樣的精品劇作和劇碼,通過作品的凝聚力與感召力,來引領創作道路,催生優秀作品,擔當起增強文化自信,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社會責任。

川劇藝術源遠流長,川劇事業生生不息。今天,四川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弘揚民族文化的品牌、展示地方文化名片的過程中,在川劇蓽路藍縷、玉汝以成的道路上,《布衣張瀾》必將成為川劇藝術發展創新過程中的代表作品。

而是依靠人物設置與矛盾衝突構成一個向所有觀眾敞開的“召喚結構”,使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觀眾都可以從《布衣張瀾》這部劇中得到觸動、引發思考。

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創作這部戲,對於我們如何進行當下的戲曲創作更加有意義。因為傳統戲劇在向現代戲劇轉變的過程中,如何既能夠保留傳統,又能夠讓現代的觀眾也接受,一直是一個難題。而《布衣張瀾》這部戲的創作除了有教育意義之外,更加有文化意義。

民族靈魂,文以化之;國家精神,文以鑄之。布衣張瀾的核心是精神克己奉公,兩袖清風,為國為民,實際上是我們今天所依然需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文化自信”。如何增強文化自信?實際上就是要從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從能夠代表民族精神的人物事蹟中去汲取營養。因此我們需要有《布衣張瀾》這樣的精品劇作和劇碼,通過作品的凝聚力與感召力,來引領創作道路,催生優秀作品,擔當起增強文化自信,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社會責任。

川劇藝術源遠流長,川劇事業生生不息。今天,四川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弘揚民族文化的品牌、展示地方文化名片的過程中,在川劇蓽路藍縷、玉汝以成的道路上,《布衣張瀾》必將成為川劇藝術發展創新過程中的代表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