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七部委發文:3億美元以上對外投資將被重點督查!

原標題:對外投資迎監管新規空殼公司不予備案

新京報訊據商務部官網25日消息, 商務部、央行、國資委等7部委日前印發了《對外投資備案(核准)報告暫行辦法》去年至今,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 近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的一份報告稱, 美國支援中國入世是一個錯誤, 並且說中國離市場經濟越走越遠。 對此, 1月25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 該報告具有明顯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色彩, 其中很多觀點罔顧事實、顛倒黑白, 甚至與美方以前的報告自相矛盾, 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入世給世界經濟帶來動力

高峰在例行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的是機遇和動力。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相關資料, 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 自入世以來, 中國關稅總水準從15.3%下降到9.8%;製造業准入限制與加入之初相比減少了50多條;服務業在當初承諾開放100個部門的基礎上,

已不同程度開放將近120個部門。 中國還是54個世貿組織成員的前三大貨物出口市場。

商務部資料顯示,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16年裡, 美國對華貨物出口增長了500%, 遠高於同期美國對全球出口90%的增長。 中國從美國第八大出口市場躍升為第三大出口市場。

“可以看出, 包括美國在內的世貿組織成員, 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分享了中國機遇, 各成員得到了共同發展。 ”高峰說。

關於美國指責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的說法, 高峰指出, 真正、合理的市場經濟應該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適合各自國情的經濟體制,

不是以個別國家的標準強加於人的經濟體制。

我國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商務部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我國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75起貿易救濟調查。 其中反傾銷55起、反補貼13起、保障措施7起, 涉案金額總計110億美元。 與2016年相比, 案件的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了37%和23%。

對此, 高峰表示, 我國仍然是全球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 與去年相比, 涉中國的貿易救濟案件數量和金額都有所下降, 除了2016年基數較高的原因之外, 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回暖上行, 國際貿易和投資正在走出低谷, 同時,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慎用貿易救濟措施, 也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經濟體的普遍共識。

高峰表示, 今年, 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總體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個別經濟體貿易投資政策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表現出來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傾向, 可能會加重各經濟體對全球貿易投資環境的擔憂, 甚至引發貿易救濟措施的連鎖反應。

“我們一貫主張, 貿易救濟措施的宗旨是維護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 反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和過度的保護。 ”高峰說, 貿易摩擦在所難免, 關鍵是要通過對話與合作, 妥善化解矛盾, 將衝突的風險轉化為產業合作的動力, 共同推動全球貿易投資向更加開放的形勢發展, 構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

來源 / 新京報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