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顏值到底取決於誰?爸爸 or 媽媽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豌豆Sir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名聲大噪後,

美國著名舞蹈家、有“現代舞之母”之稱的鄧肯

有一次寫信給他, 說:“假如我們兩個結婚,

生下的孩子頭腦如你, 相貌如我,

就再理想不過了。 ”

左圖:蕭伯納, 右圖:鄧肯(圖片來源於網路)

蕭伯納給她回信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要是生的孩子, 頭腦如你, 而相貌如我,

那可就糟透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雖然這則故事被當作一個笑話來聽,

但它不僅展現了蕭伯納這位元語言大師的幽默氣質,

更富含了遺傳學的科學意義。

作為二倍體生物,

人類的體細胞具有兩個拷貝的基因組,

一個拷貝來自爸爸, 另一個拷貝來自媽媽。

直覺上, 父母對我們相貌特徵的貢獻各有50%。

但坊間一直流傳著另一套“顏值遺傳規律”:

兒子的相貌更像媽媽, 女兒的相貌更像爸爸。

聽媽媽的話的周傑倫和他媽媽(圖片來源於網路)

關詠荷的女兒長相酷似爸爸張家輝(圖片來源於網路)

女兒像爸爸, 兒子像媽媽。 果真如此嗎?

如果作為一個科學問題來討論,

那麼, 僅憑上面這些個例是遠遠不夠的。

今天, 豌豆Sir就從學術角度扒一扒:

顏值到底是更多地取決於爸爸還是媽媽?

像爸多還是像媽多?數數就知道了唄

1995年, 來自加州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

進行了一次照片匹配實驗:

從24個白人家庭徵集了父母的照片,

以及孩子在1歲、10歲、20歲的照片。

在實驗中, 孩子與三位成年人的照片為一組,

讓122名參與者根據長相的相似程度

從三位成年人中選出孩子的父親或母親。

照片匹配實驗[1]

最終的實驗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1]:

根據孩子1歲時的照片,參與者能猜對其中一半孩子的父親;但猜對母親的準確率大大下降。

但根據孩子10歲或20歲的照片,參與者猜對雙親的準確率都不高。

所以,兒童在1歲時的相貌更像爸爸,無論性別。

但後續實驗卻得出了不一致的結果[2, 3]。

在1999和2004年,來自比利時和義大利的科學家

分別重複了照片匹配實驗,並優化了方法。

結果顯示,在某些個體中,

孩子的容貌特徵確實更像爸爸,或像媽媽,

而大多數孩子與父母的類似度並無高下之分。

所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

孩子更像爸爸還是像媽媽,似乎是隨機的。

然而,遺傳學給出了具有傾向性的結論。

連小鼠的長相都隨爹?

實際上,決定我們特徵的分子是蛋白質,

是基因表達的產物,而不是基因本身。

所以,即便我們身上來自父母的基因比例一樣,

如果基因的表達有傾向性,

便會導致我們的特徵也有傾向性。

對此,北卡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動物實驗:

將三種不同品系【遺傳背景】的小鼠兩兩雜交,

在不同雜交所產生的小鼠後代體內測量基因表達;

並量化每一對等位基因中,

來自父親或母親的基因各自表達的比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假設基因表達沒有傾向性時,

這個比例應該是1:1,也就是50%。

然而,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4],

54~60%的基因更傾向于表達自父親的基因。

那麼,整體上孩子的特徵會更像父親,包括長相。

長的不像爹會被淘汰嗎?

在遠古時期,在沒有親子鑒定技術之前,

人們只能確定孕產的女性一定是嬰兒的媽媽,

但是無法知曉哪一位男性是孩子的生父。

如果男性無法通過長相確認與嬰兒的親子關係,

就不會投入精力與母親共同撫養,

那麼,嬰兒能存活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因此,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假設:

進化的壓力使得孩子更像爸爸。

對於原始人類而言,長相隨不隨爹是否決定了

是在篝火邊吃肉,還是在烤架上被吃?(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2000年和2007年發表于《進化與人類行為》

的兩項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5, 6]:

影響父親育兒行為的因素,

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父子關係,或長相的相似。

母親為了保證父親會撫養照顧孩子,

便會強調孩子與父親的相似度高,

即便有時事實並非如此。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難道就是這個操作?

讀到這裡我仿佛感受到了來自童年的欺騙。

綜上,關於孩子更像爸爸還是更像媽媽的話題,

學術界至今並沒有達成一致。

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從統計學指導的實驗看來,長相是隨機的;

從遺傳學的動物實驗看來,對於部分基因,來自父親基因的表達相對母親的佔優勢,所以孩子更傾向于像爸爸。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母親會強調孩子像父親,以此來獲得男性對於孩子的照顧。

全家共用一張臉的豌豆全家福

豆Sir有一個令人羡慕的特異功能,

就是可以同時解開爸媽手機的人臉識別鎖。

但其實,豆Sir很羡慕其他小朋友:

可以長得像爸爸,或者像媽媽,

或者一會兒像爸爸,一會兒像媽媽……

那該多有趣呢?

本文作者:傅曉娜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在讀博士生

課題研究方向為遺傳性神經肌肉病,關注罕見病、遺傳諮詢。

想獲得更多有趣的遺傳學知識?《漫畫遺傳學》,讓你在好玩的漫畫中暢學看似高冷的遺傳學知識!

本書按時間順序講述了遺傳學歷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以及科學發現故事——從孟德爾種豌豆開始經典遺傳學,到DNA的發現,再到近年火爆的基因編輯技術和席捲全球的精准醫療計畫,將基因知識、遺傳學等看似高冷的內容,通過好玩有趣的漫畫形式呈現給讀者。

參考資料:

Christenfeld NJ, Hill EA. Whose baby are you? Nature. 1995;378:669.

Brédart S, French RM. Do Babies Resemble Their Fathers More Than Their Mothers A Failure to Replicate Christenfeld and Hill (1995)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999;20:129-135.

Bressan P, Grassi M. Parental resemblance in 1-year-olds and the Gaussian curv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4;25:133-41.

Crowley JJ, Zhabotynsky V, Sun W, Huang S, Pakatci IK, Kim Y, et al. Analyses of allel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in highly divergent mouse crosses identifies pervasive allelic imbalance. Nature genetics. 2015;47:353-60.

McLain DK, Setters D, Moulton MP, Pratt AE. Ascription of resemblance of newborns by parents and nonrelatives. 2000;21:11-13

Alvergne A, Faurie C, Raymond M. Differential facial resemblance of young children to their parents: who do children look like mor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7;28:135-44.

照片匹配實驗[1]

最終的實驗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1]:

根據孩子1歲時的照片,參與者能猜對其中一半孩子的父親;但猜對母親的準確率大大下降。

但根據孩子10歲或20歲的照片,參與者猜對雙親的準確率都不高。

所以,兒童在1歲時的相貌更像爸爸,無論性別。

但後續實驗卻得出了不一致的結果[2, 3]。

在1999和2004年,來自比利時和義大利的科學家

分別重複了照片匹配實驗,並優化了方法。

結果顯示,在某些個體中,

孩子的容貌特徵確實更像爸爸,或像媽媽,

而大多數孩子與父母的類似度並無高下之分。

所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

孩子更像爸爸還是像媽媽,似乎是隨機的。

然而,遺傳學給出了具有傾向性的結論。

連小鼠的長相都隨爹?

實際上,決定我們特徵的分子是蛋白質,

是基因表達的產物,而不是基因本身。

所以,即便我們身上來自父母的基因比例一樣,

如果基因的表達有傾向性,

便會導致我們的特徵也有傾向性。

對此,北卡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動物實驗:

將三種不同品系【遺傳背景】的小鼠兩兩雜交,

在不同雜交所產生的小鼠後代體內測量基因表達;

並量化每一對等位基因中,

來自父親或母親的基因各自表達的比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假設基因表達沒有傾向性時,

這個比例應該是1:1,也就是50%。

然而,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4],

54~60%的基因更傾向于表達自父親的基因。

那麼,整體上孩子的特徵會更像父親,包括長相。

長的不像爹會被淘汰嗎?

在遠古時期,在沒有親子鑒定技術之前,

人們只能確定孕產的女性一定是嬰兒的媽媽,

但是無法知曉哪一位男性是孩子的生父。

如果男性無法通過長相確認與嬰兒的親子關係,

就不會投入精力與母親共同撫養,

那麼,嬰兒能存活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因此,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假設:

進化的壓力使得孩子更像爸爸。

對於原始人類而言,長相隨不隨爹是否決定了

是在篝火邊吃肉,還是在烤架上被吃?(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2000年和2007年發表于《進化與人類行為》

的兩項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5, 6]:

影響父親育兒行為的因素,

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父子關係,或長相的相似。

母親為了保證父親會撫養照顧孩子,

便會強調孩子與父親的相似度高,

即便有時事實並非如此。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難道就是這個操作?

讀到這裡我仿佛感受到了來自童年的欺騙。

綜上,關於孩子更像爸爸還是更像媽媽的話題,

學術界至今並沒有達成一致。

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給出了不同的說法:

從統計學指導的實驗看來,長相是隨機的;

從遺傳學的動物實驗看來,對於部分基因,來自父親基因的表達相對母親的佔優勢,所以孩子更傾向于像爸爸。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母親會強調孩子像父親,以此來獲得男性對於孩子的照顧。

全家共用一張臉的豌豆全家福

豆Sir有一個令人羡慕的特異功能,

就是可以同時解開爸媽手機的人臉識別鎖。

但其實,豆Sir很羡慕其他小朋友:

可以長得像爸爸,或者像媽媽,

或者一會兒像爸爸,一會兒像媽媽……

那該多有趣呢?

本文作者:傅曉娜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在讀博士生

課題研究方向為遺傳性神經肌肉病,關注罕見病、遺傳諮詢。

想獲得更多有趣的遺傳學知識?《漫畫遺傳學》,讓你在好玩的漫畫中暢學看似高冷的遺傳學知識!

本書按時間順序講述了遺傳學歷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以及科學發現故事——從孟德爾種豌豆開始經典遺傳學,到DNA的發現,再到近年火爆的基因編輯技術和席捲全球的精准醫療計畫,將基因知識、遺傳學等看似高冷的內容,通過好玩有趣的漫畫形式呈現給讀者。

參考資料:

Christenfeld NJ, Hill EA. Whose baby are you? Nature. 1995;378:669.

Brédart S, French RM. Do Babies Resemble Their Fathers More Than Their Mothers A Failure to Replicate Christenfeld and Hill (1995)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999;20:129-135.

Bressan P, Grassi M. Parental resemblance in 1-year-olds and the Gaussian curv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4;25:133-41.

Crowley JJ, Zhabotynsky V, Sun W, Huang S, Pakatci IK, Kim Y, et al. Analyses of allel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in highly divergent mouse crosses identifies pervasive allelic imbalance. Nature genetics. 2015;47:353-60.

McLain DK, Setters D, Moulton MP, Pratt AE. Ascription of resemblance of newborns by parents and nonrelatives. 2000;21:11-13

Alvergne A, Faurie C, Raymond M. Differential facial resemblance of young children to their parents: who do children look like mor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7;28:135-4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