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中鐵:管理會計助力轉型升級

2017年12月15日, CGMA全球管理會計2017年度中國大獎暨CFO高峰論壇于上海圓滿舉辦, 各位財界領袖與中外學界專家出席盛會, 分享洞察, 共同探討數位化時代下的管理會計和未來財務。 財資一家將連載部分嘉賓演講乾貨, 請持續關注。

文/董興榮 姚順意

來源/《財資中國|財富風尚》雜誌2018年1月刊

中國中鐵在管理會計方面用到及正在建設的工具方法大致有這樣幾個:

第一, 全面預算管理。 按照“分層級、分業態、全流程”的設計思路, 構建了一套“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 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 以業務為基礎, 從業務到財務”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以工程項目預算管理為核心, 以業務預算為基礎和重點, 從業務到財務, 業態預算與公司法人預算有效銜接”, 體現了“戰略、計畫、預算”緊密銜接的聯動機制。

第二, 精益成本管理。 建築施工企業的管理物件是工程項目, 成本管控物件各具特點,

成本管控難度較大。 有效管控工程項目成本是建築施工企業生存發展的立身之本。 中國中鐵很早就引入精益成本管理理念, 專門開發了工程項目成本執行資訊系統, 推動開展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

第三, 科學績效考評。 設計了一套體系健全、內容綜合、特點各異的立體式、全覆蓋績效評價體系, 並根據管控重點, 差異化推行。 中國中鐵根據主營業態的不同, 將二級單位劃分類別, 分別進行業績考核。 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設計遵循了以下原則:

通用性原則。 二級單位的業績考核指標由“安全生產、發展規模、運行品質、成本控制、風險管控、專項管理”六大類指標組成。

個性化原則。 在通用性原則基礎上, 針對不同主營業態的二級單位,

分別設置與主營業態相對應的個性化業績考核指標。

差異化原則。 基於不同主營業態二級單位的特點, 設置與其發展定位最為直接相關的業績考核指標及分值權重。

定性與定量業績考核指標相結合原則。 定性業績考核指標與定量業績考核指標相結合, 以定量業績考核指標為主。

第四, 構建財務共用。 中國中鐵構建財務共用的理念和原則包括:

頂層設計先行, 建立頂層設計方案, 體現戰略性、全域性、系統性和基礎性;

先進適用經濟, 對照國際標準, 緊密結合中鐵實際, 衡量投入產出比;

整合既有資源, 實現既有財務管理系統的改造、整合及與共用中心的集成;

系統開發共用, 與業務系統對接, 避免資訊孤島,

實現各資訊管理系統一體化;

循序快速推進, 試點先行, 以點帶面, 先難後易, 逐步覆蓋全級次、多業態;

平臺建設與企業管理良性互動, 更新理念、管理和模式, 領導重視, 全員參與。

目前中國中鐵的共用平臺已經形成了業財一體化的財務管理生態圈, 涵蓋成本管理、商旅採購、資金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物資管理、機械管理、網報、稅務管理、財務監察九大系統。

中國中鐵財務共用中心構建是從頂層設計、以二級公司為主進行佈局的。 在整個現代互聯資訊化的大時代下, 下一步的共用中心將向全國性、全球性發展。

關注財資一家頭條號, 獲取更多公司金融、資金管理、現金管理、支付結算、企業理財、風險管理、資產管理、企業財富管理等方面的原創乾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