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山博物館開館在即!這些精彩展覽你可千萬別錯過

近來有不少網友留言問

南山博物館什麼時候開館?

小編可要很高興地告訴大家:

南山博物館

1月31日盛大開館

同時有很多精彩展覽

展覽1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

1981年,辛酉年(雞年)特種郵票(本票雞)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壁畫群

《哪吒鬧海》動畫片節選

展覽2

明清外銷瓷回歸巡迴展,首展於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第二站是在“一帶一路”北京高峰論壇,歸來瓷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再次引發轟動,觀者如潮;現在,歸來瓷又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今天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南山。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章節,從全球化商品、歐洲的迷戀、歐洲餐飲革命和文化大循環的角度為您展現絲路瓷器的歷史與輝煌。

《歸來·絲路瓷典》

展覽地點:南山博物館2F 2號專題展覽

主辦單位: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絲綢之路

陶瓷之路

隋唐以來,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日臻進步成熟,海上航線開闢和海運便捷,將大量中國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輸出海外,遠銷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並轉運擴散到地中海沿岸。這條連接東亞、西亞、地中海世界貿易的海上交通要道,歷史上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歷史縱深的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輸送交流的途徑。而我們的故事也將從這條絲路開始說起。

海上絲綢之路

1.

全球化商品

為什麼說“中國瓷器充當了人類貿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自西元 7 世紀,瓷器就成為國際性貿易產品,但當時絲、棉紡織類的交易數量或影響力都更高。

可絲綢、香料、茶葉,都是單向旅程:自東而西,隨消費使用而消失。美國歷史學家羅伯特·芬雷說:“只有瓷器,不僅歷時長在,還在文化相互影響上發揮了核心作用。”也就是說,瓷器不僅因堅實而長久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項規模最為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

致富之路起航

圖片說明:葡萄牙建造於 1512 年的克拉克級聖卡塔琳娜號帆船。

英、荷東印度公司

Logo

諸神之宴

油畫

2.

歐洲的迷戀

唐代時,中國瓷器就外銷紅海、埃及,並對當地釉陶產生影響。那麼,中國瓷器何時抵達的歐洲?

多數歐洲人16世紀末才知道中國瓷器——不滲透、潔白光滑、實用的美,相對水晶及銀器的低價,令中國瓷器現身即獲深愛,譽稱"白色的金子"。

17世紀晚期及18世紀,中國瓷器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上流社會,有專為陳列中國瓷器而修建的瓷器室,為大件瓷器設計木制器座;中等人家,將盤、碟瓷器作為牆飾;殷實家庭,用專櫃擺放。壁爐上擺一對中國瓷瓶,至今仍流行。

青花山水樓閣圖盤

蓋涅雷斯·方特希爾瓶

龍騎兵瓶

粉彩紋章瓷

3.

歐洲餐飲革命

實際上,18 世紀以前,歐洲人並不用套裝餐具。由於沒有像樣的餐具,在18世紀以前,歐洲人的飲食文化和餐桌禮儀,相對“野蠻”。隨著中國瓷器的進口及數量越來越多,歐洲形成了全新的飲食方式,並於17世紀末達到頂峰,產生了所謂的“飲食革命”。

進入18世紀,歐洲上流社會飲食開始成為一種社交活動,尤其是套裝餐具的出現,包括整套造型和圖案統一的餐具,可能還配上諸如燭臺、牛油碟和上菜盤等附件,使餐桌禮儀變得繁瑣。套裝餐具在陶瓷生產中出現較晚,但通過從中國進口套裝餐具,改變了歐洲餐桌的景觀,也改變了歐洲人的用餐方式。

凱薩琳公主 1638-1750 (左一)

查理二世 1630-1685(左二)

圖片說明: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的女兒凱薩琳公主與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結婚。

礬紅描金卉紋帶蓋盆

廣彩開光闔家歡

人物圖餐具

廣彩開光卉紋杯碟

4.

文化大循環

文化大循環,是指一種跨文化交流現象。以中國陶瓷為例:元明清三代瓷器上的卷草牡丹花,是阿拉伯地區卷草番蓮花的圖案改造,中國陶工把改造的圖飾用於作品,又經由商貿,把受到影響的中國紋飾版本,遠傳半個世界,歸返阿拉伯,再被當地藝匠模仿,他們不知這曾帶給異國同行靈感且效仿中的圖案,實際源于先祖。

這就是“文化大循環”:反復地聯結、併合、再聯結、再併合。

青花開光八寶花卉紋盤

青花礬紅人物故事盤

天下之器

上下五千年,如中國外銷瓷般,能成為世界性多民族、多宗教、多習俗、多文化共同參與創造的載體,舉世罕有。

縱貫 12個世紀,橫跨歐亞兩大洲,梯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萬國千邦的中國外銷瓷,雄辯地證明著習近平主席對絲路文明的高度概括,印證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法國塞夫勒窯

德國邁森窯

陶瓷本無聲,歸來陶瓷展讓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這裡的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訴說主人公的故事。穿越時空,我們仿佛聽到這一件件陶瓷,以無言之語,訴說著那些感人的故事。

展覽3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

1981年,辛酉年(雞年)特種郵票(本票雞)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壁畫群

《哪吒鬧海》動畫片節選

展覽2

明清外銷瓷回歸巡迴展,首展於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第二站是在“一帶一路”北京高峰論壇,歸來瓷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再次引發轟動,觀者如潮;現在,歸來瓷又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今天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南山。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章節,從全球化商品、歐洲的迷戀、歐洲餐飲革命和文化大循環的角度為您展現絲路瓷器的歷史與輝煌。

《歸來·絲路瓷典》

展覽地點:南山博物館2F 2號專題展覽

主辦單位: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絲綢之路

陶瓷之路

隋唐以來,中國造船和航海技術日臻進步成熟,海上航線開闢和海運便捷,將大量中國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輸出海外,遠銷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並轉運擴散到地中海沿岸。這條連接東亞、西亞、地中海世界貿易的海上交通要道,歷史上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歷史縱深的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輸送交流的途徑。而我們的故事也將從這條絲路開始說起。

海上絲綢之路

1.

全球化商品

為什麼說“中國瓷器充當了人類貿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

自西元 7 世紀,瓷器就成為國際性貿易產品,但當時絲、棉紡織類的交易數量或影響力都更高。

可絲綢、香料、茶葉,都是單向旅程:自東而西,隨消費使用而消失。美國歷史學家羅伯特·芬雷說:“只有瓷器,不僅歷時長在,還在文化相互影響上發揮了核心作用。”也就是說,瓷器不僅因堅實而長久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項規模最為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

致富之路起航

圖片說明:葡萄牙建造於 1512 年的克拉克級聖卡塔琳娜號帆船。

英、荷東印度公司

Logo

諸神之宴

油畫

2.

歐洲的迷戀

唐代時,中國瓷器就外銷紅海、埃及,並對當地釉陶產生影響。那麼,中國瓷器何時抵達的歐洲?

多數歐洲人16世紀末才知道中國瓷器——不滲透、潔白光滑、實用的美,相對水晶及銀器的低價,令中國瓷器現身即獲深愛,譽稱"白色的金子"。

17世紀晚期及18世紀,中國瓷器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上流社會,有專為陳列中國瓷器而修建的瓷器室,為大件瓷器設計木制器座;中等人家,將盤、碟瓷器作為牆飾;殷實家庭,用專櫃擺放。壁爐上擺一對中國瓷瓶,至今仍流行。

青花山水樓閣圖盤

蓋涅雷斯·方特希爾瓶

龍騎兵瓶

粉彩紋章瓷

3.

歐洲餐飲革命

實際上,18 世紀以前,歐洲人並不用套裝餐具。由於沒有像樣的餐具,在18世紀以前,歐洲人的飲食文化和餐桌禮儀,相對“野蠻”。隨著中國瓷器的進口及數量越來越多,歐洲形成了全新的飲食方式,並於17世紀末達到頂峰,產生了所謂的“飲食革命”。

進入18世紀,歐洲上流社會飲食開始成為一種社交活動,尤其是套裝餐具的出現,包括整套造型和圖案統一的餐具,可能還配上諸如燭臺、牛油碟和上菜盤等附件,使餐桌禮儀變得繁瑣。套裝餐具在陶瓷生產中出現較晚,但通過從中國進口套裝餐具,改變了歐洲餐桌的景觀,也改變了歐洲人的用餐方式。

凱薩琳公主 1638-1750 (左一)

查理二世 1630-1685(左二)

圖片說明: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的女兒凱薩琳公主與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結婚。

礬紅描金卉紋帶蓋盆

廣彩開光闔家歡

人物圖餐具

廣彩開光卉紋杯碟

4.

文化大循環

文化大循環,是指一種跨文化交流現象。以中國陶瓷為例:元明清三代瓷器上的卷草牡丹花,是阿拉伯地區卷草番蓮花的圖案改造,中國陶工把改造的圖飾用於作品,又經由商貿,把受到影響的中國紋飾版本,遠傳半個世界,歸返阿拉伯,再被當地藝匠模仿,他們不知這曾帶給異國同行靈感且效仿中的圖案,實際源于先祖。

這就是“文化大循環”:反復地聯結、併合、再聯結、再併合。

青花開光八寶花卉紋盤

青花礬紅人物故事盤

天下之器

上下五千年,如中國外銷瓷般,能成為世界性多民族、多宗教、多習俗、多文化共同參與創造的載體,舉世罕有。

縱貫 12個世紀,橫跨歐亞兩大洲,梯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萬國千邦的中國外銷瓷,雄辯地證明著習近平主席對絲路文明的高度概括,印證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法國塞夫勒窯

德國邁森窯

陶瓷本無聲,歸來陶瓷展讓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這裡的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訴說主人公的故事。穿越時空,我們仿佛聽到這一件件陶瓷,以無言之語,訴說著那些感人的故事。

展覽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