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短短28字的小詩,便營造了一個朦朧與神秘的境界,令人如入仙境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縣西南, 源出桃花山。 唐朝詩人張旭的《桃花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來詠桃花溪的秀美景色, 抒寫了一種嚮往世外桃源, 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全詩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礬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溪

飛橋:高橋。

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盡日:整天, 整日。

在落英繽紛的桃花溪上, 透過雲煙望去, 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 忽隱忽現, 似有似無, 恍若在虛空裡飛騰。 詩人佇立在石礬的西畔, 向船上的漁夫打聽。 桃花終日隨著春水漂流不盡,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呢?

桃花溪

這首借陶潛《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 詩由遠外落筆, 寫山谷深幽, 迷離恍惚, 隔煙朦朧, 其境若仙。

“隱隱飛橋隔野煙”, 起筆寫遠景:深山野谷, 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 那橫跨在山溪之上的小橋, 若隱若現, 似有似無, 恍若仙境一般。

“石磯西畔問漁船”, 一個“問”字, 奇妙無窮, 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 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 恍惚間, 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 那“問”字便脫口而出。

桃花溪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是問訊漁人的話:但見一片片桃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不斷漂出,

卻不知那世外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呢?這句問訊漁人的話, 深深表達出詩人嚮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 然而桃花源本是虛構的, 詩人當然也知道漁人無可奉答, 他是明知故問, 這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 詩到此戛然止筆, 而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 更是趣在墨外。

詩的構思婉曲, 意境若畫, 有景有情, 趣味深遠。 蘅塘退士批註:“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 ”這話不無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