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張立群:從“有沒有”到“好不好”,中國經濟進入高品質增長階段

過去一年, 我國經濟在深化供給側結構的同時, 繼續保持著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在發展方向由高速度向高品質轉變的關鍵時刻奠定了根本基礎。

可以說, 2017年是中國經濟取得重大轉折性成就的一年。

展望2018年, 中國經濟正在被關注。

1月20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為國研·斯坦福500強企業領袖班授課時指出, 中國經濟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平臺, 結束了經濟增速的下行, 轉為一種平穩增長的新特徵。

在張立群看來, 新的增長平臺有一些表現。 一是月度的工業增長率的增長趨勢, 從2016年4月份之後, 月度工業增長率沒有低過6%, 2017年全年的工業增長率是6.5%, 12月份為6.2%, 可以看到工業增長企穩的特徵已經表現出來。 二是GDP的增長率, 季度的GDP的增長率從2015年的第三季度到2017年的第四季度, 連續十個季度在6.7%至6.9%的區間內運行, 波動很微小,

這也表明增長的穩定性是比較明顯的。

“中國經濟在2010年之後經歷了一個6年左右的增速換擋, 這個增速換擋的基本特點就是增長率不斷地下降, 從2010年的10.6%降低到2016年的6.7%。 2017年發生了一個轉折性的變化, 經濟增速下行結束, 開始轉為一種平穩增長的新特徵。 ”張立群說。

“我們現在從‘有沒有’的時代開始進入‘好不好’的時代, 中國的發展重點是要解決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提高的問題, 產品和服務品質提高就要求工作和生產的水準提高, 工作和生產的水準提高就要求人的綜合素質提高, 人的綜合素質提高就要求整個制度的規範性提高。 ”張立群說。

據悉, 國研·斯坦福“中國企業新領袖培養計畫”,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 聯合美國斯坦福大學共同推出,

致力於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領導者。 計畫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14年, 共培養了800余名優秀的企業家, 培養造就了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企業新領袖。

采寫:本刊記者 張利娟

責編:張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