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OK!文化|逢出書必拿獎的英國新銳女作家,讓你從女性角度出發看這個世界!

逢出書必拿獎的英國新銳女作家

打從16年前發行處女作至今, 英國女作家紮迪·史密斯一直是英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寵愛的心頭肉,

幾乎每部作品都能獲得權威獎項的認可。 今年1月中旬, 紮迪再度憑藉最新小說《搖擺時光》殺入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決選結果將於3月16日揭曉。

“有時我對自己寫的東西很驚訝, 因為我從未想過我會寫政治題材, 但我確實寫了不少。 或許這些寫作是拿這個時代做的一場試驗吧。 ”

每年最後一個季度至次年第一個季度, 影壇總有熱熱鬧鬧的頒獎季如期上演, 而其實文壇也會鄭重其事召開“表彰大會”, 同樣用來肯定和鼓勵那些在過去一年中成績斐然的人。 今年1月,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就對外公佈了2016年度入圍名單, 包括自傳、傳記、小說、非虛構、詩歌、評論6大類的共計30本好書獲得提名, 最終獲獎者將于3月16日揭開面紗。

在得到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評委會青睞的一眾書籍及其作者中, OK!特別注意到了41歲的英國女作家紮迪·史密斯(Zadie Smith), 此次她攜新作《搖擺時光》(Swing Time)進入小說類書單決選, 將與其他4位優秀同行展開“較量”。 而就在1月初, 被認為是歷屆美國總統中最愛讀書的奧巴馬(Obama)正式卸任前, 曾專門邀請他敬慕的5位小說家共進午餐, 其中之一就是紮迪, 足見她在當今文壇的受重視程度。 事實上, 早在2006年, 紮迪就曾是由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百位名人”中唯一上榜的英國人, 直到現在, 《時代週刊》仍對她青眼有加,

在他們公佈的“2016年度十佳小說榜單”裡, 《搖擺時光》赫然在列。

《搖擺時光》是紮迪的第5部小說, 於2016年11月15日由企鵝出版社發行, 講述了兩個倫敦西北部的混血女孩(爸爸和媽媽一個是黑人、一個是白人), 從童年時的親密好友發展為成年後的互相背叛的故事,

被視為是帶有半自傳色彩的作品, 而這自然與紮迪本人的出身背景有關。

1975年10月27日, 紮迪出生於倫敦西北地方的威勒斯頓鎮, 爸爸是一名英國白人攝影師, 媽媽則是移民到英國的牙買加裔黑人心理醫師。 據說紮迪小時候曾夢想當個舞蹈家, 不過在成為作家後接受採訪時她否認了這種傳言,稱自己雖私下愛唱愛跳卻不擅表演,“對我有吸引力的往往是我能掌控的東西。我向來更專注於讀書。”

這話不假,紮迪自6歲起開始嘗試寫詩寫小說,中學時全身心浸淫於閱讀,1994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並在此期間遇見了後來成為她丈夫的詩人尼克·賴爾德(Nick Laird),1998年拿到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可以說,少女時期的紮迪如同一尾自在遊弋的小魚般盡情徜徉于小說的海洋,求知若渴地從她喜愛的名家作品中汲取創作技巧。

1997年,紮迪著手構思小說處女作《白牙》(White Teeth),尚在醞釀階段時便已引起英國出版界的注意,甚至出現了幾家出版社競拍其出版權的局面,最終由哈密希·漢密爾頓公司競拍成功。隨後的兩年,紮迪離群索居伏案執筆,2000年《白牙》落成出爐。這部長篇小說圍繞著3個倫敦家庭的悲歡離合故事展開講述,展現了二戰後多種族、多宗教的多種文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的不同生活狀態。紮迪的寫作風格幽默又不失深度,表現出超乎年齡的格局和風範,這使得《白牙》一經推出便反響巨大,不僅斬獲了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英聯邦作家最佳處女獎、英國《衛報》最佳處女作獎等多個重要獎項,更被《時代週刊》列入“自1923年以來最偉大的100本英語小說”名單中。

隨著各種榮譽紛至遝來,紮迪創作的腳步也在有條不紊邁進,而在她的每部小說出版後幾乎都能得到業界關注及獎項褒賞:2002年的《簽名商人》(The Autograph Man)摘得《猶太人季刊》小說類獎項,並直接助她在2003年入選了由英國文學雜誌《Granta》10年才評選一次的“英國20位最佳青年作家”行列;2003年的《論美》(On Beauty)獲得布克獎提名(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還斬獲了百利女性小說獎(原名橘子小說獎)的最佳小說獎,當她登臺領獎時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稱自己“簡直要窒息了”;而2012年的《西北》(NW)同樣好評如潮,被美國《紐約時報》選為當年的十佳圖書之一。

儘管自打紮迪進軍文壇以來,圍繞著她的讚美之聲就一浪高過一浪,但她本人始終清醒自持。當《白牙》被評論家譽為“當代英國多元文化的代言書”,她也隨之成為人們眼中的“種族”“年輕”“女性”代言人時,她自己卻稱這部作品不過是出自少年老成、故作姿態的人之手,她說:“書中一些片斷如雜草叢生,不堪一讀。我懷著寫一本巨著的巨大野心,但是我不認為它就是那本巨著。”在紮迪看來,知名度太高無異於一種困擾,她想要過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走到哪兒都被人盯著看。當然,以紮迪的小說寫一部火一部的架勢,不做業內外的矚目焦點是不可能的,這也許就是“成功的代價”。我們惟願她能調整心態輕裝前行,不被外在壓力桎梏靈感源泉,再接再厲為讀者帶來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不過在成為作家後接受採訪時她否認了這種傳言,稱自己雖私下愛唱愛跳卻不擅表演,“對我有吸引力的往往是我能掌控的東西。我向來更專注於讀書。”

這話不假,紮迪自6歲起開始嘗試寫詩寫小說,中學時全身心浸淫於閱讀,1994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並在此期間遇見了後來成為她丈夫的詩人尼克·賴爾德(Nick Laird),1998年拿到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可以說,少女時期的紮迪如同一尾自在遊弋的小魚般盡情徜徉于小說的海洋,求知若渴地從她喜愛的名家作品中汲取創作技巧。

1997年,紮迪著手構思小說處女作《白牙》(White Teeth),尚在醞釀階段時便已引起英國出版界的注意,甚至出現了幾家出版社競拍其出版權的局面,最終由哈密希·漢密爾頓公司競拍成功。隨後的兩年,紮迪離群索居伏案執筆,2000年《白牙》落成出爐。這部長篇小說圍繞著3個倫敦家庭的悲歡離合故事展開講述,展現了二戰後多種族、多宗教的多種文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的不同生活狀態。紮迪的寫作風格幽默又不失深度,表現出超乎年齡的格局和風範,這使得《白牙》一經推出便反響巨大,不僅斬獲了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英聯邦作家最佳處女獎、英國《衛報》最佳處女作獎等多個重要獎項,更被《時代週刊》列入“自1923年以來最偉大的100本英語小說”名單中。

隨著各種榮譽紛至遝來,紮迪創作的腳步也在有條不紊邁進,而在她的每部小說出版後幾乎都能得到業界關注及獎項褒賞:2002年的《簽名商人》(The Autograph Man)摘得《猶太人季刊》小說類獎項,並直接助她在2003年入選了由英國文學雜誌《Granta》10年才評選一次的“英國20位最佳青年作家”行列;2003年的《論美》(On Beauty)獲得布克獎提名(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還斬獲了百利女性小說獎(原名橘子小說獎)的最佳小說獎,當她登臺領獎時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稱自己“簡直要窒息了”;而2012年的《西北》(NW)同樣好評如潮,被美國《紐約時報》選為當年的十佳圖書之一。

儘管自打紮迪進軍文壇以來,圍繞著她的讚美之聲就一浪高過一浪,但她本人始終清醒自持。當《白牙》被評論家譽為“當代英國多元文化的代言書”,她也隨之成為人們眼中的“種族”“年輕”“女性”代言人時,她自己卻稱這部作品不過是出自少年老成、故作姿態的人之手,她說:“書中一些片斷如雜草叢生,不堪一讀。我懷著寫一本巨著的巨大野心,但是我不認為它就是那本巨著。”在紮迪看來,知名度太高無異於一種困擾,她想要過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走到哪兒都被人盯著看。當然,以紮迪的小說寫一部火一部的架勢,不做業內外的矚目焦點是不可能的,這也許就是“成功的代價”。我們惟願她能調整心態輕裝前行,不被外在壓力桎梏靈感源泉,再接再厲為讀者帶來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