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中美“貿易戰”會結什麼果?

——基於中美貿易達1.87萬億人民幣 美逆差近4000億美元的經貿攻防大戰

【核心提示】: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至今十年了, 美元引發了人類第一次全球性金融海嘯。 若要講十年來全球貨幣的根源性變化, 那就是占全球61%市場份額的第一大美元的變化最詭異:在“讓美國再次偉大”治下的特朗普新政給美元賦予了:比以往如何時期都更任性、更生猛、更霸權、更具貨幣本能與全球市場交換權的契約——裂變全球化有高度、具深度、更廣度的貨幣通吃自由屬性。 特朗普將“鴿派”著稱、已成功履新4年的耶倫換上鮑威爾(Jerome Powell),

就是要為掌控、實施“美國再次偉大”——握住美元“核心”則更具“商業攻擊”利益而鋪平了道路。 接下來, 就等2月鮑威爾上位之後, 向著特朗普既定目標進發了……囿中美貿易40多年美國一直逆差, 40多年來美國沒有順差過一年, 特朗普下決心要改變、“讓美國再次偉大”!

1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佈的年度報告, 這就是特朗普發起最大貿易逆差國對中國“貿易戰”的集結號, 由其實策內容明顯超歷屆美國政府鷹派, 顯然美國是從未放鬆遏制中國“不公平貿易”的企圖和國策。 由於特朗普近期內即將針對多個中美經貿議題密集做出裁定, 在中國農曆春節前後將是特朗普決定發動貿易戰多大、多廣、多大量級的重要時期。

在過去的2017年, 則是近半個世紀有記錄以來中美貿易逆差最高的一年, 刷新了2015年2610億美元的前歷史新高。 據美國資料顯示, 2015年對華貿易逆差為3670億美元, 2017年美方統計為:截止2017年前11月, 美國統計的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就達到了2016年全年的3470億美元高峰, 預計2017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將超過3800億美元再創歷史記錄。

據中國海關總署2018年1月12日證實:

2017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同比增長13%, 達1.87萬億人民幣。 估計中國貿易順差美國近4000億美元之巨。

中美貿易40多年, 美方一直、長期逆差, 不打“貿易戰”中美誰能解決?

2018年11月30日, 特朗普政府公開表示, 美國政府已向WTO組織遞交正式檔:拒絕承認中國具有市場經濟地位。 這是中美建交40未有過。 這意味著在未來面臨反傾銷訴訟時, 中國還將繼續遭受非市場經濟“不公平待遇”, 計算反傾銷稅時採用所謂符合自由市場經濟地位的協力廠商國家資料進行定價, 而不是以中國本土的生產成本和價格核算;12月6日, 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 將向原產自中國的越南鋼鐵產品加征高額關稅,

成為美國第一次無視原材料在第三國再加工的過程, 直接根據原材料產地來源徵收懲罰性關稅, 恐將打開令貿易戰激化的“潘朵拉魔盒”, 最終裁定結果將於今年2月16日公佈;12月18日, 特朗普發佈任內首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視中俄為最大對手, 對中國內政和外交政策有多處批評, 把中國稱作美國利益的競爭者。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故意歪曲中方戰略意圖, 摒棄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等過時觀念。 2018年, 成中美貿易40載的決戰之年……特朗普對華貿易制裁的理由, 是中美之間日漸擴大的貿易順差。 截止2017年前11月, 美國統計的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就達到了2016年全年的3470億美元, 預計2017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將達3800億美元。
長期40載以來, 一是主張美國放開高科技, 中國就會取得貿易平衡。 但沒有一個國家將自己的高精尖的科技放開過;另一種是一直將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歸結為人民幣幣值低估, 鼓吹“只要人民幣不斷升值, 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才會就會消失”;但中美貿易中國優勢凸現這是40年不爭的事實。 而到2018年, 中美貿易、美國逆差堆積了40年的中美關係的恩恩怨怨, 就是2018年不爆發, 但總要有一天象火山噴發那樣不可阻擋……

(A)

到2018年1月20日, 特朗普上任一年整。 特朗普已經系列、系統、全面改天換地的變更了美國過往、前行的國策方向……2017年的耶誕節前夜,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世紀1.4萬億美元大減稅方案, 進入2018年實施階段, 致美元成為全球驚濤駭浪的尖端。 而全球四家主要央行聚會承諾,他們在逐步退出金融危機期間實施的龐大貨幣刺激(QE)舉措時,將繼續就未來政策行動公開對投資者給出指引。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向金融市場注入約15萬億美元,如今他們正試以圖擺脫寬鬆貨幣政策,同時不引起動盪。這4大貨幣央行總裁在歐洲央行舉辦的溝通會議上表示,溝通對此非常重要不可缺。這就是所謂的通過央行官員講話做出的前瞻性指引,官員們基本都會對未來行動小心翼翼地給出警示。

2017年已經到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諸如“否定給市場經濟地位國”政策,令人擔心這是美中即將爆發貿易戰的前奏。11月28日,在沒有任何美國企業提出訴訟申請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通用鋁合金板發起“自啟動”調查。這是26年來的第一次。11月30日,特朗普政府首次公開就中國尋求世貿組織認可其市場經濟地位表明反對態度。12月18日,特朗普在公佈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中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指責北京實行目的在於削弱美國的經濟侵略戰略。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8月開始,積極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進行反補貼、反傾銷(“雙反”)調查,調查範圍涉及廣泛,從硬木膠合板、工具箱,到塑膠裝飾品等。特朗普政府“雙反”調查的案例與奧巴馬政府去年的案例相比,激增60%以上。美國參眾兩院也提針對中國的法律出籠了合法法案,限制外國資本對美國技術公司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此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2月2日的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2017年9月的1.89%降至10月的1.46%,為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排在美元第1、歐元第2、英鎊第3、日元第4、瑞士法郎第5、加元之後,澳元之前。中國對人民幣獲得全球認可的希望遭遇挫折,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降至逾三年半以來最低水準。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9月份的1.85%下降到10月的1.46%,為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12月1日,美部國際事務副部長大衛·瑪律帕斯前一天向美國媒體說,美中全面經濟對話處於“停滯”狀態,目前沒有重啟商談的計畫。這是對特朗普之前訪華的一種態度說明,也是目前白宮在經貿關係上採取日益對抗的態度,包括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是對40多年的中美貿易和投資、向中方“打了一黑槍”。

接下來的2018年,是美元縮表、加息、大減稅“三核擊”疊加的歷史不曾年代,美元是全球軸心貨幣,每一天美元在全球交易、流通達3.6萬億之巨。再加上美國為全球第一大黃金儲備國,黃金占美國外匯儲備的74%(截至2017年2月,全球黃金儲備計33259.2公噸,其中美國黃金儲備為8133.5公噸);美元占全球貨幣市場份額的61%;美元12月再第5次加息,那麼美元基準利率已達1.5%,屆時美元將在全球各國開始收索發力,全球各國貨幣都會對美元進入加息週期而上下起伏、波瀾洶湧……

(B)

美元縮表計畫 自2017年10月開始正式啟動,其進度如下:2017年Q4國債縮減180億美元,MBS縮減120億美元。2018年國債縮減2520億美元,MBS縮減1680億美元,合計42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4.1萬億美元。2019年國債縮減3600億美元,MBS縮減2400億美元,合計60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3.5萬億美元。2020年國債縮減3600億美元,MBS縮減2400億美元,合計60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2.9萬億美元,如減持至2021年底,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縮減至約2.3萬億美元。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美元總共縮表約7萬億美元、少花美元,這是對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大頂級考驗。

特朗普政府新稅改:減少1.5萬億美元收入。

美國債務 截至2016年9月30日,美國政府持有的資產約為3.5萬億美元,實際負債為22.8萬億美元。

美元減稅、縮表、加息就是全球展開的一場全球性“溫水煮青蛙”,等到全球大環境感知到“水燙”之時,那麼青蛙就是想逃、也無處、無力可逃了……

自從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後,全球各國已經進行了十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顧問兼研究主管申鉉松在歐洲央行會議上表示,這樣的不可靠不儘然全是不好的。太多的“可預測性和漸進性”可能導致投資者承擔太多的風險。申鉉松進一步表示“如果市場把可預測性和漸進性視為一種不會停止支持的承諾,同時擴大杠杆操作並承擔風險的話,那麼可預測性和漸進性或許並不算是美德”。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則表示,避免誤解的最佳作法是讓訊息保持簡單。“簡單點應該比較好,”他表示。“那是最好的作法”。日元已經延續30年全球成本最低、零利率已經成慣例常態,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貨幣。

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強調與普通大眾、而不僅僅是金融投資者溝通的重要性。“我們首先要與我們服務的物件溝通,”卡尼說。“30萬人會看金融時報,英國Facebook用戶則達到3000萬人”。

鮑威爾將在2月接替葉倫登上美聯儲主席大位,這股內部風潮卻在他就任前一個月掀起,將對他初期領導能力構成考驗,此一局勢也可能導致美聯儲改寫其如何達成通脹低而穩職責的劇本。有種種跡象表明,新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特朗普談話4人後選定的人選,那麼鮑威爾在美元實施、美國經貿方向一定要與特朗普保持通向,很有可能選擇圍繞特朗普的國策讓美元發出“特朗普之聲”……

美元的走向——加息、發行、減稅,關係到這個國家、乃至全球貨幣一切的穩定與健康,需要美元管理者有陽光化幣其它貨幣更深的定力和策略與方向。

(C)

2018年中美“貿易戰”核心是這場“貨幣戰”:美國特朗普政府稅改世紀大減稅、縮表、加息等,符合“生著更美好,活著成本更低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人類發展壯大的理念。而2018年是開啟中美“貿易戰”之年嗎?

(1)、美元新局勢

美國超級大減稅,輔以縮表、加息,就是給“特朗普時代”如虎添翼。減稅,就是減少美國政府的收入;縮表,就是縮小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簡而言之地說,就是減少美元發行量、將原來放出來的美元收回去。特朗普政府2月分就開始實施“史前”減稅稅改方案主要是:(1)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5%減為15%;(2)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9.6%減為35%,並將徵稅級差從7檔減為3檔,即35%、25%和 10%;(3)個稅起征點,夫妻合併申報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從12700美元升至24000 美元(轉化成人民幣,意味著夫妻收入合計低於16.8萬不用繳個稅);(4)新稅改方案還將廢除遺產稅、奧巴馬醫保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特朗普這次世紀大減稅1.4萬億美元,相當於近10萬億人民幣,是2015年中國國家一年財政總收入之和。

根據2018年1月5日美國商務部公佈:2017年11月美國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環比增擴3.2%,增至505億美元,高於預期值499億美元,2017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規模是美國史上最大。11月,美國進出口規模均刷新最高紀錄,進口增長2.5%至2507億美元,出口增長2.3%至2002億美元。其中進口商品規模565億美元,刷新最高紀錄,進口消費類商品524億美元,創2015年3月來新高。11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環比增擴0.6%達354億美元,其中進出口商品的貿易逆差規模為2015年9月以來最大。而歷史資料顯示:僅對中國經貿就是美國貿易逆差總額的超過一半。美國對中國動用“三十年未見”貿易武器、斷然出手向WTO組織否定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國”。

2017年12月19日淩晨,特朗普發佈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並在演說中指出中國是在貿易、外交和安全等領域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並表示在貿易方面,美國將不會再對侵權行為、欺騙或者經濟侵略視而不見。“我們宣佈美國加入了這場競賽,美國將贏得勝利。”特朗普說。這份《國家安全戰略》發佈前一個月,美國剛剛向WTO提出拒絕承認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是美國的前所未有,這是否意為著美國將向,中國貿易、中國資本“動槍”?

從2018年1月3日,開年螞蟻金服被阻,到前有華為被制裁,而特朗普上任後,大幅加強了對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國安”審查。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批准中國企業螞蟻金服數十億美元收購美國速匯金公司。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向中國資本和企業公開“動刀”了吧!

在過去的2017年,中國企業在美國並購、收購規模暴跌,由2016年為總額603.6億美元,到現在只有僅138.8億美元,降幅高達80%!被美國以“國家安全”叫停的還有:中國紫光集團38億美元入股美國存儲公司西部資料,被叫停;中國泛海27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公司Genworth,正全面審查;阻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半導體企業愛思強;特朗普親自出手,叫停中國私募基金對美國晶片製造的收購。2017年,中興被制裁、鋼鐵被調查,華為兩年更是在美被仲裁40多次!這幾乎都是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民資訊被阻止。

美元全面進入加息週期。而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機至今過去了10年,為了刺激經濟,全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其SDR籃子國際貨幣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大。主要國家QE放出貨幣為:美國,從9000億美元,到4.5萬億,5倍。英國,從1000億英鎊,到4000億,4倍。歐元區,從1200億歐元,到36000億,30倍。中國,2007年末,M2人民幣為47.5萬億,而到2017年6月末突破167.68萬億(見2018年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17年金融統計報告》),十年間翻了4倍多。

(2)、人民幣的新局勢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2017年9月的1.85%降至10月的1.46%,為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排在美元第1、歐元第2、英鎊第3、日元第4、加元之後,澳元之前。中國對人民幣獲得全球認可的希望遭遇挫折,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降至逾三年半以來最低水準。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9月份的1.85%下降到10月的1.46%,為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人民幣現在跌回到全球第七大交易貨幣位置,排在加元之後,澳元之前。2017年末,美元以39.47%排在第1位,其次是歐元(33.98%)、英鎊(7.71%)、日元(2.92%)和瑞士法郎(1.63%)。最新資料顯示歐元份額升幅最大,比前一個月上升1%,而美元份額下降了0.3%。人民幣最好交易成績為占全球市場的1.89%。

2018年及特朗普時代的美元,將比任何時期都更具貨幣“通吃”的蠶食本性。不僅僅是當年薩達姆一意孤行的背著去落荒而逃,今天的布希、奧巴馬們也會帶著它去旅行,巴沙爾·阿薩德更是“奔命”也要帶著它

……若人民幣能夠全球自由流通、自由進出、自由兌換,那麼今日及未來世界就沒有了美元的天下!

對美國來講,不打貿易戰,就等於承認失敗、認慫,中國將會註定改變未來全球商業經濟模式;打貿易戰,就不會等待被打敗、被取而代之,就是打敗了,總還有一個成功的希望。雙方一打貿易戰,對中國來講:敗與勝都會是傷筋動骨、傷失改革開放40年積蓄所有國力——耗盡中國所有的外匯儲備……

據美國戰略與研究中心甘思德說,美中貿易戰一旦開打,風險自然很大,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雙邊貿易和投資的減少以及某些產品的價格增長,美元就必須為美國利益提供保障,這是人民幣近幾年、十幾年都無法企及的先決源頭。他說:“從短期來看,如果美國發動貿易戰,而中國展開報復,這首先影響的就是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也會影響那些貿易供應鏈上的其他國家,導致某些產品的價格上漲,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容易獲得,而且生產途徑改變的話。”甘思德說,貿易戰的支持者認為,如果美國不採取“打貿易戰”措施,任由中國按照目前的經濟政策發展,長期以往,不僅會影響到全球所有發達國家的利益和每一個公司和消費者,也會影響到供應鏈以及以全球市場競爭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由於風險巨大,甘思德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謹慎行事,尤其是要與其他國家協商共進同行。他建議美國利用多種管道迫使中國改善自己的經濟行為,包括確保中國遵守對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對美國的雙邊承諾;在雙邊關係中利用可以適用的條款,比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條款(TPP的其他11個成員國正在就協議的條款進行談判,TPP條款有望在2018年的出臺,甘思德說,美國也有可能再次進入TPP。);美國在必要的時候,利用美國法律、全球貿易規則來確保中國履行義務等等。

(3)、美中“貿易戰”結什麼果?

美國真諦、鋼性最大尖端優勢,唯美元了,占全球貨幣市場61%,全球通吃。這給中國的時間是5年、10年、20年來追趕;一旦人民幣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全球流通、自由使用了,美國還有什麼全球先機?於是乎,美元至今依然有“超天先機”、有核“超殺器”可用。

據外電報導,特朗普政府若打中美“貿易戰”還有更大的美元“超殺器”,比如美元與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展開“對賭戰”;拿起加息、減息剪刀“剪羊毛”,是美元最常規的戰法;索羅斯獨狼“突襲戰”;旁氏貨幣彌天“欺詐戰”;還有“匯率戰”——揮舞“匯率操控”大棒

;美元對人民幣通吃、通吐等等“貨幣核戰”、用美國“201調查”、“301調查”“232調查”、“337調查”等對中國商品課以嚴重關稅等待……可以利用美元占全球貨幣市場61%絕對大市場份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採取鯊魚、鯨吞行動等等。而人民幣目前只佔有全球貨幣市場1.5%左右,不能全球流通、不能國際兌換、不能出手國際市場的障礙等等,人民幣勝算的可能顯著低微……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上,幾乎為為螞蟻行動。美元之戰,令全球各國貨幣金融市場大上大下、翻天覆地、火中取栗。

真正的“貿易戰”其結果就是貨幣戰。

中美“貿易戰”的目標,當然就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的經濟體之戰,就是美元與人民幣之戰。

人民幣目前有全球唯一的優勢:在國內,這就是象萬里長城一樣,人民幣對內則固若金湯,其它任何外幣都無法攻克人民幣的城池,囿人民幣儘管是SDR籃子貨幣,卻是國際市場上無法自由流通、沒有自由兌換、不能自由匯率的貨幣,由此人民幣可以防範所有它幣的攻擊;在國外,正由是全球國際貨幣的唯一,因致也是人民幣的致命:這就是進入國際市場、在G20國家流通、交易也寸步難行。

美元致中美“貿易戰”占盡全球絕無僅有的優勢:美元是一種全球黑道、白道,國家間“通吃”的一種貨幣。“貿易戰”一旦開打,首先是雙邊外匯儲備的消耗戰,接著就是一方外匯儲備(含美元、黃金及其它外匯儲備)吃緊,結果就是占全球貨幣市場份額61%的美元在中國虧空,中國外匯儲備就因“貿易戰”而耗盡,那麼中國就失去了在國際市場的資本能力、話語權……一旦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人民幣有高度集中的統一指揮、有超級“核大戰”集團作戰的先機,有高度立法一致的國家法律支撐,美元就艱難、難於上青天的難下手了。

尾人類世界至今,不是為了主義而爭霸,而是為了“老大”“話語權”都是訴諸戰爭來解決問題。如百年來的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戰都這樣解決,世界曾經的老二希特勒德國、蘇聯、日本等都是這樣。世界“老大”通常300—500年一輪回,世界“老二”則是30—50年一輪回。於是,大英帝國英鎊風靡全球300年的時代一去不返。而今用世界大戰來爭霸,顯然已經過時、沒有可能,於是一種類似更文明的“貿易戰”就運用而生。世界的老大與老二就一直承載著這樣歷史的繼往開來……

在已經過往的“改革開放”40多年來,美元是中國經濟壓艙石的底盤、也是最大的經貿動力之源,歐洲是中國經貿副駕、一直保持著中歐貿易與戰略的平衡,這是近半個世紀的鐵定事實,離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超級國家經濟體相真諦互助下的中國經濟,既無法兼濟天下,更不可能獨善其身,焉能在沒有美元外匯儲備之下走向全球?

不打“貿易戰”,就是拱手讓中國乘勝追擊、拿下全球的老大,繼續追加讓中國更多更大的外匯儲備,等待一舉拿下第一大超級大國、一舉在經貿上徹底打敗美國;打“貿易戰”,美元有全球先天、絕無僅有的經貿優勢,美中“貿易戰”勝算至少還各有一半……但中國製造已經暢行於天下、橫霸於全球。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再創2017年近半個世紀歷史新高。對此,全球都不得不擔心:貿易逆差在不同時期、不同經濟狀況下意味著不同的歷史新趨勢。在受到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重大打擊、陷入衰退的疲弱經濟中,巨額貿易逆差可能是一個歷史的轉折,表明一個國家正在失控地走向收支平衡危機、另一個國家可能由此而崛起而強大。但這完全不適用於今天“老大”美國和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更嚴峻的是:如果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成功地促進經濟增長並說服企業將在海外的利潤匯回國,那麼美國的貿易逆差2018年及未來,是不是天翻地覆的持續、更進一步更擴大……未來的某一天,中國是否要把美國買下來?!

2018年已經到來,隨著全球第一大貨幣美元新掌門的更替、將根隨特朗普新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策略需求,隨著美元掌門人的更換,美聯儲將依特朗普總統角色轉換目標前行,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元將更加在全球市場施展出新霸權、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具有商業利益——跋扈;美元的瘋狂將具有兩面性:一是向正面令人刮目相看、超越歷史以往任何時期;另一面,將跟隨特朗普的任性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給其它貨幣造成以外損傷,美元是美國的主權貨幣,它不會顧及其它各國貨幣的利益。現在的歐元還無法與美元抗衡;“三元鼎力”(美元、歐元、人民幣)時代還只能遠眺;再就是囿人民幣進入了SDR卻不是自由兌換、不能自由流通、自由匯率等,人民幣則只能以守為攻,等待歷史契機……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財經界》專家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鞏勝利)

而全球四家主要央行聚會承諾,他們在逐步退出金融危機期間實施的龐大貨幣刺激(QE)舉措時,將繼續就未來政策行動公開對投資者給出指引。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向金融市場注入約15萬億美元,如今他們正試以圖擺脫寬鬆貨幣政策,同時不引起動盪。這4大貨幣央行總裁在歐洲央行舉辦的溝通會議上表示,溝通對此非常重要不可缺。這就是所謂的通過央行官員講話做出的前瞻性指引,官員們基本都會對未來行動小心翼翼地給出警示。

2017年已經到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諸如“否定給市場經濟地位國”政策,令人擔心這是美中即將爆發貿易戰的前奏。11月28日,在沒有任何美國企業提出訴訟申請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通用鋁合金板發起“自啟動”調查。這是26年來的第一次。11月30日,特朗普政府首次公開就中國尋求世貿組織認可其市場經濟地位表明反對態度。12月18日,特朗普在公佈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中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指責北京實行目的在於削弱美國的經濟侵略戰略。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8月開始,積極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進行反補貼、反傾銷(“雙反”)調查,調查範圍涉及廣泛,從硬木膠合板、工具箱,到塑膠裝飾品等。特朗普政府“雙反”調查的案例與奧巴馬政府去年的案例相比,激增60%以上。美國參眾兩院也提針對中國的法律出籠了合法法案,限制外國資本對美國技術公司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此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2月2日的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2017年9月的1.89%降至10月的1.46%,為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排在美元第1、歐元第2、英鎊第3、日元第4、瑞士法郎第5、加元之後,澳元之前。中國對人民幣獲得全球認可的希望遭遇挫折,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降至逾三年半以來最低水準。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9月份的1.85%下降到10月的1.46%,為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12月1日,美部國際事務副部長大衛·瑪律帕斯前一天向美國媒體說,美中全面經濟對話處於“停滯”狀態,目前沒有重啟商談的計畫。這是對特朗普之前訪華的一種態度說明,也是目前白宮在經貿關係上採取日益對抗的態度,包括正式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是對40多年的中美貿易和投資、向中方“打了一黑槍”。

接下來的2018年,是美元縮表、加息、大減稅“三核擊”疊加的歷史不曾年代,美元是全球軸心貨幣,每一天美元在全球交易、流通達3.6萬億之巨。再加上美國為全球第一大黃金儲備國,黃金占美國外匯儲備的74%(截至2017年2月,全球黃金儲備計33259.2公噸,其中美國黃金儲備為8133.5公噸);美元占全球貨幣市場份額的61%;美元12月再第5次加息,那麼美元基準利率已達1.5%,屆時美元將在全球各國開始收索發力,全球各國貨幣都會對美元進入加息週期而上下起伏、波瀾洶湧……

(B)

美元縮表計畫 自2017年10月開始正式啟動,其進度如下:2017年Q4國債縮減180億美元,MBS縮減120億美元。2018年國債縮減2520億美元,MBS縮減1680億美元,合計42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4.1萬億美元。2019年國債縮減3600億美元,MBS縮減2400億美元,合計60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3.5萬億美元。2020年國債縮減3600億美元,MBS縮減2400億美元,合計6000億美元。屆時美聯儲資產規模縮減至2.9萬億美元,如減持至2021年底,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縮減至約2.3萬億美元。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美元總共縮表約7萬億美元、少花美元,這是對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一大頂級考驗。

特朗普政府新稅改:減少1.5萬億美元收入。

美國債務 截至2016年9月30日,美國政府持有的資產約為3.5萬億美元,實際負債為22.8萬億美元。

美元減稅、縮表、加息就是全球展開的一場全球性“溫水煮青蛙”,等到全球大環境感知到“水燙”之時,那麼青蛙就是想逃、也無處、無力可逃了……

自從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後,全球各國已經進行了十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顧問兼研究主管申鉉松在歐洲央行會議上表示,這樣的不可靠不儘然全是不好的。太多的“可預測性和漸進性”可能導致投資者承擔太多的風險。申鉉松進一步表示“如果市場把可預測性和漸進性視為一種不會停止支持的承諾,同時擴大杠杆操作並承擔風險的話,那麼可預測性和漸進性或許並不算是美德”。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則表示,避免誤解的最佳作法是讓訊息保持簡單。“簡單點應該比較好,”他表示。“那是最好的作法”。日元已經延續30年全球成本最低、零利率已經成慣例常態,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貨幣。

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強調與普通大眾、而不僅僅是金融投資者溝通的重要性。“我們首先要與我們服務的物件溝通,”卡尼說。“30萬人會看金融時報,英國Facebook用戶則達到3000萬人”。

鮑威爾將在2月接替葉倫登上美聯儲主席大位,這股內部風潮卻在他就任前一個月掀起,將對他初期領導能力構成考驗,此一局勢也可能導致美聯儲改寫其如何達成通脹低而穩職責的劇本。有種種跡象表明,新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特朗普談話4人後選定的人選,那麼鮑威爾在美元實施、美國經貿方向一定要與特朗普保持通向,很有可能選擇圍繞特朗普的國策讓美元發出“特朗普之聲”……

美元的走向——加息、發行、減稅,關係到這個國家、乃至全球貨幣一切的穩定與健康,需要美元管理者有陽光化幣其它貨幣更深的定力和策略與方向。

(C)

2018年中美“貿易戰”核心是這場“貨幣戰”:美國特朗普政府稅改世紀大減稅、縮表、加息等,符合“生著更美好,活著成本更低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人類發展壯大的理念。而2018年是開啟中美“貿易戰”之年嗎?

(1)、美元新局勢

美國超級大減稅,輔以縮表、加息,就是給“特朗普時代”如虎添翼。減稅,就是減少美國政府的收入;縮表,就是縮小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簡而言之地說,就是減少美元發行量、將原來放出來的美元收回去。特朗普政府2月分就開始實施“史前”減稅稅改方案主要是:(1)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5%減為15%;(2)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9.6%減為35%,並將徵稅級差從7檔減為3檔,即35%、25%和 10%;(3)個稅起征點,夫妻合併申報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從12700美元升至24000 美元(轉化成人民幣,意味著夫妻收入合計低於16.8萬不用繳個稅);(4)新稅改方案還將廢除遺產稅、奧巴馬醫保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特朗普這次世紀大減稅1.4萬億美元,相當於近10萬億人民幣,是2015年中國國家一年財政總收入之和。

根據2018年1月5日美國商務部公佈:2017年11月美國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環比增擴3.2%,增至505億美元,高於預期值499億美元,2017年11月美國貿易逆差規模是美國史上最大。11月,美國進出口規模均刷新最高紀錄,進口增長2.5%至2507億美元,出口增長2.3%至2002億美元。其中進口商品規模565億美元,刷新最高紀錄,進口消費類商品524億美元,創2015年3月來新高。11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環比增擴0.6%達354億美元,其中進出口商品的貿易逆差規模為2015年9月以來最大。而歷史資料顯示:僅對中國經貿就是美國貿易逆差總額的超過一半。美國對中國動用“三十年未見”貿易武器、斷然出手向WTO組織否定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國”。

2017年12月19日淩晨,特朗普發佈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並在演說中指出中國是在貿易、外交和安全等領域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並表示在貿易方面,美國將不會再對侵權行為、欺騙或者經濟侵略視而不見。“我們宣佈美國加入了這場競賽,美國將贏得勝利。”特朗普說。這份《國家安全戰略》發佈前一個月,美國剛剛向WTO提出拒絕承認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是美國的前所未有,這是否意為著美國將向,中國貿易、中國資本“動槍”?

從2018年1月3日,開年螞蟻金服被阻,到前有華為被制裁,而特朗普上任後,大幅加強了對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國安”審查。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批准中國企業螞蟻金服數十億美元收購美國速匯金公司。這就是特朗普政府向中國資本和企業公開“動刀”了吧!

在過去的2017年,中國企業在美國並購、收購規模暴跌,由2016年為總額603.6億美元,到現在只有僅138.8億美元,降幅高達80%!被美國以“國家安全”叫停的還有:中國紫光集團38億美元入股美國存儲公司西部資料,被叫停;中國泛海27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公司Genworth,正全面審查;阻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半導體企業愛思強;特朗普親自出手,叫停中國私募基金對美國晶片製造的收購。2017年,中興被制裁、鋼鐵被調查,華為兩年更是在美被仲裁40多次!這幾乎都是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民資訊被阻止。

美元全面進入加息週期。而全球第一次金融危機至今過去了10年,為了刺激經濟,全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其SDR籃子國際貨幣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大。主要國家QE放出貨幣為:美國,從9000億美元,到4.5萬億,5倍。英國,從1000億英鎊,到4000億,4倍。歐元區,從1200億歐元,到36000億,30倍。中國,2007年末,M2人民幣為47.5萬億,而到2017年6月末突破167.68萬億(見2018年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17年金融統計報告》),十年間翻了4倍多。

(2)、人民幣的新局勢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2017年9月的1.85%降至10月的1.46%,為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排在美元第1、歐元第2、英鎊第3、日元第4、加元之後,澳元之前。中國對人民幣獲得全球認可的希望遭遇挫折,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降至逾三年半以來最低水準。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全球銀行支付資訊網路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份額從9月份的1.85%下降到10月的1.46%,為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人民幣現在跌回到全球第七大交易貨幣位置,排在加元之後,澳元之前。2017年末,美元以39.47%排在第1位,其次是歐元(33.98%)、英鎊(7.71%)、日元(2.92%)和瑞士法郎(1.63%)。最新資料顯示歐元份額升幅最大,比前一個月上升1%,而美元份額下降了0.3%。人民幣最好交易成績為占全球市場的1.89%。

2018年及特朗普時代的美元,將比任何時期都更具貨幣“通吃”的蠶食本性。不僅僅是當年薩達姆一意孤行的背著去落荒而逃,今天的布希、奧巴馬們也會帶著它去旅行,巴沙爾·阿薩德更是“奔命”也要帶著它

……若人民幣能夠全球自由流通、自由進出、自由兌換,那麼今日及未來世界就沒有了美元的天下!

對美國來講,不打貿易戰,就等於承認失敗、認慫,中國將會註定改變未來全球商業經濟模式;打貿易戰,就不會等待被打敗、被取而代之,就是打敗了,總還有一個成功的希望。雙方一打貿易戰,對中國來講:敗與勝都會是傷筋動骨、傷失改革開放40年積蓄所有國力——耗盡中國所有的外匯儲備……

據美國戰略與研究中心甘思德說,美中貿易戰一旦開打,風險自然很大,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雙邊貿易和投資的減少以及某些產品的價格增長,美元就必須為美國利益提供保障,這是人民幣近幾年、十幾年都無法企及的先決源頭。他說:“從短期來看,如果美國發動貿易戰,而中國展開報復,這首先影響的就是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也會影響那些貿易供應鏈上的其他國家,導致某些產品的價格上漲,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容易獲得,而且生產途徑改變的話。”甘思德說,貿易戰的支持者認為,如果美國不採取“打貿易戰”措施,任由中國按照目前的經濟政策發展,長期以往,不僅會影響到全球所有發達國家的利益和每一個公司和消費者,也會影響到供應鏈以及以全球市場競爭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由於風險巨大,甘思德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謹慎行事,尤其是要與其他國家協商共進同行。他建議美國利用多種管道迫使中國改善自己的經濟行為,包括確保中國遵守對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對美國的雙邊承諾;在雙邊關係中利用可以適用的條款,比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條款(TPP的其他11個成員國正在就協議的條款進行談判,TPP條款有望在2018年的出臺,甘思德說,美國也有可能再次進入TPP。);美國在必要的時候,利用美國法律、全球貿易規則來確保中國履行義務等等。

(3)、美中“貿易戰”結什麼果?

美國真諦、鋼性最大尖端優勢,唯美元了,占全球貨幣市場61%,全球通吃。這給中國的時間是5年、10年、20年來追趕;一旦人民幣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全球流通、自由使用了,美國還有什麼全球先機?於是乎,美元至今依然有“超天先機”、有核“超殺器”可用。

據外電報導,特朗普政府若打中美“貿易戰”還有更大的美元“超殺器”,比如美元與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展開“對賭戰”;拿起加息、減息剪刀“剪羊毛”,是美元最常規的戰法;索羅斯獨狼“突襲戰”;旁氏貨幣彌天“欺詐戰”;還有“匯率戰”——揮舞“匯率操控”大棒

;美元對人民幣通吃、通吐等等“貨幣核戰”、用美國“201調查”、“301調查”“232調查”、“337調查”等對中國商品課以嚴重關稅等待……可以利用美元占全球貨幣市場61%絕對大市場份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採取鯊魚、鯨吞行動等等。而人民幣目前只佔有全球貨幣市場1.5%左右,不能全球流通、不能國際兌換、不能出手國際市場的障礙等等,人民幣勝算的可能顯著低微……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上,幾乎為為螞蟻行動。美元之戰,令全球各國貨幣金融市場大上大下、翻天覆地、火中取栗。

真正的“貿易戰”其結果就是貨幣戰。

中美“貿易戰”的目標,當然就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的經濟體之戰,就是美元與人民幣之戰。

人民幣目前有全球唯一的優勢:在國內,這就是象萬里長城一樣,人民幣對內則固若金湯,其它任何外幣都無法攻克人民幣的城池,囿人民幣儘管是SDR籃子貨幣,卻是國際市場上無法自由流通、沒有自由兌換、不能自由匯率的貨幣,由此人民幣可以防範所有它幣的攻擊;在國外,正由是全球國際貨幣的唯一,因致也是人民幣的致命:這就是進入國際市場、在G20國家流通、交易也寸步難行。

美元致中美“貿易戰”占盡全球絕無僅有的優勢:美元是一種全球黑道、白道,國家間“通吃”的一種貨幣。“貿易戰”一旦開打,首先是雙邊外匯儲備的消耗戰,接著就是一方外匯儲備(含美元、黃金及其它外匯儲備)吃緊,結果就是占全球貨幣市場份額61%的美元在中國虧空,中國外匯儲備就因“貿易戰”而耗盡,那麼中國就失去了在國際市場的資本能力、話語權……一旦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人民幣有高度集中的統一指揮、有超級“核大戰”集團作戰的先機,有高度立法一致的國家法律支撐,美元就艱難、難於上青天的難下手了。

尾人類世界至今,不是為了主義而爭霸,而是為了“老大”“話語權”都是訴諸戰爭來解決問題。如百年來的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戰都這樣解決,世界曾經的老二希特勒德國、蘇聯、日本等都是這樣。世界“老大”通常300—500年一輪回,世界“老二”則是30—50年一輪回。於是,大英帝國英鎊風靡全球300年的時代一去不返。而今用世界大戰來爭霸,顯然已經過時、沒有可能,於是一種類似更文明的“貿易戰”就運用而生。世界的老大與老二就一直承載著這樣歷史的繼往開來……

在已經過往的“改革開放”40多年來,美元是中國經濟壓艙石的底盤、也是最大的經貿動力之源,歐洲是中國經貿副駕、一直保持著中歐貿易與戰略的平衡,這是近半個世紀的鐵定事實,離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超級國家經濟體相真諦互助下的中國經濟,既無法兼濟天下,更不可能獨善其身,焉能在沒有美元外匯儲備之下走向全球?

不打“貿易戰”,就是拱手讓中國乘勝追擊、拿下全球的老大,繼續追加讓中國更多更大的外匯儲備,等待一舉拿下第一大超級大國、一舉在經貿上徹底打敗美國;打“貿易戰”,美元有全球先天、絕無僅有的經貿優勢,美中“貿易戰”勝算至少還各有一半……但中國製造已經暢行於天下、橫霸於全球。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再創2017年近半個世紀歷史新高。對此,全球都不得不擔心:貿易逆差在不同時期、不同經濟狀況下意味著不同的歷史新趨勢。在受到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嘯”重大打擊、陷入衰退的疲弱經濟中,巨額貿易逆差可能是一個歷史的轉折,表明一個國家正在失控地走向收支平衡危機、另一個國家可能由此而崛起而強大。但這完全不適用於今天“老大”美國和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更嚴峻的是:如果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成功地促進經濟增長並說服企業將在海外的利潤匯回國,那麼美國的貿易逆差2018年及未來,是不是天翻地覆的持續、更進一步更擴大……未來的某一天,中國是否要把美國買下來?!

2018年已經到來,隨著全球第一大貨幣美元新掌門的更替、將根隨特朗普新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策略需求,隨著美元掌門人的更換,美聯儲將依特朗普總統角色轉換目標前行,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元將更加在全球市場施展出新霸權、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具有商業利益——跋扈;美元的瘋狂將具有兩面性:一是向正面令人刮目相看、超越歷史以往任何時期;另一面,將跟隨特朗普的任性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給其它貨幣造成以外損傷,美元是美國的主權貨幣,它不會顧及其它各國貨幣的利益。現在的歐元還無法與美元抗衡;“三元鼎力”(美元、歐元、人民幣)時代還只能遠眺;再就是囿人民幣進入了SDR卻不是自由兌換、不能自由流通、自由匯率等,人民幣則只能以守為攻,等待歷史契機……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財經界》專家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 鞏勝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