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過了臘八就是年,衢江這碗暖暖的臘八粥你喝到了嗎?

點擊上方“衢江發佈”可以訂閱哦!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 俗稱:“臘八節”。 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你的耳邊是不是也響起了這樣的童謠呢?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過了臘八就是年

一歲之末為“臘”。

在我國上古時期, 人們把冬季祭祀神靈、祖先稱為“大臘”, 舉行冬祀日子被稱為“臘日”。 慢慢的每年農曆臘月初八作為“臘日”逐漸被確定下來, 成為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傳統節日。

如今的臘八節, 就像童謠裡唱的那樣, 更多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 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

臘八一過, 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殺豬宰羊。 在外漂泊的遊子歸鄉, 與倚閭而望的親人團聚, 共話家常, 句句都是鄉音。 這是團聚的日子, 是美好的時節。

衢江東方的員工正把熱乎乎的臘八粥送到振興路上的環衛工人手上

流傳千年的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 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 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 在民間, 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 祭祀祖先;同時, 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 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 一定會讓你看花了眼。

最為講究的會在白米中摻入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等不下二十種食物。

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 就開始忙碌起來, 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 再用微火燉, 一直燉到第二天清晨, 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衢江東方

更為講究的人家, 還會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

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 用剔去棗核烤幹的脆棗作為獅身, 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 桃仁作為獅腳, 甜杏仁用來做獅子尾巴。 然後用糖粘在一起, 放在粥碗裡, 活像一頭小獅子。 如果碗較大, 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 更講究的, 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 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 這種裝飾的臘八粥, 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一份暖暖的愛

過臘八,想念家的味道

臘八粥的甜糯,是每個人心中的年味,是無法忘記的家的味道……

衢江東方廣場

《臘八粥》

沈從文(節選)

聞到香味,就得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

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這個臘八,教你露一手

泡臘八蒜要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

老舍就曾寫到:“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

(杜澤中醫院送臘八粥 潘旻攝)

曬一份臘八豆腐

把豆腐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明清時期,徽商外出經商時,為了勤儉節約、艱苦創業,在每年的臘月,各家都燒制“臘八豆腐”,帶出作為菜肴,可以吃上一年。

曬一份臘八面

臘八面的精華在拌面的臊子。把幹香菇、黑木耳、幹黃花菜、、黃豆、提前用溫水泡發,把豬肉、豆腐乾、胡蘿蔔、白蘿蔔等切成丁。先炒熟肉丁,再加入其他食材、調料翻炒均勻,臊子就做好了。

以前,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前一天用各種食材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這種習俗在今天也可以見到。

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收拾心情,準備回家過年咯!

內容|江憶 孫敬

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一份暖暖的愛

過臘八,想念家的味道

臘八粥的甜糯,是每個人心中的年味,是無法忘記的家的味道……

衢江東方廣場

《臘八粥》

沈從文(節選)

聞到香味,就得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

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這個臘八,教你露一手

泡臘八蒜要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

老舍就曾寫到:“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

(杜澤中醫院送臘八粥 潘旻攝)

曬一份臘八豆腐

把豆腐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乾,即成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明清時期,徽商外出經商時,為了勤儉節約、艱苦創業,在每年的臘月,各家都燒制“臘八豆腐”,帶出作為菜肴,可以吃上一年。

曬一份臘八面

臘八面的精華在拌面的臊子。把幹香菇、黑木耳、幹黃花菜、、黃豆、提前用溫水泡發,把豬肉、豆腐乾、胡蘿蔔、白蘿蔔等切成丁。先炒熟肉丁,再加入其他食材、調料翻炒均勻,臊子就做好了。

以前,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前一天用各種食材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這種習俗在今天也可以見到。

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收拾心情,準備回家過年咯!

內容|江憶 孫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