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丨油氣行業改革進入加速推進期

——訪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郭海濤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效率是行業發展的生命線, 以效率為導向, 中國油氣行業改革已進入加速推進期, 主體內容是補足監管短板, 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我國油氣行業所處的階段, 從供需角度看, 是否到了發展的拐點?

郭海濤: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 石油行業已經發展到接近成熟的階段, 資源量和需求增長相對穩定和平衡。 天然氣行業處在發展的上升期, 無論從資源量、產量、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上,

都處於快速擴張的態勢。

從供需看, 中國的石油行業正在進入發展的拐點, 從前期需求的快速擴張逐步轉入平穩增長。 隨著各項環保政策的實施, 能源結構向綠色和清潔轉型, 能源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 清潔能源占比將不斷提高。 作為傳統的化石能源, 石油的需求將趨於平穩, 但相對於其他國家, 中國石油需求還是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 尤其是交通用油在較長時期內還將保持一定的增幅。

中國經濟時報:我國的油氣產業有哪些新特點?還有哪些舊的矛盾亟待破解?

郭海濤:我國油氣產業當前的新特點突出地表現為亟須加快推進體制改革。 目前, 我國油氣產業市場化程度不足,

改革的首要目標是還原油氣的商品屬性。 但由於涉及面較廣, 牽一發動全身, 因此改革需要穩步推進。 此外, 隨著新技術和新組織方式的不斷湧現, 油氣行業改革的進程也會受到影響, 出現新的特徵。

目前, 我國石油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戰略儲備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投融資體制改革進展緩慢, 產業鏈各環節競爭不充分。 通過開放進入, 公平競爭, 將可以吸引更多社會投資進入, 緩解投融資不足的問題, 但各類市場主體在進入前也要充分預判風險。

在天然氣行業, 我國的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尤其是在改革的具體措施還未落地時, 管網投入和收益不確定性增加, 投資建設速度放慢, 投資積極性不高。

目前, 在天然氣管網的管理上, 從上游到門站由國有石油公司主導, 但門站到用戶是地方政府在管理, 在城市門站到終端使用者環節, 各地的情況千差萬別, 一些地方政府的措施與中央政府政策導向存在衝突, 需要考慮如何理順中央政府管理和地方的協調問題, 解決政府的缺位和越位問題。

同時還要注意到, 油氣行業的監管挑戰性非常強, 目前國內的相關法律不完善, 政府在管理上還是小政府, 人員配備和專業化程度不足, 要推進油氣市場化, 需要提升政府對行業的監管能力, 為有效競爭市場的培育創造條件。

中國經濟時報:《意見》出臺至今, 從實施的進展看, 還有哪些難點?

郭海濤:《意見》出臺至今半年, 實施時間有限,

在局部有一些進展, 卻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成果, 這一定程度上表明油氣體制改革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需要適時推出配套檔, 為改革推進保駕護航。

目前改革的難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提升政府的監管能力、將國有企業改造成符合市場的主體、塑造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之間公平的競爭環境、油氣行業中自然壟斷性環節的監管、天然氣統一大市場的建設等。

中國經濟時報:油氣體制改革具有複雜性和艱巨性的特點, 需要制定時間表, 分佈實施, 在實施的步驟上有哪些建議?

郭海濤:油氣體制改革牽涉的面太大, 要穩妥、穩健地推進。

油氣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放開可以作為突破重點, 同時要加快提升政府監管能力。

對產業鏈的開放, 目前應將改革重點放在煉化和銷售、原油進口等環節, 上游環節的放開可以根據形勢逐步推進。 在放開的過程中, 要注意到壟斷環節的穩定性, 特別是自然壟斷環節更要穩步推進。 在基礎設施的投融資環節上, 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儘快推進, 同時要在改革中解決天然氣的交叉補貼問題。 地方政府在大力推進煤改氣, 推動天然氣的市場化, 但客觀上推升經濟成本, 導致國民經濟競爭力下降, 因此政策的協調和實施很重要, 不能操之過急。

隨著改革的深入, 相關的政策要及時跟進和調整。 目前中國石油行業上游沒有完全對外放開, 葉岩氣是率先開放的樣本, 一些傳統區塊進行公開招標, 因此上游的開放可以先從增量開放做起, 再到存量。天然氣的壟斷性很強,未來要大力推進改革,但天然氣管網的獨立運行目前還不成熟,當前的關鍵在於如何吸引投資,為基礎設施助力,政府要公平監管,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油氣行業的改革與國企改革可以一起推進,也可以通過行業改革要倒逼國企改革,在油氣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引入競爭者,提升競爭性,比如在一些新增領域引入民營企業,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同時考慮到能源安全問題,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時要重點關注國家石油公司的職能如何設置。

中國經濟時報:市場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市場各方應當如何應對?

郭海濤:目前,中國油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已經走過起步階段,進入加速期。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加快行業基礎性立法,通過配置政府監管資源,提高監管能力,將國有企業的行政職能剝離出來,塑造合格的市場主體。但與發達國家油氣行業監管體系的完備程度相比,我國油氣行業監管體系面臨結構不完善和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

《意見》出臺後,地方煉廠之間的聯合重組速度加快,組建大型煉廠。地方煉廠雖然與國有企業有一些合作,但合作意願有待進一步強化,未來要著力於保證合作的公平性。客觀上,地方煉廠的政策來自地方,國稅和地稅徵收體制不一致,存在一些不平等。地方煉廠在原油的進口和成品油的出口上,還受到一些限制,要避免出現倒賣進出口權指標的問題,需要加快完善規章制度,營造相對公平的市場環境。

國有企業要適應市場化和行業改革趨勢,加快內部自身改革,積極推進企業發展戰略和組織結構的調整。民資希望打破壟斷後,能有進入的機會,對於已經進入的和想要進入的民營企業,看到市場化改革利好的同時,也要看到自身的短板和行業的風險,特別是石油行業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特點,理性進入。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高珂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再到存量。天然氣的壟斷性很強,未來要大力推進改革,但天然氣管網的獨立運行目前還不成熟,當前的關鍵在於如何吸引投資,為基礎設施助力,政府要公平監管,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油氣行業的改革與國企改革可以一起推進,也可以通過行業改革要倒逼國企改革,在油氣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引入競爭者,提升競爭性,比如在一些新增領域引入民營企業,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同時考慮到能源安全問題,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時要重點關注國家石油公司的職能如何設置。

中國經濟時報:市場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市場各方應當如何應對?

郭海濤:目前,中國油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已經走過起步階段,進入加速期。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加快行業基礎性立法,通過配置政府監管資源,提高監管能力,將國有企業的行政職能剝離出來,塑造合格的市場主體。但與發達國家油氣行業監管體系的完備程度相比,我國油氣行業監管體系面臨結構不完善和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

《意見》出臺後,地方煉廠之間的聯合重組速度加快,組建大型煉廠。地方煉廠雖然與國有企業有一些合作,但合作意願有待進一步強化,未來要著力於保證合作的公平性。客觀上,地方煉廠的政策來自地方,國稅和地稅徵收體制不一致,存在一些不平等。地方煉廠在原油的進口和成品油的出口上,還受到一些限制,要避免出現倒賣進出口權指標的問題,需要加快完善規章制度,營造相對公平的市場環境。

國有企業要適應市場化和行業改革趨勢,加快內部自身改革,積極推進企業發展戰略和組織結構的調整。民資希望打破壟斷後,能有進入的機會,對於已經進入的和想要進入的民營企業,看到市場化改革利好的同時,也要看到自身的短板和行業的風險,特別是石油行業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特點,理性進入。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高珂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