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8年彩電市場沒有預期的樂觀

已經開啟的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 註定不樂觀。 但, 相關領軍企業能否從下跌的通道中找到增長新支點, 將是最大的看點。

華辛||撰稿

對於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走勢和行情, 筆者並不看好。

一方面, 整個中國消費群體對於彩電產品的需求, 處在一輪節節敗退下跌通道, 缺失強勁反彈的動能;另一方面, 彩電產品一直陷入液晶通道中的同質化泥潭亂戰, OLED、量子點和鐳射還未啟動新需求, 成為商業新動能。

面對已經開啟的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競爭大幕, 當前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普遍關心兩個問題:一是, 彩電市場整體能否“觸底反彈”走出寒冬通道, 開啟新一輪的上揚行情?二是, 彩電市場在2018年的新機會、新空間、新動力, 到底在哪裡, 還有沒有?

因為這兩個問題, 前者關係的是行業大局走勢與行情, 即有沒有行業的通用性紅利;後者關係的, 則是部分領軍企業和差異化企業的精細化操作和市場引爆。

從大局上看, 整個中國彩電產業的發展和走勢, 即整體規模是否會反彈, 2017年是底部, 還是2018年將創造新的底部。 對此, 筆者認為, 在消費需求相對疲軟, 彩電廠商還沒有找到可以啟動消費需求的新方向和新動力背景下, 現有的產品結構和類型, 令整個彩電市場的規模下跌是必然趨勢。

當然, 在下跌通道中, 不排除兩類企業會活的比較滋潤:一類是走高端路線的品牌型企業, 在局部市場和行情上, 可以贏得先機;另一類則是走低價格路線的產業鏈企業, 主要拼的是成本和效率;

從亮點上看, 則是處在寒冬市場通道中的彩電廠商, 急於在下跌通道中找到增長的新動力。 當然這是屬於少數廠商的突破口和機會點,

核心就是面對短期內無法扭轉的彩電業整體性下跌格局, 如何找到新的機會。 無論是索尼、海信們希望做大高端、大屏新市場, 還是夏普、TCL立足產業鏈做大規模、擠壓同行, 都是一種自我突破。

顯然, 搶奪高端市場、培育高端使用者, 既需要時間, 更需要有相應的產品、技術, 以及與高端人群和文化相匹配的品牌標籤和產品定位;這不是所有彩電企業都能玩的起, 玩的轉, 既涉及資本, 又涉及能力。 同樣, 佈局新技術、新產品更是如此。 因此, 短期來看真正可以在新產品、新市場上有所建樹的彩電企業, 可以說是很少。

從這兩個層面來看, 在整體市場和需求沒有反彈, 在新產品新技術沒有裂變的背景下,

彩電企業想在2018年贏得一輪觸底反彈, 無疑是難上加難!那麼, 對於中外彩電企業來說, 如何在這一輪下跌通道中, 找到增長的新動能?

短期來看, 大屏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的本土彩電企業價格洗禮, 規模有餘但利潤下跌;而高端市場的門檻, 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快速突破的, 註定是少數企業的蛋糕。 唯有在產品端和市場端嘗試連鎖、協同的差異化破局:

即, 在產品端要基於現有的液晶、OLED和鐳射顯示技術, 策劃更多差異化、亮點性的功能型產品, 同時在市場端需要加速將一系列引領消費眼球、刺激消費需求的產品推出, 新陳代謝;以微創新的產品, 結合小步快跑的推廣節奏, 實現效率制勝!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