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近代中國是否應該把希望寄託在別國身上、寄託在外交身上?

我國的近代史, 我們都知道是一部屈辱史。 沒有古代史的輝煌, 還老是被別人侵略。 在近代史的上面, 我們歷史書上面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說某某某不該把希望寄託在外交上, 不該寄託在這些大國的身上。 然後就是說這種想法很天真、幼稚。 其實這種說話很正確, 把希望寄託在別國身上確實幼稚, 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書上面經常出現人民反對國家的外交的原因。 比如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去參加巴黎和會的三個代表, 其中有一個家都被別人燒了。 因為我們去參加這些外交的會議受傷的總是我們,

每次開到最後我們都是受害者。 既然每次都是這樣,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是說不應該再參加這種會議了呢?

書上寫的這種寄託希望於外國人身上比較多。 比如甲午海戰之後, 中國寄託於西方列強看看能不能讓日本不要割讓遼東半島。 日本佔領青島的時候袁世凱寄託歐洲干預。

日本侵略東三省的時候國民政府寄託於國聯。 等等, 還有好多。 那麼我們當時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 其實理論上來講這是絕對正確的。 有句話說的話好, 弱國無外交。 其實這話說的非常對, 我們當時之所以把希望寄託於外國身上, 那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敵人比我們強大, 我們打不過他們, 實力沒有他們強, 只有想通過外交的手段能掙回一點是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 古代的中國有和比如朝鮮、越南、琉球等國談外交嗎?這根本就不要談的, 我比你強大的多得多, 和你談什麼外交, 我想幹嘛就幹嘛, 也不需要你同意。 反過來講朝鮮、越南、琉球當年可以能通過外交掙回一點是一點。 近代中國也是這種狀況。

抗日戰爭的時候蔣介石開始把希望寄託在英美等國干預, 好讓日本退出中國。 這個想法確實幼稚可笑, 但是也並不無一點道理。 因為我們當時的國力是遠遠不如日本, 雖說我們自己也知道寄託於這些大國是沒有用的, 可是不去試試的話怎麼知道呢。

雖說我們沒有爭取到他們的干預讓日本退出。 但是後來也是爭取到美國對我國戰場的援助了。 有這點援助總比沒有的好, 而且這件事至少讓日本知道歐美還是在意中國的, 不能太亂來。 假如你不去爭取的話, 連一點點都得不到的。 還有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的時候, 當時希望就是歐洲的戰爭結束之後, 歐洲大國來干預。 事實證明這也是有效的, 因為當年歐洲在打仗, 沒工夫搭理中國。 而當時的中國又打不過日本, 中國不和日本簽約的話又能怎麼辦呢, 用段祺瑞的話說, 如果打的話一個星期都撐不到。 後來一戰結束之後歐洲列強果然捲土重來了, 這下日本在中國的利益是徹底受到阻止了。

所以說當你國力弱小的話, 更應該積極的展開外交。 因為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大國想對你怎樣就怎樣, 沒有任何人幫助你的。 大國對小國是不需要講外交的, 大國和大國才講外交。 就是說只有當你和對手實力對等的狀況下別人才會和你講外交。 你實力不如別人的話只能通過外交來儘量爭取權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