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金晨解約失敗背後,唐人影視昔日的輝煌不再

昨日, 金晨與唐人影視解約失敗一事受到廣泛關注。

近年來, 唐人旗下藝人與公司解約事件屢見不鮮, 有像劉詩詩、林更新、孫藝洲這種合同期滿自動解約的,

也有蔣勁夫、金晨這類為了解約申請上訴的。

公司和旗下藝人官司纏身, 出彩作品量大大銳減, 當年意氣風發成功打造出不少武俠電視劇的唐人究竟是怎麼了, 著實讓吃瓜群眾心生疑慮。 下面“新三板+”就帶你走進資本市場上的唐人影視來一探究竟。

2017上半年業績遭遇滑鐵盧, 存貨過大

唐人影視現階段目標受眾主要為 15 至 35 歲的年輕人群, 其作品主要以在衛視頻道、主流互聯網平臺發行為主, 公司業務主要為:影視劇製作發行、衍生業務、藝人經紀業務。

下圖是唐人近年來的業績表現:

可以看出2017年上半年, 唐人影視業績狀況明顯變差, 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4%, 營業成本0.6億元, 同比下降61%。 公司本期實現稅後淨利潤0.37億元, 相比去年同期減少71%元。

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由於受影視劇拍攝及電視臺排播影響, 2017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的只有一部網劇, 而去年同期是四部電視劇。

像唐人這樣以影視為主的輕資產公司有個通病就是存貨很大,

主要是由於影視劇製作週期長, 如果影視劇因各種原因沒有賣出去, 就只能存庫房。

2017上半年, 公司存貨達4.27億元, 存貨周轉率為0.18%, 降到冰點, 2016年全年存貨僅為2.29億元, 其中公司目前存貨占比最大的是《三國機密》, 目前還在製作當中。

下圖為2017年年中公司存貨餘額前五名情況:

毛利率表現尚可, 職工減少23%

另外, “新三板+”發現, 公司的毛利率倒是表現不錯, 2017上半年達到54.22%, 在同行業中也屬於佼佼者, 資料顯示, “影視+藝人經紀”經營模式備受不少影視公司青睞, 這種模式好的地方在於把明星的天價片酬變成了公司利潤, 但是這造成的最大後果就是會過於依賴旗下藝人, 比同行低的片酬也會造成藝人的不滿, 而唐人的電視劇也正是用的是自家藝人, 其結果導致的低片酬有可能是蔣勁夫、金晨等人要解約的原因之一。

除了2017年這種業績表現不佳, “新三板+”還發現公司的人員也在不斷縮減, 根據2017年半年報, 唐人影視在職員工130人, 相比較於2016年年報169人, 減少了39人;減少幅度約為23%。

另外近年來影視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 影視作品競爭越發激烈, 規模較小的影視公司作品播出壓力劇增, 而2017上半年只播出《無心法師》一部作品, 但是在2016年上半年, 唐人影視就完成了《秦時明月》《青丘狐傳說》《女醫·明妃傳》《旋風十一人》四部電視劇的發行, 獲得的收入遠遠高於20集的網劇《無心法師2》。

不論是項目的驟減, 還是藝人們的相繼出走, 昔日輝煌的唐人影視目前正處於腹背受敵的痛苦狀態, 但就像狄更斯的那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 文娛產品內容為王的趨勢化明顯, 期待唐人影視早日帶來好的作品涅槃重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