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客從何來:客家大遷徙

客家人大遷徙

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先生認為, 歷史上客家人曾經歷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運動, 並在遷徙的過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

第一次:受五胡亂華影響, 自東晉始, 大批中原人舉族南遷至長江流域。

五胡亂華

第二次:唐末的黃巢之亂, 迫使客家先民繼續南下, 到達閩、粵、贛接合部, 成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黃巢之亂

第三次:金人南下, 入主中原, 宋高宗南渡, 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 與當地的土著和先期遷入其地的佘族先民交流融合, 最終形成客家民系。

金兵佔據中原, 宋高宗南渡

第四次:明末清初, 客家內部人口激增, 因資源有限, 大批閩、粵客家人從客家大本營向外遷移, 最遠內遷至川、桂等地區, 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即發生在此時期。

大遷徙

第五次:受廣東西路械鬥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影響, 部分客家人分遷至廣東南部和海南島等地。

太平天國運動

客家大本營:

即閩西、粵東、贛南這塊三省交界的地區, 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區域。

客家祖地寧化石壁

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與客家人的區分時限以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後為界, 即經過三次大遷徙而進入客家大本營至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前稱為客家先民, 客家民系形成後的即為客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