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墨溪河俗名叫啥,名字咋來的?墨溪河的前世故事

墨溪河, 一條水量有限, 時斷時續, 水質渾濁的季節河。 嚴格地說, 它達不到河的標準, 溪流而已。 毫不隱諱地說, 因墨溪河規模有限,

無足輕重, 莫說典籍, 就是安丘的地方誌也少有記載。 明萬曆、清康熙、民國三年、民國九年編篆的《安丘縣誌》未見隻言片語, 只在光緒年間編寫的《安丘鄉土志》、1988年出版的《安丘縣地名志》和1992年出版的《安丘縣誌》有所記載。 1992年版《安丘縣誌》僅記錄了“墨溪河”3字, 這3個字還是在記載“汶河”時不得不提及。 為了理清墨溪河的名稱, 茲將《安丘鄉土志》、1992年版《安丘縣誌》、1988年版《安丘縣地名志》中關於墨溪河記載抄錄於下;

《安丘鄉土志》載:瀧溪, 一稱墨水, 俗稱五裡河, 源出城南十裡石泉社迤南, 北流經石泉村, 伏流三裡至七裡河村北, 複自平地湧出, 東北流經鄒家坊、馬家樓, 均在城東五裡, 又北經孟家莊, 有十裡河水自東南來會, 又北經賈閣莊東, 又北經韓家河村南, 又東北至賈家王封村, 北入於汶, 約行境內三十裡。 1992年版《安丘縣誌》“河流”一節中的“汶河”條:汶河在縣境內, 有大盛河、鯉龍河溫泉河、淩河、小汶河、墨溪河6條支流。 1998年版《安具地名志》:墨溪河, 系汶河支流, 在縣境中部。 河有2源, 東源出金家子至東金堆,

北流至郝家莊, 稱十裡河, 西源出安丘鎮石泉嶺, 北流至郝家莊, 稱五裡河。 兩河在賈戈鄉郝家莊村北匯流後稱墨溪河, 沿老鼠嶺西路北去, 縱貫賈戈鄉境, 至賈家五封村北入汶河, 全長19.3公里。

上述文字告訴我們, 黑溪河原來不稱“墨溪河”, 稱“濾溪”, 又稱“墨水”俗稱“五裡河”。

為何稱“濾溪”?“瀧”為激流的水, 因墨溪河雨季水量可觀, 故有此稱。 “溪”為山洞的小河溝, 可見墨溪河根本達不到河的標準, 一條小河溝的俗稱罷了。 從西源安丘鎮的石泉嶺北流至郝家莊距離5裡, 這一河段是墨溪河全長19.3公里的一個局部, 稱“五裡河”。 此稱有失偏頗。 但既然是俗稱, 也就順其自然, 沒有細究的必要了。 濾溪又稱“墨溪河”“河”字從何而來?也許某年雨季溪流變大, 成河水的規模, 好事者便在“黑溪”後加上了“河”字, 自此就有了“墨溪河”之稱, 後人就只知墨溪河, 不知濾溪和墨溪了。 濾溪旱季為溪, 雨季成河, 又溪又河, 可見“墨溪河”之稱很是恰切, “墨溪河”之稱已深入人心, 因此, 志書定稱“墨溪河”, “濾溪”之稱便失去了生命力,
無人再提起了。 “墨”是黑的代稱, 既然稱“墨溪河”, 足見河水渾濁, 達到了水如墨汁的程度, 這本是上游污染所致, 卻成了某些杜撰者的美談, 有人煞有其事的解釋說:“瀧溪兩岸地靈人傑, 文人雅士逐水而居, 舞文弄墨, 在河中洗硯者日增, 以致河水變黑, 就有了墨溪和墨溪河之稱”。 此說牽強。

關於墨溪河的源頭,《安丘鄉土志》定為兩個,一是安丘城南十裡的石泉社以南,二為十裡河。十裡河源出安丘縣城東南十裡河社南埠下,向北流經沈姓與王姓諸村,在孟家莊西匯入墨溪河,大約行程10裡。1988年版《安丘縣地名志》也記載墨溪河的源頭為兩個,西源為今安丘鎮的石泉嶺,東源為下結論:墨溪河的源頭有3個,西源在石泉嶺,東源為東金堆,中源為十裡河。十裡河在安丘城東南10裡的南埠下,平地出泉,泉水沾沾,流入墨溪河。此說不差,1988年版《安丘縣地名志》載:十裡泉村在賈戈東南4.2公里……明萬曆年間,李氏由甘泉遷此建村。因為村內有一泉,水極旺,距城十裡,故名十裡泉子。

關於墨溪河的源頭,《安丘鄉土志》定為兩個,一是安丘城南十裡的石泉社以南,二為十裡河。十裡河源出安丘縣城東南十裡河社南埠下,向北流經沈姓與王姓諸村,在孟家莊西匯入墨溪河,大約行程10裡。1988年版《安丘縣地名志》也記載墨溪河的源頭為兩個,西源為今安丘鎮的石泉嶺,東源為下結論:墨溪河的源頭有3個,西源在石泉嶺,東源為東金堆,中源為十裡河。十裡河在安丘城東南10裡的南埠下,平地出泉,泉水沾沾,流入墨溪河。此說不差,1988年版《安丘縣地名志》載:十裡泉村在賈戈東南4.2公里……明萬曆年間,李氏由甘泉遷此建村。因為村內有一泉,水極旺,距城十裡,故名十裡泉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