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打太極就要放下自己,凡是誇耀自己高明能幹的,都是自以為是的人

道為德之本, 德為道之性。 道的本質是物質中所含的能量、能力, 是物質力發生作用的規律, 是德的物質本源。 德是道的一種屬性、一種表現、一種反映, 是從物質性的道中產生的, 又可以反作用於物質的精神力量。 道的性質是無形象、無狀態、無作為、無分別、無計較、無好惡、融於萬物、不顯自己、反向變化、往復迴圈、空空蕩蕩、柔軟作用。 道的這種性質就是德, 就是德性。 修德之人具備道的這種性質, 才能親近道、認識道、融於道, 做得道之人。

道為德之體, 德為道之用。 德是一種道對他種道、一種事物對他種事物的有用性。

例如, 地心引力吸住地球上的萬物, 不使它們飛到天外去, 就是地心引力的德;地面反作用力托舉著地球上的萬物, 以免它們被地心吸到地球裡面去, 這就是地面反作用力的德。 德以道為體, 德是以道為本體、為根基、為出發點發揮作用的。 道以德為用, 道是以德的形式發揮作用、被人認知的。

就人而言, 德是一種精神, 如吃苦耐勞的精神、持之以恆的精神、團結互助的精神等。 德是一種胸懷, 如心胸寬廣、立意高遠、包容萬物、不斤斤計較等。 德是一種態度, 如對待工作負責、對待他人友善、對待生活積極、對待自己客觀等。 德是一種觀念, 如世界觀、人生觀、家庭觀、價值觀等。 德是一種規矩, 如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助人為樂、禮貌周到等。

練拳心為主、德先行。 心性主導德性, 德性主導拳性。 心善德自高, 德高拳自正。 拳者的思想情感、精神氣質、認知能力, 都會表現在拳裡。 所以, 練拳修德合道, 首先應當擺正心態, 放下自己, 提高認識, 明白道理。

一要明白, 道的體系龐大至無外,

細膩至無內, 深奧至無限, 很難被全面認識, 更難把道性化為己性。 藝無止境, 理無絕對。 所謂得道之人, 也只是對道的認識和踐行更多一些, 但任何人任何時都得不到道的全貌, 永遠都有大量需要探索的未知領域。 所以, 凡是誇耀自己有多高明多能幹的人, 都是不科學的, 都是自以為是, 不懂大道的人。

真正認識並服從大道的人, 知道大道深奧無比, 很難用語言表達, 很難被常人理解, 所以常沉默寡言, 不會嘩眾取寵, 顯示自己的知識和聰明;不會固步自封、自以為是, 聽不進不同意見;不會強悍妄為、高傲自重;總是虛懷若谷、求知若渴、無為而為、為而不爭;總是自願放下自己, 甘處名利氣勢的低谷。 放下自己, 甘處低谷, 實則站到了道德高地。 低谷有利於吸納包容、養精蓄力。

二要明白, 修德之人也常有不厚德不合道之處, 但他總能發揮德性的導向作用, 有效地把自己不厚德不合道的身心放下、放開, 自覺地按照道的規則去做人做事, 努力探索道、認識道、符合道、融於道, 與道同體,

培養自己靜定持心的人格特質, 希望自己逐漸能像大道一樣, 無為而為, 不爭不棄;勝敗有思, 榮辱不驚;謙虛謹慎, 不自放縱;胸懷若穀, 萬物包容;不拒污濁, 自保常清;變通微妙, 通達長穹;不惹事生非, 常含光藏銳;甘居寂寞之中, 等待靈機自生;陳舊卻不凋零, 內心總有新生。 有德之人知道, 嗜欲深者天機淺, 無欲求者德行深。 要修德、厚德, 放下自己, 成為有德之人、明白之人, 必須想得開, 看得破;想得開才能放得下, 看得破才能不迷惑。 必須認識自己、戰勝自己、知道滿足, 要懂得, 瞭解別人是機智, 認識自己才高明;戰勝別人是能力, 勝過自己才強大;知道滿足不貪心, 持之以恆是大志。

三要明白“反者道之動"(老子)。 在一對矛盾中, 矛盾的雙方都會走向自己的反面, 這是幹古不易的真理。真理就是道。用德去體現這個道,就應謀事逆反思維,做事反面入手,遵循相反相成的規律。要知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到了高處也許會發現,提著身心多煩惱,放下身心即為道;高處風大不勝寒,天道睽睽損餘端,低處聚水能成海,深谷包容萬物繁。修德者處於低潮時明白,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得以失為母、富以貧為始,所以,胸中有天地,腳下有定力,安貧樂道德,不爭不眼氣。修德者處於高潮時能做到,高不忘下、榮不忘辱、富不忘貧、貴不忘卑,所以,心懷良善,謙虛謹慎,助人為樂,扶貧濟困。修德者常能保持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大貴若卑、大富若貧、中庸中和、無過不及的德性。修德就是通過放鬆,放下自我,鬆開自我束縛身心的枷鎖,鬆散自我擾亂身心的迷惑,松出自我身心沒有絲毫掛礙污染的空靈清澈。

修德的“修”字,除修養、修煉、修為之意外,也還有修理、修正、割捨,有舍去妨礙的意思。修德是為了合道,是為了舍去自我身心那些不合道的東西,每日都舍去一點,舍之又舍,以至沒有不合道的東西了,就道德圓滿了,就能無為而為、不爭而勝了。這就是老子“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了。無為自然不爭,無為、不爭就是合道,就是厚德,厚德自能載物,練拳就能性命雙修、德藝雙馨了。

四要明白“弱者道之用”(老子)。松柔軟弱是道發揮作用的狀態,是體內和氣充盈、新陳代謝通暢、富有生命活力的表現,也是德性的表現。僵硬挺直,沒有彈性,是精氣枯竭、失去生機的表現。這不僅是動物植物,而且是所有事物發展變化的特徵。例如,舌柔齒剛,齒先舌亡;水柔石剛,滴水穿石;“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老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滅剛強而扶柔弱,這是幹古不變之道。

所以,我們修德合道要學習水性,做人要柔和、知退讓,要給自己留有迴旋餘地;要處雌守柔,不要爭強好勝;做事不要追逐顯赫之名譽,不貪圖非分之財物,不炫耀自己之長處,不費心與人爭辯,求的只是自己的心理平衡,沒有虧欠,平安人生,無為而為,為而不爭。不與人爭便是利人,不與地爭便是利地,不與天爭便是利天,“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老子)。利萬物就是上善之舉,不爭是為了把機會留給萬物(別人),利於萬物。學習水的這種上善之性,便是合道、修德。有了德,放下了,自己內心也就充滿陽光、安靜祥和了。

這是幹古不易的真理。真理就是道。用德去體現這個道,就應謀事逆反思維,做事反面入手,遵循相反相成的規律。要知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到了高處也許會發現,提著身心多煩惱,放下身心即為道;高處風大不勝寒,天道睽睽損餘端,低處聚水能成海,深谷包容萬物繁。修德者處於低潮時明白,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得以失為母、富以貧為始,所以,胸中有天地,腳下有定力,安貧樂道德,不爭不眼氣。修德者處於高潮時能做到,高不忘下、榮不忘辱、富不忘貧、貴不忘卑,所以,心懷良善,謙虛謹慎,助人為樂,扶貧濟困。修德者常能保持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智若愚、大貴若卑、大富若貧、中庸中和、無過不及的德性。修德就是通過放鬆,放下自我,鬆開自我束縛身心的枷鎖,鬆散自我擾亂身心的迷惑,松出自我身心沒有絲毫掛礙污染的空靈清澈。

修德的“修”字,除修養、修煉、修為之意外,也還有修理、修正、割捨,有舍去妨礙的意思。修德是為了合道,是為了舍去自我身心那些不合道的東西,每日都舍去一點,舍之又舍,以至沒有不合道的東西了,就道德圓滿了,就能無為而為、不爭而勝了。這就是老子“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了。無為自然不爭,無為、不爭就是合道,就是厚德,厚德自能載物,練拳就能性命雙修、德藝雙馨了。

四要明白“弱者道之用”(老子)。松柔軟弱是道發揮作用的狀態,是體內和氣充盈、新陳代謝通暢、富有生命活力的表現,也是德性的表現。僵硬挺直,沒有彈性,是精氣枯竭、失去生機的表現。這不僅是動物植物,而且是所有事物發展變化的特徵。例如,舌柔齒剛,齒先舌亡;水柔石剛,滴水穿石;“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老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滅剛強而扶柔弱,這是幹古不變之道。

所以,我們修德合道要學習水性,做人要柔和、知退讓,要給自己留有迴旋餘地;要處雌守柔,不要爭強好勝;做事不要追逐顯赫之名譽,不貪圖非分之財物,不炫耀自己之長處,不費心與人爭辯,求的只是自己的心理平衡,沒有虧欠,平安人生,無為而為,為而不爭。不與人爭便是利人,不與地爭便是利地,不與天爭便是利天,“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老子)。利萬物就是上善之舉,不爭是為了把機會留給萬物(別人),利於萬物。學習水的這種上善之性,便是合道、修德。有了德,放下了,自己內心也就充滿陽光、安靜祥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