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又一文物類節目火了 “超萌”的國寶有話說

2017年底, 一檔名叫《國家寶藏》的文博探索類節目大火, 節目一經播出便引來各級媒體爭相報導, 刷屏社交媒體。

趁著“文物熱”風頭正緊, 近日央視又迅速推出了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就是這檔紀錄片的推出, 徹底將“文物熱”推向新的高潮。

《如果國寶會說話》用每集5分鐘的時間講一件文物, 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 時間共跨越八千年, 每件國寶都在講述著其所屬時代歷史的氣息與印記。

節目組希望通過100件文物來講述歷史, 建立“中華文明進程的視頻索引庫”。 為此節目組走遍全國, 目光跨越千年, 最終在全國300多萬珍貴文物中, 精選100件拍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系列短片。

節目的火爆, 除借助了“文物熱”的東風, 製作上也可謂是敢破敢立大膽且新穎的。

讓莊重嚴肅的文物突然“賣萌”是節目前期宣傳的點睛之筆, 文物三連、金箔美瞳、三星堆奧特曼等用於前期宣傳文案,

在短片播出之前便已經小紅與網路。

播出時, 片頭的那一句“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 請注意查收。 ”更是有種接收快遞一般的感覺, 讓人深覺無比親切。

眾所周知, 在新媒體時代一部作品想要收到歡迎, 只靠特立獨行的宣傳和新穎的內容形式是不行的,

是否有好的故事和內容才是真正衡量作品優劣的最重要標準。

與《國家寶藏》綜藝的形式不同, 《如果國寶會說話》雖然選擇用紀錄片這種常見的方式講述, 卻成功的去除了紀錄片在人心中冗長晦澀的印象, 將一般時長在20-40分鐘的內容提煉昇華, 不掉書袋拽文化, 在製作中儘量實現短片故事性和戲劇張力, 以一種碎片化、故事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這種年輕化的視聽表達方式, 正契合當下年輕人快節奏且稍顯浮躁的生活方式, 幫助觀眾更快的接受和打破其對於文物物質層面的認知, 讓觀眾可以從感性的方面, 在人文精神與思想上感受瞭解文物的故事與意義。

如今節目已經播出四分之一, 隨著後續國寶所處時代逐漸靠近, 關於它們的故事內容的介紹也必將更為詳盡。

不禁讓人期待在更強的工藝, 更成熟的審美和更鼎盛的經濟實力下所產生的“國之寶藏”在接下來的節目中又將為我們訴說怎樣的故事……

文/宋佳頤

圖/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