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完善回收標準 鼓勵廢紙進口

李建華代表接受本報駐會記者趙曦採訪

本報駐會記者 趙曦/文 陳麗光/攝

“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 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 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 更好適應和引導需求。 ”在3月5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這樣指出。

全國人大代表、華泰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用“非常激動”一詞,

來形容自己聽到這裡時的心情。 事實上, 李建華今年帶來的建議都從不同角度涉及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創新、擴大有效供給等方面的問題。

當下, 最令這位國內造紙行業的龍頭企業掌門人心心念念的, 還是廢紙原料進口的問題。 “提到造紙, 公眾固有的印象就是‘兩高一資’, 並不瞭解我國的造紙行業已從傳統造紙發展成現代造紙。 ” 李建華向本報記者指出, “截至2016年, 中國已連續9年居全球造紙產量第一的位次, 這背後是中國造紙行業脫胎換骨的變化和重生。 目前, 中國造紙產業已成為現代化水準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典型的迴圈經濟產業。 ”

廢紙的回收利用更是充分體現了紙張天然可迴圈的屬性,

高效合理的廢紙回收利用是社會迴圈經濟水準和低碳社會的體現, 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特別是在森林資源缺乏, 也就是造紙原料缺乏的我國, 造紙業特別是包裝業的發展依賴發達國家的廢紙及商品漿。 因此, 李建華建議, 進一步加大鼓勵廢紙進口, 並且採取措施鼓勵國內廢紙分揀、分類, 提高廢紙品質, 促進廢紙高效利用。 對進口廢紙應降低境內外檢驗費用, 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

並非“兩高一資”

已成現代化水準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迴圈經濟產業

在一些人的印象裡, 造紙行業還是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的傳統產業。 在李建華眼裡, 恰恰是這種誤解,

影響了造紙行業的發展。 他告訴記者, 現代造紙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 中國造紙產業已成全球現代化程度最高、最新技術和裝備最集中的國家, 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造紙生產線大部分都在中國, 不僅生產效率高, 自動化水準高, 資源迴圈利用率高, 更重要的是環保、節能, 單位產品能耗低、排汙少, 新鮮水取水量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對環保的影響優於歐美國家, 高於國家標準。

不僅如此, 李建華還告訴記者, 從原料上看, 造紙產業以植物纖維和廢紙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 原料生長和紙張本身就是不斷迴圈的過程, 在諸多生產資料中, 只有造紙原料可以實現迴圈利用和再生,

作為主要的生產資料, 這種性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生產環節, 現代造紙工業具有資金技術密集、低化石能源、低二氧化碳排放、規模效益顯著、廢物可100%資源化和多行業複合發展的特點。 造紙生產過程中的水、熱能可以實現重複利用, 生物質能源比例高, 熱電聯產效益好, 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迴圈利用及污染物的低排放, 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不只是生產環節, 李建華表示, 中國造紙原料結構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草漿已基本淘汰。 傳統的造紙是以草漿為主的小造紙, 制漿也是形成污染、消耗能源的重要環節, 這是形成造紙落後污染形象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通過在全球採購廢紙和紙漿的形式, 實現了原料結構的徹底調整。現在造紙原料結構中,木漿、廢紙漿、非木漿比例已調整為27:65:8,逐步形成以木纖維、廢紙為主、非木纖維為輔的造紙原料結構調整目標,可以說已基本告別草漿。另外由於的大量採用進口紙漿和廢紙,減少了制漿,由此降低的污染和減少的能耗也相當可觀。

在李建華看來,近年來,造紙環保水準極大提高,多項指標超過國際最高水準。隨著造紙行業實行了史上最嚴的環保治理措施,關停了大批落後產能和小紙廠,大企業在行業比重越來越高。2002年到2016年15年時間,造紙行業萬元工業產值化學需氧量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李建華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我國造紙工業原料結構中廢紙占65.2%,除廢紙外,木漿總量中進口木漿占62.5%,剩下的占37.5%國產木漿使用的木片也主要依靠進口。2015年我國淨進口廢紙近3000萬噸,紙漿1900萬噸,占到國際上可貿易量的49%和29%,另外,木片進口約900萬噸,約90%用於制漿工業,目前我國造紙用原料對外依存度已高達50%。

完善廢紙回收分類標準

國內廢紙回收量超過可回收量的90%

近年來我國加大資源回收力度,國內廢紙回收率不斷提高,國內廢紙的利用量已大於進口廢紙量,目前基本做到了國內廢紙應收盡收,回收量超過可回收量的90%,但由於我國的廢紙回收分揀和儲運貿易體系的建設相對落後,廢紙的分類水準有待提高,回收人員分散難以管理,不誠信現象難以追溯,影響了我國廢紙的回收品質,造成了部分廢紙的降級使用,浪費了國內的廢紙資源。

也正因此,李建華認為,政府應該採取措施鼓勵國內廢紙分揀、分類,提高廢紙品質,促進廢紙高效利用,並且進一步完善廢紙回收分類標準,建立健全管理、執法體系。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常態、轉調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針,全面落實綠色造紙、環保制漿,推動造紙包裝業持續穩定發展。

他建議,從法律上明確廢舊資源回收和分類是政府的職責和任務。他告訴記者,廢紙回收具有社會公益環保性質,廢物資源回收是地方政府的職責,這個概念在發達國家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國目前法律對各級地方政府的資源回收主體責任和具體職責不夠明確,政府相關管理涉及多個部門。

此外,他還建議制定法律或法規,明確規定政府部門、回收企業、社會團體、居民組織在回收過程中應有的作用,明確市場准入、投資收益、稅收融資、宣傳引導、知識普及、公眾參與、運輸存儲等方面職責,促進廢紙回收分類體系的建設,推進國內廢紙資源迴圈產業的發展。

建議鼓勵廢紙進口

同時對進口廢紙降低境內外檢驗費用 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在李建華看來,由於我國的產業結構問題,商品出口比重較大,造成進出口商品包裝紙含量不平衡,我國為了維持國內的廢紙的迴圈利用,就必須將隨產品出口的紙包裝重新買回來,才能保持國內包裝紙生產的需求和彌補不可回收部分及生產損耗,彌補多次迴圈造成的纖維強度的下降,滿足出口和內銷產品的紙板包裝需求。目前進口廢紙量不但要用於補充出口商品包裝帶到海外的紙張損失,還要補充國內紙張回收和再利用中造成的損失,一旦廢紙進口不足,將嚴重影響我國許多產業的安全。

也正因此,李建華建議,對進口廢紙應降低境內外檢驗費用,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

李建華認為,廢紙的回收利用充分體現了紙張的天然可迴圈的屬性,高效合理的廢紙回收利用是社會迴圈經濟水準和低碳社會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需從國家立法保障廢紙資源的科學高效回收、貿易和保障國內外廢紙來源的安全。

實現了原料結構的徹底調整。現在造紙原料結構中,木漿、廢紙漿、非木漿比例已調整為27:65:8,逐步形成以木纖維、廢紙為主、非木纖維為輔的造紙原料結構調整目標,可以說已基本告別草漿。另外由於的大量採用進口紙漿和廢紙,減少了制漿,由此降低的污染和減少的能耗也相當可觀。

在李建華看來,近年來,造紙環保水準極大提高,多項指標超過國際最高水準。隨著造紙行業實行了史上最嚴的環保治理措施,關停了大批落後產能和小紙廠,大企業在行業比重越來越高。2002年到2016年15年時間,造紙行業萬元工業產值化學需氧量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李建華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我國造紙工業原料結構中廢紙占65.2%,除廢紙外,木漿總量中進口木漿占62.5%,剩下的占37.5%國產木漿使用的木片也主要依靠進口。2015年我國淨進口廢紙近3000萬噸,紙漿1900萬噸,占到國際上可貿易量的49%和29%,另外,木片進口約900萬噸,約90%用於制漿工業,目前我國造紙用原料對外依存度已高達50%。

完善廢紙回收分類標準

國內廢紙回收量超過可回收量的90%

近年來我國加大資源回收力度,國內廢紙回收率不斷提高,國內廢紙的利用量已大於進口廢紙量,目前基本做到了國內廢紙應收盡收,回收量超過可回收量的90%,但由於我國的廢紙回收分揀和儲運貿易體系的建設相對落後,廢紙的分類水準有待提高,回收人員分散難以管理,不誠信現象難以追溯,影響了我國廢紙的回收品質,造成了部分廢紙的降級使用,浪費了國內的廢紙資源。

也正因此,李建華認為,政府應該採取措施鼓勵國內廢紙分揀、分類,提高廢紙品質,促進廢紙高效利用,並且進一步完善廢紙回收分類標準,建立健全管理、執法體系。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常態、轉調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針,全面落實綠色造紙、環保制漿,推動造紙包裝業持續穩定發展。

他建議,從法律上明確廢舊資源回收和分類是政府的職責和任務。他告訴記者,廢紙回收具有社會公益環保性質,廢物資源回收是地方政府的職責,這個概念在發達國家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國目前法律對各級地方政府的資源回收主體責任和具體職責不夠明確,政府相關管理涉及多個部門。

此外,他還建議制定法律或法規,明確規定政府部門、回收企業、社會團體、居民組織在回收過程中應有的作用,明確市場准入、投資收益、稅收融資、宣傳引導、知識普及、公眾參與、運輸存儲等方面職責,促進廢紙回收分類體系的建設,推進國內廢紙資源迴圈產業的發展。

建議鼓勵廢紙進口

同時對進口廢紙降低境內外檢驗費用 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在李建華看來,由於我國的產業結構問題,商品出口比重較大,造成進出口商品包裝紙含量不平衡,我國為了維持國內的廢紙的迴圈利用,就必須將隨產品出口的紙包裝重新買回來,才能保持國內包裝紙生產的需求和彌補不可回收部分及生產損耗,彌補多次迴圈造成的纖維強度的下降,滿足出口和內銷產品的紙板包裝需求。目前進口廢紙量不但要用於補充出口商品包裝帶到海外的紙張損失,還要補充國內紙張回收和再利用中造成的損失,一旦廢紙進口不足,將嚴重影響我國許多產業的安全。

也正因此,李建華建議,對進口廢紙應降低境內外檢驗費用,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

李建華認為,廢紙的回收利用充分體現了紙張的天然可迴圈的屬性,高效合理的廢紙回收利用是社會迴圈經濟水準和低碳社會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需從國家立法保障廢紙資源的科學高效回收、貿易和保障國內外廢紙來源的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