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

子曰:“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第一》

夫子說:“一個人在幼小的時候, 就要先在家裡盡行孝道, 出門以後學習對待兄長的弟道之職, 言行上要保持謹慎誠信, 對待其他所有人心裡都要有一種仁愛, 而對於其中有仁德的人則要格外親近, 因為他們會引導你更進一步完善年自己的人格。 當這些都做好了以後, 再來談學習文學、文藝方面的事吧。 ”

家風

1、教子所首重——重在立其為“人”

世上無不愛子女之父母, 蓋有之矣, 則天性已泯者也, 因猛虎尚有舐犢之情。

然世人之愛己子女,

卻往往不得其法, 最終流於溺愛, 害了孩子。

試問人之立于世, 何者為重?又何者可保孩子一生無虞?無他, 惟良好之品性與獨立健全之人格而已!

而我們, 面對這紛擾又充滿誘惑的世界, 自己本心就已丟失了, 還要以此自小來教導自己的孩子, 讓孩子從小便養成了一種“唯功利”論與意識, 這樣孩子長大之後, 又豈能不為個人利益和享受而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呢?而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則不言而喻了。

遍觀今日之貪官污吏因收賄受賄而鋃鐺入獄、商界英才因坑害民眾而為階下之囚、高學歷者為一己私欲而侵害他人進而痛哭高牆之內, 這一切, 又豈非因他們失去了做人的仁愛之心與對外界的那種尊重麼?

其本心丟失也久矣!故其所謂“心”, 早已不屬於自己, 而完全受制於外界之誘惑了。

事實上, 精英犯罪, 相比於普通人犯罪, 更令國家社會和其父母親人痛苦、寒心。 前車之覆, 殷鑒不遠, 數不勝數, 能不警乎?

人之一生, 該如何面對?

沒有父母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

更沒有父母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至少可以承擔起這份家業, 但畢竟, 這些, 都只能算是一種外在能力啊!而這些能力, 都是先要有一個做人的根本和原則才能撐的起來、立的起來、守的住的。 不然, 就像是根基不壯的小樹, 最終必然長偏。

文, 是外在的, 是能力, 包括各種才藝;立身之品質, 是內在的, 是根本, 包括心地之溫柔平和。 如果一味捨本逐末, 棄內在心境於不顧, 只求外在能力的強大, 雖多, 又奚以為?對孩子一生又最終能產生怎樣良好的影響呢?如果不能, 那家長在孩子幼時所進行之教導, 便難辭其咎!

雖然本著一顆至誠愛子之心, 卻未真的達成愛子之實。

雖然本著一顆至誠愛子之心,

家長須要須要多體察自己內心的動機與教導方式、宗旨!畢竟有因便有果, 此心之因, 結彼心之果。

孩子是希望

2、人人需盡自己的職責——孩子之職

古之學者為己, 也只有真正為了自己而學習, 為了完善自己, 也才是真正切近實用的學習之道, 孩子雖小,

亦然。 只是他們尚小, 還沒有自我判別的能力, 故需父母家長為之判別選擇當用功之處, 這種選擇, 就是父母的職責;而同樣的, 致力於踐行這種選擇, 則就是孩子的職責了。

父母為孩子未來發展計, 從小便要養成他們恪盡自己本職的好習慣, 這樣等他們成人之後, 也才能恪心盡力於自己的事業, 從而乃能有突出之功業, 進而衣錦還鄉, 光宗耀祖。

如何選擇, 實在是個大問題。

“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這些雖然看似沒有培養出孩子什麼能力, 但, 仁愛之心, 本就是最為強大的力量!

它能讓孩子一生中都始終心懷澎湃、光明而無盡的力量, 能讓孩子一生中都逢山開路、左右逢源;更能因為這一點, 讓孩子真的成為人中龍鳳!

世間不乏真有各種本領者,但真的缺乏真正懷有仁愛之心的人。

能愛人者,必能得人;有仁愛之心的人,必有安定平和之心態。這樣的人,又如何不會成就一番大事業呢?

世間不乏真有各種本領者,但真的缺乏真正懷有仁愛之心的人。

能愛人者,必能得人;有仁愛之心的人,必有安定平和之心態。這樣的人,又如何不會成就一番大事業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