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23)——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23)——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作者:月潤江南

全文2294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01

【拔刺行動】

柴榮決定採納王朴“先南後北”的策略, 向南進軍攻伐南唐。

不過在這之前, 他需要先拔掉一根刺。

這根刺就是南方後蜀政權佔據的秦、鳳、成、階四州。

秦州為今天的甘肅秦安, 成州即今天的甘肅成縣, 階州為今天的甘肅武都, 鳳州即今天的陝西鳳縣。

這四州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其南下可扼守四川, 其東向可直逼關中, 誰佔據了這塊要衝, 誰就佔據了“進可攻, 退可守”的有利態勢。

當初, 後蜀正是趁著契丹耶律德光入侵,

中原局勢混亂之時佔領此地的。

如今, 若是不先將這塊重要的戰略要地收回, 後周攻伐南唐必定受其掣肘, 無法放開手腳。

而且, 由於後蜀政權腐敗無能, 導致四州之地民不聊生, 群眾意見很大, 百姓怨聲載道, 民心有意歸周。

因此, 柴榮決心先收回秦、鳳、成、階四州, 把伸出頭的後蜀再給打回四川去, 徹底解除側後的威脅, 鞏固帝國後方。

後周顯德二年(西元955年)5月, 柴榮命鳳翔節度使王景為西部戰區總司令(西面行營都討使)同內務部長(宣徽南院使)向訓率軍攻伐四州之地。

然而, 戰役最初並不是太順利。

原因只有一個:地形。

秦、鳳、成、階四州多是山地, 戰區之內盡為山嵐、溝澗, 地形複雜, 易守難攻。

由於蜀軍佔據有力地形,

頑強據守, 加之地勢險峻, 山路難行, 大軍糧草供給困難, 戰役一直打到七月份仍然毫無進展, 戰事漸成膠著狀態。

朝中罷兵休戰的聲音漸漸多了起來, 那些一直強調“以德服人”的大臣們最近嗓門也高了不少, 腰杆也直了起來。

皇帝柴榮很鬱悶, 前線的情況不是很清楚, 休戰吧, 沒有面子, 繼續吧, 又怕有閃失。

畢竟, 古時候通訊交通都不發達, 不像現在, 打幾個電話, 發一封伊妹兒, 轉兩條微信, 就能把事情弄明白。

關鍵時刻, 柴榮又想到了後周的傑出青年——趙匡胤同志。

02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於是, 柴榮命趙匡胤作為特使速去西征前線視察, 瞭解具體情況。

接到命令後的趙匡胤不敢怠慢, 二話不說, 銜命疾走, 他翻山越嶺啊, 他跋山涉水啊, 千里迢迢, 日夜兼程, 迅速趕往了西線戰區。

作為朝廷特使, 趙匡胤深入戰場前線, 看望一線指戰員, 並代表柴榮皇帝深切地慰問了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日夜戰鬥的西征軍戰士, 與官兵同吃同住同洗澡, 同甘同苦同戰鬥, 著重弘揚“有條件要打,

沒有條件製造條件也要打”的大無畏精神, 全軍上下由此士氣高漲, 情緒振奮, 紛紛表示, 誓與蜀帝國主義鬥爭到底!

在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之後, 趙匡胤帶回了前線的第一手資料, 已經對形勢了然于胸的趙總參謀長向柴榮果斷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州之地已是囊中之物, 必定可取, 堅持就是勝利!請皇上下定決心!

於是, 柴榮堅定了作戰的信心, 並按照趙匡胤的建議重新調整了兵力部署, 同時加強了後勤保障工作, 勉勵前線總指揮王景和監軍向訓同心協力、一戰克敵。

事實證明, 趙匡胤的判斷是正確的。

兩個月之後, 前線傳來捷報, 秦、成、階三州歸降。

十一月, 鳳州城破。

至此, 四州之地盡歸後周, 周軍完勝。

在這場戰役中,

趙匡胤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軍事指揮, 但是, 他的表現卻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關鍵時刻, 趙匡胤充分發揚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務實精神, 深入一線瞭解戰場, 周密分析研究戰局, 幫助領導作出了正確的戰略決策, 解決了朝廷在戰役中的困局, 並最終保證了西征大軍贏得了戰役的勝利。

這樣的表現就是想低調也很難啊, 趙匡胤的人氣指數再創新高!

秦州一帶地形圖

03

【第十六章 目標——南唐!】

解除了後顧之憂,雄才大略的柴榮得以專心考慮怎麼對付趴在家門口的南唐了。

此時的南唐,其觸角已經由長江流域伸到了淮河流域,下轄三十多個州,其領土範圍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蘇、江西等地,與後周帝國有長達2000多裡的邊境線緊緊相連。

南唐物產富饒、人口眾多,其所控制的江淮一帶,唐朝的時候就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是以前大唐帝國的重要經濟支柱。

一句話:不差錢!

戰爭說到底是個砸錢的活。

沒有錢,戰爭的機器是轉不起來的。

要實現一統天下,九合諸侯的夢想,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想都別想。

而南唐就是一個最好的錢袋子。

偏偏這個錢袋子的主人還是個只懂風花雪月,不懂治國理軍的主。

南唐皇帝李璟天天不是“小樓吹徹玉笙寒”就是“昨夜更闌酒醒”,似乎時刻處於半昏迷的狀態(我一直懷疑他是否清醒過),南唐的朝政則被一個大頭鬼——宰相宋齊丘,外加五個小鬼——陳覺、馮延巳、馮延魯、查文徽、魏岑等人(南唐百姓稱其為五鬼)所把持, 一時奸臣當道,群魔亂舞,將這個江南小朝廷折騰得烏煙瘴氣,國勢日衰。

活躍在南唐的後周間諜們回饋的資訊幾乎眾口一詞:錢多,人傻,速來!

於是,柴榮決定就按王朴《平邊策》中的方針辦,先拿下江北之地(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域),將戰線從淮河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為將來徹底平復江南創造條件。

後周顯德二年(西元955年)十一月,柴榮下詔任命宰相李谷為淮南戰區前敵總司令(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王彥超為副總司令(趙匡胤的王伯伯……),統領韓令坤(趙匡胤的發小……)等十二位高級將領,率軍攻伐江北。

04

【初戰告捷】

戰局一開始就出人意料的順利。

因為南唐送了一份大禮!

每年冬天,淮河就會進入枯水期,為了防止北岸的周軍趁機渡河偷襲,南唐都要在冬季調集重兵沿淮河南岸佈防,並將這種制度稱之為“把淺”(把住淺灘的意思,還挺會意)。

這一年的冬天也許是太冷了,南唐壽州監軍吳廷紹的腦子凍壞了一根筋,他居然認為戰爭已經過去,和平即將來臨(後周大軍就在對岸磨刀呢,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上奏朝廷建議今年不用沿河駐守重兵,全部撤防,既不受凍,還省糧草。

南唐皇帝李璟也病的不輕,大筆一揮:同意!

於是,當李谷率大軍列陣于淮河北岸時,發現河對面連個鬼影子都沒有,還差點以為走錯了地方。

天賜良機!時不我待!

後周軍隊迅速在正陽(今安徽潁上縣西南)架好浮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淮河了。

十二月,李谷大軍抵達南唐重鎮——壽州。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秦州一帶地形圖

03

【第十六章 目標——南唐!】

解除了後顧之憂,雄才大略的柴榮得以專心考慮怎麼對付趴在家門口的南唐了。

此時的南唐,其觸角已經由長江流域伸到了淮河流域,下轄三十多個州,其領土範圍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蘇、江西等地,與後周帝國有長達2000多裡的邊境線緊緊相連。

南唐物產富饒、人口眾多,其所控制的江淮一帶,唐朝的時候就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是以前大唐帝國的重要經濟支柱。

一句話:不差錢!

戰爭說到底是個砸錢的活。

沒有錢,戰爭的機器是轉不起來的。

要實現一統天下,九合諸侯的夢想,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想都別想。

而南唐就是一個最好的錢袋子。

偏偏這個錢袋子的主人還是個只懂風花雪月,不懂治國理軍的主。

南唐皇帝李璟天天不是“小樓吹徹玉笙寒”就是“昨夜更闌酒醒”,似乎時刻處於半昏迷的狀態(我一直懷疑他是否清醒過),南唐的朝政則被一個大頭鬼——宰相宋齊丘,外加五個小鬼——陳覺、馮延巳、馮延魯、查文徽、魏岑等人(南唐百姓稱其為五鬼)所把持, 一時奸臣當道,群魔亂舞,將這個江南小朝廷折騰得烏煙瘴氣,國勢日衰。

活躍在南唐的後周間諜們回饋的資訊幾乎眾口一詞:錢多,人傻,速來!

於是,柴榮決定就按王朴《平邊策》中的方針辦,先拿下江北之地(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域),將戰線從淮河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為將來徹底平復江南創造條件。

後周顯德二年(西元955年)十一月,柴榮下詔任命宰相李谷為淮南戰區前敵總司令(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王彥超為副總司令(趙匡胤的王伯伯……),統領韓令坤(趙匡胤的發小……)等十二位高級將領,率軍攻伐江北。

04

【初戰告捷】

戰局一開始就出人意料的順利。

因為南唐送了一份大禮!

每年冬天,淮河就會進入枯水期,為了防止北岸的周軍趁機渡河偷襲,南唐都要在冬季調集重兵沿淮河南岸佈防,並將這種制度稱之為“把淺”(把住淺灘的意思,還挺會意)。

這一年的冬天也許是太冷了,南唐壽州監軍吳廷紹的腦子凍壞了一根筋,他居然認為戰爭已經過去,和平即將來臨(後周大軍就在對岸磨刀呢,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上奏朝廷建議今年不用沿河駐守重兵,全部撤防,既不受凍,還省糧草。

南唐皇帝李璟也病的不輕,大筆一揮:同意!

於是,當李谷率大軍列陣于淮河北岸時,發現河對面連個鬼影子都沒有,還差點以為走錯了地方。

天賜良機!時不我待!

後周軍隊迅速在正陽(今安徽潁上縣西南)架好浮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淮河了。

十二月,李谷大軍抵達南唐重鎮——壽州。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