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90後女生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一幕高房價時代的荒誕劇

文 | 佘宗明

有句廣告詞說: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事實上, 超乎我們想像的, 不只是我們的能量, 還有有些人的心機。

1

日前一則題為《90後女生杠杆買房“套路” 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的新聞, 就直接刷新了很多人的腦洞:2016年期間, 90後上海女孩黃瀟瀟(化名)在上海到處買房, 從當年的3月到年底, 總共簽下了至少4份的房地產定金合同。 你以為她是要低位買進, 做“房蟲”、玩炒房?圖森破。

說實話, 剛看這個標題, 我還以為, 她是通過走“陰陽合同”多貸款進而做低首付的方式, 買進這麼多套房子。 但我還是太幼稚了。

她玩的是更“魔幻”的路數:黃瀟瀟所買的房子,

每套價格都是幾百萬, 她也支付了5萬到10萬元不等的定金。 但在付了定金之後, 她就開始玩“消失”, 以各種理由拒不支付首付款。 等到房主想要解除買賣合同時, 黃瀟瀟就翻出了合同當中的違約條款來索賠。 因為合同中的“不平等條約”——包括600天后未付首付才算逾期, 她相當於用5到10萬的定金, 鎖定了賣家數百萬的房產未來600日內的升值收益。

她差點就“成功”了:都知道, 從2016年到2017年, 國內很多城市房價猛漲, 上海也不例外。 當初黃瀟瀟簽訂合同的房產價值超過2000萬, 現在已暴漲了1000多萬。 這些暴漲部分, 名義上就歸她所有。 就算賣家們都“違約”, 依照當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她也能坐收“房價20%的違約金”,

合計好幾百萬元。

居然還有這樣“驚為天人”的操作, 一句“我夥呆”, 已經不足以表達我訝異的萬分之一。

說她“差點”就得逞了, 是因為她離得手近乎一步之遙。 差著的這一步, 是“賣家的依法維權”:據報導, 類似案例多了後, 受害者房東抱團集體去法院作證, 法院審理認為, 黃瀟瀟並沒有付款能力, 卻在短期內與多名房屋出售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在合同中均約定了付款期限為600天, 顯然與購房政策不符。 由此可見, 購房不是黃瀟瀟的真正目的, 而是通過支付小額錢款來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按說此舉已涉嫌欺詐, 劇情會朝著“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方向演化, 沒想到, 現實又來了一個“神轉折”:雖然被她坑了一把, 但對受害者房東們來說卻是因禍得福,

因為期間房價漲幅驚人, 其房子這麼一折騰, 反而身價暴增, 他們被解除“不平等條約”後並未實際受損反而受益了。 因此, 有的賣家二審和黃瀟瀟達成和解協定, 有的甚至返還了定金。

“坑與被坑”竟然以皆大歡喜的結局收尾, 被坑者可能還會感謝挖坑者幫自己實現了資產增值, 也夠魔幻現實主義的。

2

該案中的離奇操作, 讓很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交定金後600天內付首付就行, 這麼大的“天坑”, 仲介和賣家會看不見?“買家不付錢, 每天只需付萬分之零點三的違約金;600日內賣家如果把房子轉賣給他人, 則要賠償買家房價20%的違約金”, 這些逾期期限和違約金金額上埋的雷, 仲介和賣家會說踩就踩?

這番懷疑起於經驗判斷:如今二手房交易一般都會通過房產仲介交易, 仲介方面會拿出格式合同, 他們也想儘早促成交易、拿到報酬, 所以約定的首付款交款時間也越短越好, 600天根本就不可能。

問題是, 黃瀟瀟沒走尋常路。 據此前媒體報導, 她“買房”時格外貼心,

表現得很有誠意, 以省去仲介費的名義特地到賣家家中簽提前擬好的合同。 而賣家有的是老人, 或是著急用錢者。

提前設局, 精准拋錨, 人家常說四兩撥千斤, 她玩的是30萬套牢數千萬。 把定金變為房屋“看漲期權”, 這套路何止玩得深, 簡直要成精。

NBA裡有句經典語錄: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改用到她身上就是: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坑人自利的心。

這一切, 看上去似乎也印證了那句:善良限制了我們對歪門邪道的想像力。

3

套路玩到這程度,投機投到這地步,非常人可及。涉事女生玩出了堪比股市超高杠杆“空手套白狼”、用老鼠倉拋售大盤股之類的手段,足見“智力”過人。

試想,若不是她憑著蛇吞象式貪心連坑多家,導致其目的被識破、賣家們抱團指證,沒准她真就創造出“樓市高級碰瓷寶典&創富經”了。

但把心機用在坑人套利而非走正道上,也挺讓人失望。有時候,有些信任與善良就是被這樣的“精緻的害人主義者”給禍害沒的。

任何時候,對知識的合理利用,都應該有著底線式前提:不作惡。從輿情維度看,黃瀟瀟機關算盡卻也聲譽毀盡,她挖的坑最終也埋了她自己。

90後女生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猶如一部現世荒誕劇。現實顯然不應以荒唐呼應荒唐,而應該用防止“卑鄙成卑鄙者的通行證”的舉措,去了結這份荒唐。

但更重要的,還是去審思這種荒唐寄附的“現實地貌”:無論是此前屢被曝光的假離婚,或是仲介小哥和含70歲老太在內的客戶4次結婚奇聞,還是黃瀟瀟用定金撬房產,本質上都是高房價帶來的快速財富升值加劇的人心失衡和畸變。

如何避免社會財富配置結構被房價“帶歪”、又反過來“帶歪”人心?

這,或許才是最該反思的問題。

□佘宗明(媒體人)

編輯:與歸 實習生:楊林鑫 李瀚偉 校對:郭利琴

3

套路玩到這程度,投機投到這地步,非常人可及。涉事女生玩出了堪比股市超高杠杆“空手套白狼”、用老鼠倉拋售大盤股之類的手段,足見“智力”過人。

試想,若不是她憑著蛇吞象式貪心連坑多家,導致其目的被識破、賣家們抱團指證,沒准她真就創造出“樓市高級碰瓷寶典&創富經”了。

但把心機用在坑人套利而非走正道上,也挺讓人失望。有時候,有些信任與善良就是被這樣的“精緻的害人主義者”給禍害沒的。

任何時候,對知識的合理利用,都應該有著底線式前提:不作惡。從輿情維度看,黃瀟瀟機關算盡卻也聲譽毀盡,她挖的坑最終也埋了她自己。

90後女生30萬定金撬數千萬房產,猶如一部現世荒誕劇。現實顯然不應以荒唐呼應荒唐,而應該用防止“卑鄙成卑鄙者的通行證”的舉措,去了結這份荒唐。

但更重要的,還是去審思這種荒唐寄附的“現實地貌”:無論是此前屢被曝光的假離婚,或是仲介小哥和含70歲老太在內的客戶4次結婚奇聞,還是黃瀟瀟用定金撬房產,本質上都是高房價帶來的快速財富升值加劇的人心失衡和畸變。

如何避免社會財富配置結構被房價“帶歪”、又反過來“帶歪”人心?

這,或許才是最該反思的問題。

□佘宗明(媒體人)

編輯:與歸 實習生:楊林鑫 李瀚偉 校對:郭利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