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上汽大眾途昂初體驗:Size真的很重要?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 來自撰稿人慕容文藝鵝 。

想深入瞭解途昂, 源于一次跟老婆去喝粥。 停完車我發現旁邊有輛車超級巨大!對,

是“巨大”!這麼巨大的車豈有不開一開的道理?說來真巧, 一個朋友在大眾4S店上班, 那麼所有的相遇便順理成章了。

大家都知道, 大眾有個MQB平臺, 所有這個平臺上面“拍扁拉長”的都可以出一款新車(玩笑話), 那麼MQB平臺上出來最大的車, 就是途昂了。

途昂的最大特點, 其實用一個字就可以囊括了:“大”。

靜態體驗:

通常我們說一款車的特點, 往往是其動態駕駛層面。 這次恰恰相反, 途昂最出彩的地方, 應該是其靜態體驗。 首先車身尺寸為5039、1989、1773mm, 光看圖或許沒有什麼概念, 下面有請我的御用模特出場比劃比劃。 我的模特尺寸, 哦不, 身高為1.78米, 差不多與途昂齊平。 由於擁有一個如巨無霸漢堡似的車頭, 途昂視覺效果上絕對比Q7還大。

不單單是外觀上看起來巨大無比, 肚子裡也絕對有料。 這麼大的空間途昂完全沒有浪費, 作為一個大7座SUV, 後兩排完全放倒之後的地台極其規整, 簡直是一個移動的小倉庫, 內部空間可以說是過剩了——在裡面你可以解鎖所有姿勢……

再次有請我的模特出場演示==》

怎麼樣, 鋪張床墊, 停在公廁旁, 你就算是有車有房了。 好了言歸正傳, 途昂畢竟是台正兒八經的大7座SUV, 我還是很關心那第三排的——畢竟許多號稱7座的SUV第三排都是雞肋。

首先, 在進入第三排的姿勢優不優雅這個問題上, 途昂做得非常到位。 途昂採取的是傳統的2+3+2座椅佈局, 第二排的靠背上有個雙向扳手機關, 只需扣住椅背後的機關往前一扳, 第二排就全平倒下來了, 很從容就能進到第三排。 同理下車時扣住椅背前的機關往前一推, 就能從容地下車, 姿勢很優雅。

第三排空間夠不夠, 坐著會不會像小馬紮, 不舒服?完全不會。 相對於第二排, 第三排的座椅只是薄了一點, 腿部空間也完全夠, 雖說沒有什麼包裹性, 然而支撐性、柔軟度都完全沒有問題, 坐兩個一米八的大漢不會委屈, 我覺得很OK。

來到第二排,還是一個大大的贊。座椅寬大,能前後移動,作為一款四驅車地台隆起很小幾乎可以忽略,後排隱私窗簾,老闆鍵,還有後排空調控制,USB介面以及220V電源等等,你還能奢求什麼呢?

當然車最主要還是拿來開的。其實不用看我們也能猜到大眾的內飾氛圍會是什麼樣。不過途昂還是有一些地方可圈可點。比如這塊全液晶儀錶盤讓我歡喜異常——平常在我自己車上需要翻頁查看的主要資訊,在這塊螢幕上幾乎都能同時呈現在我面前。

放張圖,老司機們肯定懂(忽略那油耗,我亂踩所致):

主儀錶盤給了這麼清晰的一塊液晶顯示幕,相較之下中控屏確實有點寒酸:解析度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甚至連色彩都很淡,像是若干年前的“彩屏手機”,都沒有廣色域這一說法,甚至字體邊緣還有毛邊。你說你都一部五十萬級別的車了,嘖嘖嘖。不過好在還有亮點——支持手勢操作。遙想當年寶馬7系一出手勢操作的時候,我認為這不過是炫技,甚至有點傻。但如今我真不這樣認為,特別是切歌和調節音量的時候,之前還有人糾結實體按鍵觸控按鍵的,這下好,直接整成“空氣按鍵”,零分神,想切歌,大手一揮就搞定。

這不剛才還說途昂的最大特點是“大”嘛,前排當然會有體現。乘坐空間大自是不必多說,這儲物空間也是我見過的最大的車了。扶手箱能輕鬆丟進兩瓶1.25升的可樂你敢信?門板上也是各種尺寸飲料隨便放,當然你非要放2.5L裝可樂那我就沒辦法了。

再放一張儲物空間圖算是連帶內飾了。順便說一句,這價位的車,內飾做工是真心一般,塑膠接縫的不齊隨處可見,甚至腿兩邊的擋板是硬質塑膠的,不應該啊:

駕駛體驗:

接下來我想知道,這麼大的車,駕駛起來如何。很幸運,我拿到的是V6版本的車型,但縱使是V6發動機,在碩大的機艙裡,也顯得那麼袖珍,更別提四缸發動機了。

在這個小排量當道的年代裡,能駕駛到六缸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此款途昂搭載的是一台代號為EA390的2.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馬力雖不大只有區區299匹,不過峰值扭矩不錯,有500牛米,匹配目前來說大眾最好的DQ500雙離合變速箱。

爬上駕駛位後感覺坐姿非常高,跟我曾經駕駛過的攬勝差不多,就是所謂的公車司機駕駛位。但不管如何,大眾車的視野一向很好,比攬勝更好。即使這樣,它也是一款車寬近兩米的中大型SUV。行駛在路上又是把兩條行車線塞得滿滿當當,並線超車等也要更加多留意一些。

不知為什麼,起步初段非常虛,大約踩下1/5油門時,車幾乎是沒有反應的。再踩一點,卻又竄出去了,切換成S擋也是這樣,這點對於低速跟車非常不友好,時間一長會很累。跳過這個階段,便迎來了“舒適區”。途昂的變速箱幾乎感受不到頓挫,並且升擋非常積極,使得發動機的轉速一直保持在一個非常低的區間——大約每分鐘1100轉上下,我不知道這是六缸發動機的功勞,還是DQ500的功勞。

我個人認為大眾的雙離合成熟度已經很高了,而當我想要急加速的時候,降擋也是十分乾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比某家9AT降擋快多了。

並且升降擋時伴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全液晶屏上的指針跳動十分輕盈,這是一種十分新奇的感受。因為普通機械式儀錶盤由於慣性或其他原因,指標的跳動沒有那麼靈巧,現在我已經能夠理解“雷克薩斯LFA上所說的機械指標跟不上轉速攀升”的梗了。

轉向手感沒什麼可以說的,比較輕,這使得這麼大的車感官上駕駛起來很輕鬆,加上超級舒服、幾乎可以過濾一切小顛簸的懸架,這車,開起來很舒適,也因此沒有任何趣味可言。不過話說回來,誰願意開著這麼大的車去談操控樂趣呢?至少我開著沒有這樣的心思……其實,我很享受開著途昂碾過那些我平常必定會減速通過的溝溝坎坎,很爽。

用一句話總結途昂的駕駛感受:起步很虛弱,之後開著很安靜,很舒適,但缺少運動感。

此外,途昂有一個類似路虎的“全地形模式”,但其實不是——它只有雪地、鋪裝路、山地模式以及自訂模式。而途昂的4 motion系統和途觀L相同,核心部件同樣來自柏格華納的第五代Haldex適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是多片離合器式結構。由於試駕條件有限,這次我並沒有能體驗到四驅越野的魅力,頗感遺憾。

駕仕總結:

說實話,我曾經很看不慣大眾,是個“大眾黑”,但隨著開了越來越多的大眾高端車型,我越來越體會到大眾的魅力——車,從來都是用產品力說話,而不是嘴皮子。大眾途昂從它的定位來說,我認為是一款好車,但還不完美。或許將來,用料做工考究一些、低速行駛有力一些、價格再優惠一些,那它會更強!

來到第二排,還是一個大大的贊。座椅寬大,能前後移動,作為一款四驅車地台隆起很小幾乎可以忽略,後排隱私窗簾,老闆鍵,還有後排空調控制,USB介面以及220V電源等等,你還能奢求什麼呢?

當然車最主要還是拿來開的。其實不用看我們也能猜到大眾的內飾氛圍會是什麼樣。不過途昂還是有一些地方可圈可點。比如這塊全液晶儀錶盤讓我歡喜異常——平常在我自己車上需要翻頁查看的主要資訊,在這塊螢幕上幾乎都能同時呈現在我面前。

放張圖,老司機們肯定懂(忽略那油耗,我亂踩所致):

主儀錶盤給了這麼清晰的一塊液晶顯示幕,相較之下中控屏確實有點寒酸:解析度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甚至連色彩都很淡,像是若干年前的“彩屏手機”,都沒有廣色域這一說法,甚至字體邊緣還有毛邊。你說你都一部五十萬級別的車了,嘖嘖嘖。不過好在還有亮點——支持手勢操作。遙想當年寶馬7系一出手勢操作的時候,我認為這不過是炫技,甚至有點傻。但如今我真不這樣認為,特別是切歌和調節音量的時候,之前還有人糾結實體按鍵觸控按鍵的,這下好,直接整成“空氣按鍵”,零分神,想切歌,大手一揮就搞定。

這不剛才還說途昂的最大特點是“大”嘛,前排當然會有體現。乘坐空間大自是不必多說,這儲物空間也是我見過的最大的車了。扶手箱能輕鬆丟進兩瓶1.25升的可樂你敢信?門板上也是各種尺寸飲料隨便放,當然你非要放2.5L裝可樂那我就沒辦法了。

再放一張儲物空間圖算是連帶內飾了。順便說一句,這價位的車,內飾做工是真心一般,塑膠接縫的不齊隨處可見,甚至腿兩邊的擋板是硬質塑膠的,不應該啊:

駕駛體驗:

接下來我想知道,這麼大的車,駕駛起來如何。很幸運,我拿到的是V6版本的車型,但縱使是V6發動機,在碩大的機艙裡,也顯得那麼袖珍,更別提四缸發動機了。

在這個小排量當道的年代裡,能駕駛到六缸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此款途昂搭載的是一台代號為EA390的2.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馬力雖不大只有區區299匹,不過峰值扭矩不錯,有500牛米,匹配目前來說大眾最好的DQ500雙離合變速箱。

爬上駕駛位後感覺坐姿非常高,跟我曾經駕駛過的攬勝差不多,就是所謂的公車司機駕駛位。但不管如何,大眾車的視野一向很好,比攬勝更好。即使這樣,它也是一款車寬近兩米的中大型SUV。行駛在路上又是把兩條行車線塞得滿滿當當,並線超車等也要更加多留意一些。

不知為什麼,起步初段非常虛,大約踩下1/5油門時,車幾乎是沒有反應的。再踩一點,卻又竄出去了,切換成S擋也是這樣,這點對於低速跟車非常不友好,時間一長會很累。跳過這個階段,便迎來了“舒適區”。途昂的變速箱幾乎感受不到頓挫,並且升擋非常積極,使得發動機的轉速一直保持在一個非常低的區間——大約每分鐘1100轉上下,我不知道這是六缸發動機的功勞,還是DQ500的功勞。

我個人認為大眾的雙離合成熟度已經很高了,而當我想要急加速的時候,降擋也是十分乾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比某家9AT降擋快多了。

並且升降擋時伴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全液晶屏上的指針跳動十分輕盈,這是一種十分新奇的感受。因為普通機械式儀錶盤由於慣性或其他原因,指標的跳動沒有那麼靈巧,現在我已經能夠理解“雷克薩斯LFA上所說的機械指標跟不上轉速攀升”的梗了。

轉向手感沒什麼可以說的,比較輕,這使得這麼大的車感官上駕駛起來很輕鬆,加上超級舒服、幾乎可以過濾一切小顛簸的懸架,這車,開起來很舒適,也因此沒有任何趣味可言。不過話說回來,誰願意開著這麼大的車去談操控樂趣呢?至少我開著沒有這樣的心思……其實,我很享受開著途昂碾過那些我平常必定會減速通過的溝溝坎坎,很爽。

用一句話總結途昂的駕駛感受:起步很虛弱,之後開著很安靜,很舒適,但缺少運動感。

此外,途昂有一個類似路虎的“全地形模式”,但其實不是——它只有雪地、鋪裝路、山地模式以及自訂模式。而途昂的4 motion系統和途觀L相同,核心部件同樣來自柏格華納的第五代Haldex適時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是多片離合器式結構。由於試駕條件有限,這次我並沒有能體驗到四驅越野的魅力,頗感遺憾。

駕仕總結:

說實話,我曾經很看不慣大眾,是個“大眾黑”,但隨著開了越來越多的大眾高端車型,我越來越體會到大眾的魅力——車,從來都是用產品力說話,而不是嘴皮子。大眾途昂從它的定位來說,我認為是一款好車,但還不完美。或許將來,用料做工考究一些、低速行駛有力一些、價格再優惠一些,那它會更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