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俄列車大劫案,不是狠人別上這趟車

作為警匪劇迷中的模範生, 浙江衛視最近播出的一檔新劇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到預告片裡“真實大案改編”、“貓鼠遊戲”的關鍵字, 熟悉各路江洋大盜、看慣古今中外神探的我已經開始隱隱有些興奮。 更何況該劇的導演還是拍出《餘罪》的張睿, 再一看演員列表, 主演夏雨, 期待值逐漸放大。

這劇就是《莫斯科行動》, 改編自 1993 年驚動中南海、嚇跑老百姓的“中俄列車大劫案”。

雖說是二十幾年前的老案子了, 但劇中的服化道多少還是有點讓人出戲。 女員警不知為何一律臉上一對韓式半永久眉, 身上一件 17 年爆款毛呢大衣。 男員警的服裝倒是做到了多樣化, 比如夏雨隊長不僅有黑皮衣, 還有黃皮衣;手下不僅有穿運動夾克和短款風衣的, 還有穿 17 年潮人必備連帽衛衣的。 但這還是不免讓人陷入思考, 時尚果然是場輪回麼?

而且在《莫斯科行動》裡跟夏雨搭戲的女演員又是吳優, 他倆一出現在同一個鏡頭裡時, 我就立刻出現幻覺, 好像張一山跟吳優剛演完《餘罪》還沒來得及換衣服就跑到《莫斯科行動》劇組裡來了。

但是沒關係, 我深挖電視劇背後真實案件的巨大熱情絲毫沒有受到這些淘寶爆款和撞臉的影響。

當年“中俄列車大劫案”通緝 100 多人, 其中 14 人被判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29 人死刑, 2 人無期。 看到這些數字, 我能感覺到身上的汗毛一根接著一根在豎立。 涉案人員如此之多, 不愧位列 1993 年全國四大案件之首, 又涉及到蒙古和俄羅斯, 嚴重損害了我中華民族在國際朋友心中持劍走天下的俠義形象, 在中國十大要案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既然案件的名字叫“中俄列車大劫案”, 那麼這趟列車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歐洲之星”那趟穿過英吉利海峽,連通英國、法國、比利時三國的高鐵。咱們這趟 k3 列車可以說是當時的“中俄之星”。

k3 從帝都出發,一路飆到俄羅斯,是咱們第一條開到國外的鐵路。

K3 列車舊照

坐一趟 k3 相當於上了一周的班。

k3 在 1960 年到 2010 年走過 4200 多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 1000 多圈,這可比香飄飄奶茶厲害多了。俄羅斯還是蘇聯的時候,這趟車可不是誰都能上的。想買票,得先到所在單位開介紹信。售票處再根據介紹信上的內容決定要不要把票賣給你。看親友的肯定得排在去俄羅斯留學的後面,留學的又得排在參加會議的後面。那個時候,k3 載的全是出公差的人。蘇聯解體後,不需要這麼多門道,不管是在衙門上班的,還是在菜市場擺攤的,只要有人民幣就能買票。

那時,蘇聯老大哥還沒有來得及儲備生活用品就離開了,擁有眾多重工業物品的俄羅斯人民總不能吃飛機、穿坦克。那個年代的馬雲們抓住了這一商機,從保定白溝批發市場買上衣服、打火機、速食麵等生活日用品,坐 k3 把這些東西運到俄羅斯賣。還沒有到莫斯科,這些貨就被沿途的俄羅斯鄉親們搶光了。一件進價 100 塊的皮夾克至少賣 600 塊,一袋速食麵可以換一個純金手鐲。這些靠倒賣物品一夜暴富的人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國際倒爺”。

中國第一個“首富”牟其中就是靠做倒爺發家的。他用罐頭和暖瓶換來四架俄羅斯飛機,轉手賣給川航,賺了一個億。那個時候既沒有支付寶,也沒有微信,坐車的人全把錢揣口袋裡。不算其他乘客,光車上倒爺們的錢加起來都夠全村人吃喝了。

一開始,倒爺們只是單純的倒貨。慢慢地,一小撮兒倒爺起了邪念,不僅盯住了這趟肥得流油的列車,還瞄上了車上的中國女孩。蒙古和俄羅斯兩國沒有給火車配員警的傳統,中國鐵路員警在境內最後一站「二連站」下車後,k3 就從“中華第一車”變成了“邪惡第一車”。不管是倒爺,還是政府官員,還是窮留學生都逃不過這幫匪徒的魔掌。而且,當時中國和俄羅斯還沒有簽訂引渡條約,作案人員本著“反正你也抓不到我”的思想無惡不作。

一般情況下,一趟 k3 車上最多兩幫匪徒。可是,在 1993 年 5 月 26 日這天,四幫匪徒先後上車。這一趟,不僅上百萬被搶,三位女乘客被輪奸,而且火車的行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掌握在了匪徒手裡,形成了歷史上的“中俄列車大劫案”。

港片《中俄列車大劫案》

《莫斯科行動》中的四大頭目

在火車上搶劫是犯罪,控制火車行進就是另一個層面的犯罪了。而且,讓火車停下的還是個喜歡抽無嘴翡翠牌香煙的女匪!這位“趙二姐”的男人在搶劫過程中被一名會點中華功夫的乘客打傷。看到打自己男人的乘客跳窗逃走,趙金華拉下緊急制動閥,帶著小弟下車打死了那名乘客。

劇中的趙二姐

除了趙二姐,四大頭目中還有一位伴你我成長的好朋友——“牛頓”。僅看名字,我們就能猜到他不是一般的匪徒,而是個有文化的匪徒。這個讓別人都叫他“牛頓”的人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他家裡的錢肯定沒有王思聰家裡的多,但足夠養活三代人了。但他偏偏就覺得每天柴米油鹽、上班下班的日子太無聊,於是做起了倒爺。倒爺做了一陣子,還是覺得無聊,就當起了列車上的土匪。他獨特的書生氣質讓他很快就被簇擁成了老大。按他的話說,當土匪頭頭的日子才叫刺激。

這一案讓這四幫匪徒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上交中南海的密函中。就如同幾年前的湄公河慘案,我國警方勢必要抓住這幫殘害自己同胞的匪徒。北京鐵路公安局刑偵處長程亞力帶著五名刑警化身倒爺,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過無數場員警與家人告別的場景。很多次都是劇裡的人物卯著勁兒哭,都快哭暈過去了,我們一臉尷尬地看著電視機。但是,如果鏡頭拉到這六名員警與家人告別的場景,我們起碼會鼻頭一酸。因為涉及到外交,所以一切行動都得秘密進行,真的是連家人都不能告訴。而且這一趟出去,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能亮出中國員警身份,死活都得是倒爺。在給定的一個小時告別時間裡,六名上有老、下有小的刑警心裡翻江倒海,卻只能對妻子說一句“我出差了,照顧好家裡”。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

為了給六名員警倒爺營造和匪徒“做朋友”的機會,乘務員在 k3 列車上散佈了“車上有去華沙開會的中央級領導”的假消息。匪徒這才低調了些,夏雨飾演的程隊長也趁機和匪徒牛頓的情人珍珍交上了朋友。除此之外,列車上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六名員警要在六天之內用一個隨身聽學會一些日常俄語,據說這次抓捕行動百分之九十的經費花在了這個隨身聽上。

90 年代索尼牌隨身聽

既然要和亡命的歹徒們交手了,身上總得備點武器吧。對不起,中國員警在俄羅斯既沒有執法權,更不能攜帶任何武器。於是我們機智的人民警察又想了一招,隨身攜帶擀麵杖和彈簧鎖,遇到“敵人”就左手持擀麵杖,右手持彈簧鎖將他們打到。

是不是想起了被手握擀麵杖的媽媽追著滿街跑的童年時光?這不是開玩笑,對於不能暴露身份的中國員警,能做中華麵食的擀麵杖和用來鎖貨的彈簧鎖既是極好的障眼法,又是能在“戰鬥”中派上用場的武器,絕對不能少。

劇中蜜汁把擀麵杖換成了洗臉盆……

不僅擀麵杖和彈簧鎖讓人意想不到,中國警方與俄羅斯警方取得聯繫的方式竟然是通過黑幫介紹,也可以說是非常戲劇化了。

程隊長通過線人認識了一位元帶有中國血統的黑幫老大,並借錢請老大吃了頓 12 萬盧布的大餐,請他做中間人將消息傳給俄羅斯警方。這個黑幫老大平生最恨中國人欺負中國人,當場就答應幫忙。他報信給俄羅斯警方,說有個叫“牛頓”的中國人要在莫斯科搞出一起搶劫大案。表面上,莫斯科第 73 員警分局如有神助般迅速破案抓獲嫌疑人,背後實則是中國警方的大獲全勝。

《莫斯科行動》對這段的演繹

這些落入員警之手的犯人還不安生,在押送回國的火車上又搞出事。一名胸前紋有惡龍的犯人舉止詭異,引起員警注意。原來,他奇怪的動作是在弄出藏在囚衣裡的半個刀片和 4cm 鐵絲。這兩個工具是罪犯被抓後常用的逃脫工具,一個抹脖子求死,一個開手銬求生。

押送中的趙二姐

出了這麼檔事,為了確保抓回去的都是活人,押送的中國員警還給四大主犯之一的“老臭”苗炳林設了個溫柔的陷阱。押送中的第三天恰巧是苗炳林的生日,員警們便為他辦了個小型生日會。趁其不備,在他的啤酒裡放了少量安眠藥。

1994 年 4 月,製造“中俄列車大劫案”的匪徒基本都被押上中國法庭,在正義的天平前,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另外兩名罪犯在 2011 年的全國清網行動中被抓獲。

“中俄列車大劫案”前後經歷過三次改編,第一次被改成除了呂良偉就是強姦床戲的《中俄列車大劫案》,第二次由央視 12 台拍成了普法劇,第三次就是這部有點起高走低的《莫斯科行動》。而我在感歎中華刑警“有神功”的同時,也不得不說一句,這場真實的跨國地下抓捕行動可遠比戲劇精彩得多。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歐洲之星”那趟穿過英吉利海峽,連通英國、法國、比利時三國的高鐵。咱們這趟 k3 列車可以說是當時的“中俄之星”。

k3 從帝都出發,一路飆到俄羅斯,是咱們第一條開到國外的鐵路。

K3 列車舊照

坐一趟 k3 相當於上了一周的班。

k3 在 1960 年到 2010 年走過 4200 多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 1000 多圈,這可比香飄飄奶茶厲害多了。俄羅斯還是蘇聯的時候,這趟車可不是誰都能上的。想買票,得先到所在單位開介紹信。售票處再根據介紹信上的內容決定要不要把票賣給你。看親友的肯定得排在去俄羅斯留學的後面,留學的又得排在參加會議的後面。那個時候,k3 載的全是出公差的人。蘇聯解體後,不需要這麼多門道,不管是在衙門上班的,還是在菜市場擺攤的,只要有人民幣就能買票。

那時,蘇聯老大哥還沒有來得及儲備生活用品就離開了,擁有眾多重工業物品的俄羅斯人民總不能吃飛機、穿坦克。那個年代的馬雲們抓住了這一商機,從保定白溝批發市場買上衣服、打火機、速食麵等生活日用品,坐 k3 把這些東西運到俄羅斯賣。還沒有到莫斯科,這些貨就被沿途的俄羅斯鄉親們搶光了。一件進價 100 塊的皮夾克至少賣 600 塊,一袋速食麵可以換一個純金手鐲。這些靠倒賣物品一夜暴富的人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國際倒爺”。

中國第一個“首富”牟其中就是靠做倒爺發家的。他用罐頭和暖瓶換來四架俄羅斯飛機,轉手賣給川航,賺了一個億。那個時候既沒有支付寶,也沒有微信,坐車的人全把錢揣口袋裡。不算其他乘客,光車上倒爺們的錢加起來都夠全村人吃喝了。

一開始,倒爺們只是單純的倒貨。慢慢地,一小撮兒倒爺起了邪念,不僅盯住了這趟肥得流油的列車,還瞄上了車上的中國女孩。蒙古和俄羅斯兩國沒有給火車配員警的傳統,中國鐵路員警在境內最後一站「二連站」下車後,k3 就從“中華第一車”變成了“邪惡第一車”。不管是倒爺,還是政府官員,還是窮留學生都逃不過這幫匪徒的魔掌。而且,當時中國和俄羅斯還沒有簽訂引渡條約,作案人員本著“反正你也抓不到我”的思想無惡不作。

一般情況下,一趟 k3 車上最多兩幫匪徒。可是,在 1993 年 5 月 26 日這天,四幫匪徒先後上車。這一趟,不僅上百萬被搶,三位女乘客被輪奸,而且火車的行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掌握在了匪徒手裡,形成了歷史上的“中俄列車大劫案”。

港片《中俄列車大劫案》

《莫斯科行動》中的四大頭目

在火車上搶劫是犯罪,控制火車行進就是另一個層面的犯罪了。而且,讓火車停下的還是個喜歡抽無嘴翡翠牌香煙的女匪!這位“趙二姐”的男人在搶劫過程中被一名會點中華功夫的乘客打傷。看到打自己男人的乘客跳窗逃走,趙金華拉下緊急制動閥,帶著小弟下車打死了那名乘客。

劇中的趙二姐

除了趙二姐,四大頭目中還有一位伴你我成長的好朋友——“牛頓”。僅看名字,我們就能猜到他不是一般的匪徒,而是個有文化的匪徒。這個讓別人都叫他“牛頓”的人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大學生。他家裡的錢肯定沒有王思聰家裡的多,但足夠養活三代人了。但他偏偏就覺得每天柴米油鹽、上班下班的日子太無聊,於是做起了倒爺。倒爺做了一陣子,還是覺得無聊,就當起了列車上的土匪。他獨特的書生氣質讓他很快就被簇擁成了老大。按他的話說,當土匪頭頭的日子才叫刺激。

這一案讓這四幫匪徒的名字出現在了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上交中南海的密函中。就如同幾年前的湄公河慘案,我國警方勢必要抓住這幫殘害自己同胞的匪徒。北京鐵路公安局刑偵處長程亞力帶著五名刑警化身倒爺,踏上了俄羅斯的土地。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過無數場員警與家人告別的場景。很多次都是劇裡的人物卯著勁兒哭,都快哭暈過去了,我們一臉尷尬地看著電視機。但是,如果鏡頭拉到這六名員警與家人告別的場景,我們起碼會鼻頭一酸。因為涉及到外交,所以一切行動都得秘密進行,真的是連家人都不能告訴。而且這一趟出去,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能亮出中國員警身份,死活都得是倒爺。在給定的一個小時告別時間裡,六名上有老、下有小的刑警心裡翻江倒海,卻只能對妻子說一句“我出差了,照顧好家裡”。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

為了給六名員警倒爺營造和匪徒“做朋友”的機會,乘務員在 k3 列車上散佈了“車上有去華沙開會的中央級領導”的假消息。匪徒這才低調了些,夏雨飾演的程隊長也趁機和匪徒牛頓的情人珍珍交上了朋友。除此之外,列車上還有一項特殊任務,六名員警要在六天之內用一個隨身聽學會一些日常俄語,據說這次抓捕行動百分之九十的經費花在了這個隨身聽上。

90 年代索尼牌隨身聽

既然要和亡命的歹徒們交手了,身上總得備點武器吧。對不起,中國員警在俄羅斯既沒有執法權,更不能攜帶任何武器。於是我們機智的人民警察又想了一招,隨身攜帶擀麵杖和彈簧鎖,遇到“敵人”就左手持擀麵杖,右手持彈簧鎖將他們打到。

是不是想起了被手握擀麵杖的媽媽追著滿街跑的童年時光?這不是開玩笑,對於不能暴露身份的中國員警,能做中華麵食的擀麵杖和用來鎖貨的彈簧鎖既是極好的障眼法,又是能在“戰鬥”中派上用場的武器,絕對不能少。

劇中蜜汁把擀麵杖換成了洗臉盆……

不僅擀麵杖和彈簧鎖讓人意想不到,中國警方與俄羅斯警方取得聯繫的方式竟然是通過黑幫介紹,也可以說是非常戲劇化了。

程隊長通過線人認識了一位元帶有中國血統的黑幫老大,並借錢請老大吃了頓 12 萬盧布的大餐,請他做中間人將消息傳給俄羅斯警方。這個黑幫老大平生最恨中國人欺負中國人,當場就答應幫忙。他報信給俄羅斯警方,說有個叫“牛頓”的中國人要在莫斯科搞出一起搶劫大案。表面上,莫斯科第 73 員警分局如有神助般迅速破案抓獲嫌疑人,背後實則是中國警方的大獲全勝。

《莫斯科行動》對這段的演繹

這些落入員警之手的犯人還不安生,在押送回國的火車上又搞出事。一名胸前紋有惡龍的犯人舉止詭異,引起員警注意。原來,他奇怪的動作是在弄出藏在囚衣裡的半個刀片和 4cm 鐵絲。這兩個工具是罪犯被抓後常用的逃脫工具,一個抹脖子求死,一個開手銬求生。

押送中的趙二姐

出了這麼檔事,為了確保抓回去的都是活人,押送的中國員警還給四大主犯之一的“老臭”苗炳林設了個溫柔的陷阱。押送中的第三天恰巧是苗炳林的生日,員警們便為他辦了個小型生日會。趁其不備,在他的啤酒裡放了少量安眠藥。

1994 年 4 月,製造“中俄列車大劫案”的匪徒基本都被押上中國法庭,在正義的天平前,他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另外兩名罪犯在 2011 年的全國清網行動中被抓獲。

“中俄列車大劫案”前後經歷過三次改編,第一次被改成除了呂良偉就是強姦床戲的《中俄列車大劫案》,第二次由央視 12 台拍成了普法劇,第三次就是這部有點起高走低的《莫斯科行動》。而我在感歎中華刑警“有神功”的同時,也不得不說一句,這場真實的跨國地下抓捕行動可遠比戲劇精彩得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