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測一測!這10個問題都答對,你就是一個聰明的乙肝媽媽了!

面對乙肝, 每個人的應對方式都不盡相同, 但總有一些正確的理念指引著我們, 下面十個題目與乙肝女性患者密切相關, 同時又很容易搞錯,

請自行判斷下你是否是一個聰明的乙肝媽媽吧!

1. 乙肝傳染性不強, 多通過血液等特殊途徑傳播。

A. 正確 B. 錯誤

2. 乙肝母嬰垂直傳播主要發生在分娩前的宮內感染。

A. 正確 B. 錯誤

3. 乙肝女性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考慮懷孕。

A. 正確 B. 錯誤

4. 乙肝母親抗病毒治療期間意外懷孕必須終止妊娠。

A. 正確 B. 錯誤

5. 孩子出生前, 父親會把乙肝病毒傳染給下一代。

A. 正確 B. 錯誤

6. 高病毒量乙肝母親孕24周時須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阻斷。

A. 正確 B. 錯誤

7. 乙肝母親孕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防止母嬰傳播。

A. 正確 B. 錯誤

8. 剖宮產可降低孩子的感染率。

A. 正確 B. 錯誤

9. 孩子出生後只需接種乙肝疫苗, 無需接種免疫球蛋白。

A. 正確 B. 錯誤

10. 孕期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母親產後可立即停藥,

停藥後可母乳餵養寶寶。

A. 正確 B. 錯誤

測試答案在下面↓↓↓

1. 正確答案:A

特別提醒: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呼吸道或正常的消化道傳染給別人, 一般接觸也不會引起傳播;它多是以母嬰垂直傳播以及經血液和性傳播為主。

所以, 與乙肝患者一起生活不必大驚小怪, 但應注意不要與患者共用牙刷、剃鬚刀等能夠導致血液和體液傳播的物品。

2. 正確答案:B

目前的研究顯示, 宮內傳播感染率<3%, 多見於HBeAg陽性的孕婦。 90%以上的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和分娩後。

3. 正確答案:B

乙肝女性能否懷孕的情況分析:

1. 可以懷孕的情況及孕前準備。 慢性HBV感染婦女計畫妊娠前, 最好由感染科或肝病科專科醫生評估肝臟功能。 肝功能始終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肝功能異常者,

如果經治療後恢復正常, 且停藥後6個月以上複查正常則可妊娠。

2. 暫緩懷孕及不能懷孕的情況。 乙肝女性如果在肝功異常時懷孕, 可導致肝炎病情加重, 並對母兒造成不利影響, 如妊娠反應加重, 重症肝炎、肝性腦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後出血、早產、死胎、死產等的發生率及新生兒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並導致胎兒宮內感染率增高。

因此, 肝功能異常者, 應暫緩懷孕, 最好經治療後恢復正常, 經醫生評估後再決定懷孕時機。 急性肝炎患者則應于肝炎痊癒後半年, 最好兩年後再懷孕。

4. 正確答案:B

首先得看用的哪種抗病毒藥, 如果用的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諾福韋, 那沒問題, 可以繼續妊娠。

如果是注射的聚乙二醇干擾素, 則建議終止妊娠, 因為干擾素有致胎兒畸形的作用。

如果服用的是恩替卡韋、阿德福韋, 需要和醫生溝通並權衡利弊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妊娠。

5. 正確答案:B

雖然精液中含有乙肝病毒, 但從來沒有發現過一例精液直接把乙肝病毒帶給卵細胞的情況。 沒有證據表明精子可以直接導致胎兒感染乙肝。

胎兒的整個發育過程, 都是在母親子宮裡完成的, 而且胎兒還包裹著羊膜, 在這裡面發育成長。 子宮雖然與陰道相通, 但胎兒與陰道是隔絕的。 胎兒由母血通過胎盤過濾, 只有溶解在血液的氧氣和營養成分能通過胎盤, 血細胞和乙肝病毒是顆粒, 不能通過胎盤, 所以“大三陽”病毒水準很高的孕婦,

也只有少數會在妊娠末期傳染給胎兒。 十月懷胎, 從胚胎發育到胎兒成熟, 只與母親相關, 並不接觸父親的血液。

6. 正確答案:A

如果母親HBV DNA水準大於2*10^6, 推薦在懷孕24-28周開始服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如替比夫定或替諾福韋)一直到分娩, 血清病毒水準一般可以降低2-3次方(即100-1000倍), 服藥的目的是阻斷母嬰傳播, 降低新生兒的感染率, 這已經在多項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懷孕期間可供選擇的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諾福韋。 拉米夫定耐藥率高, 在乙肝孕婦中已很少使用。 替比夫定耐藥率相對較低, 降病毒快, 藥物安全性好, 是妊娠B類藥物, 也是目前在國內最常使用的孕期抗病毒藥物。 替諾福韋也是妊娠B類藥物, 抗病毒作用強,並且很少出現耐藥,在乙肝孕婦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無肝炎活動的乙肝媽媽,產後可以停藥,停藥後可以哺乳,但是要監測肝功。

7. 正確答案:A

曾經有不少醫生為了減少母嬰傳播,給孕婦在懷孕的第7,8,9個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這種做法真的有效嗎?

其實“大三陽”攜帶者母親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每毫升有幾十萬到幾億個病毒,而且病毒還在感染的肝細胞內不斷複製進入血液。

孕晚期每月注射200-400單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完全是杯水車薪,是不可能降低體內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的。

而且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孕婦體內會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不能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的體內,對新生兒也就沒有保護作用。

我國2013年頒佈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臨床指南》中已經明確指出,這種方法並不能減少母嬰傳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新生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因此,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在孕晚期不必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8. 正確答案:B

擇期剖宮產雖可以減少因宮縮導致胎盤血管破裂,母血滲入胎兒血液中及分娩過程中胎兒皮膚黏膜損傷的風險,但剖宮產產時出血平均較順產多,增加了胎兒與母體血液接觸的機會,因此只要順產的產程正常,且胎兒出生後及時實施了主、被動聯合免疫,小孩被感染的幾率和順產並無明顯差別.剖宮產並不能進一步降低母嬰傳播阻斷失敗的比例。建議寶寶出生後12小時內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9. 正確答案:B

只接受乙肝疫苗預防的孩子保護率僅為 55~85%,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機會仍然較大,所以需要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起接種。

國家推薦的免疫程式是100單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出生後12小時內立即接種。乙肝疫苗分3次,在新生兒出生12小時內,1個月,6個月時接種,劑量為10ug。過量注射免疫球蛋白並無法增加阻斷的效果。建議完成三針疫苗後,在寶寶7月齡到12月齡的時候去醫院檢查乙肝五項,瞭解是否產生了保護性抗體。

10. 正確答案:A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最新發佈的《乙型肝炎母嬰阻斷管理流程》中對於母乳餵養問題做了如下闡釋:

(1)母親未服用抗病毒藥物者,新生兒接受規範的聯合免疫之後,可以進行母乳餵養;如母乳餵養期間母親出現乙型肝炎活動,可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辦法處理;

(2)以阻斷母嬰傳播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停藥,可以母乳餵養;

(3)以治療乙型肝炎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繼續用藥,由於乳汁中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藥物對嬰兒的安全性尚不清楚,目前不建議母乳餵養。但有研究表明,TDF在乳汁中藥物含量少、毒性有限。

版權聲明:文章綜合自《乙型肝炎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駱抗先博客、肝博士等。圖片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若侵犯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

抗病毒作用強,並且很少出現耐藥,在乙肝孕婦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無肝炎活動的乙肝媽媽,產後可以停藥,停藥後可以哺乳,但是要監測肝功。

7. 正確答案:A

曾經有不少醫生為了減少母嬰傳播,給孕婦在懷孕的第7,8,9個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這種做法真的有效嗎?

其實“大三陽”攜帶者母親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每毫升有幾十萬到幾億個病毒,而且病毒還在感染的肝細胞內不斷複製進入血液。

孕晚期每月注射200-400單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完全是杯水車薪,是不可能降低體內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的。

而且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孕婦體內會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不能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的體內,對新生兒也就沒有保護作用。

我國2013年頒佈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臨床指南》中已經明確指出,這種方法並不能減少母嬰傳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新生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因此,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婦在孕晚期不必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8. 正確答案:B

擇期剖宮產雖可以減少因宮縮導致胎盤血管破裂,母血滲入胎兒血液中及分娩過程中胎兒皮膚黏膜損傷的風險,但剖宮產產時出血平均較順產多,增加了胎兒與母體血液接觸的機會,因此只要順產的產程正常,且胎兒出生後及時實施了主、被動聯合免疫,小孩被感染的幾率和順產並無明顯差別.剖宮產並不能進一步降低母嬰傳播阻斷失敗的比例。建議寶寶出生後12小時內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9. 正確答案:B

只接受乙肝疫苗預防的孩子保護率僅為 55~85%,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機會仍然較大,所以需要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起接種。

國家推薦的免疫程式是100單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出生後12小時內立即接種。乙肝疫苗分3次,在新生兒出生12小時內,1個月,6個月時接種,劑量為10ug。過量注射免疫球蛋白並無法增加阻斷的效果。建議完成三針疫苗後,在寶寶7月齡到12月齡的時候去醫院檢查乙肝五項,瞭解是否產生了保護性抗體。

10. 正確答案:A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最新發佈的《乙型肝炎母嬰阻斷管理流程》中對於母乳餵養問題做了如下闡釋:

(1)母親未服用抗病毒藥物者,新生兒接受規範的聯合免疫之後,可以進行母乳餵養;如母乳餵養期間母親出現乙型肝炎活動,可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辦法處理;

(2)以阻斷母嬰傳播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停藥,可以母乳餵養;

(3)以治療乙型肝炎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繼續用藥,由於乳汁中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藥物對嬰兒的安全性尚不清楚,目前不建議母乳餵養。但有研究表明,TDF在乳汁中藥物含量少、毒性有限。

版權聲明:文章綜合自《乙型肝炎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駱抗先博客、肝博士等。圖片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若侵犯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