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左宗棠情商很“低” 為何卻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歷數同光時期的中興名臣, 如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彭玉麟、張之洞等, 在蓋棺定論時, 譽者有之, 毀者亦有之。 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左宗棠這樣, 能夠得到眾人幾乎異口同聲的稱讚。

只因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績, 是率軍西征擊退外來侵略者, 成功收復新疆失地, 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朝野上下曾一度傳言, “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 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但左宗棠舉世無雙的才能, 主要是體現在他的軍事能力上, 在其他方面, 則表現得比較平庸。

比如科考場上, 左宗棠僅止步于舉人, 未能考上進士, 成為天子門生。

另外, 左宗棠搞政治的能力也不太行。 在光緒十年(1884年), 左宗棠曾入直擔任軍機, 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鬥不過那些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 便自請離京, 繼續領兵打仗去了。

左宗棠在沙場上如魚得水, 在政壇上卻寸步難行, 很大一個原因,

是由於他本人的情商比較低。

左宗棠年輕時便對自己的才華非常自傲, 多次沒有考上進士後, 一氣之下便回老家種田讀書, 還以諸葛亮自居, 整天自稱“某亮”。 當時的人們當然不會承認這個楞頭小夥子有諸葛亮的才能, 都把他當成一個笑話, 笑他是“某諸(豬)”。 幸好左宗棠運氣比較好, 遇上了慧眼識珠的林則徐, 才沒有讓一身才華埋沒鄉土。

在成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後, 左宗棠還是很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總兵樊燮前來拜會駱秉章, 只因沒有跟左宗棠這個師爺打招呼, 就被左宗棠大罵了一頓。 樊燮哪受得了被一個小小的師爺打罵, 一紙禦狀告到了咸豐那裡, 差點要了左宗棠的小命。

最後左宗棠能夠死裡逃生、躲過一劫, 有個人出了大力氣。 這個人就是左宗棠的親家郭嵩燾。

郭嵩燾和左宗棠兩人的關係, 可謂非同一般, 兩人不但是親家, 又是老鄉, 還是曾經共過患難的好朋友。 若非郭嵩燾出手相救, 說不定咸豐真的聽信樊燮的一面之詞, 將左宗棠斬首了。

面對這樣一位大恩人, 左宗棠卻依然毫無情面可講, 遇事時鐵面無私, 參劾了郭嵩燾一本。 原因是郭嵩燾就任廣東巡撫時, 與兩廣總督瑞麟不和。 咸豐派左宗棠前往查實, 左宗棠不但不幫自己親家一把, 反而上奏說郭嵩燾才不堪大任, 讓他丟了官職。 郭嵩燾一直到死,

都沒有原諒左宗棠忘恩負義的行為。

然而, 左宗棠與中國人情社會如此格格不入, 為何後來人們對他的評價卻如此之高呢?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功, 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 左宗棠不因私忘公, 不阿附權貴的性格, 也十分令人敬佩。 曾國藩有容人雅量, 雖然自己也與左宗棠不和, 但卻評價他“濟公家之急, 此盛德事也”, 與左宗棠保持君子之交。

左宗棠雖不擅長與人搞關係, 但自己能以身作則, 在私德上無可挑剔, 公義上一心為國, 臨死前仍遺憾不能廓清海疆, 揚我國威。 如此名臣良將, 世人只恨太少, 又豈會因不懂所謂的人情世故, 對左公吹毛求疵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