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魯迅先生死後遷墳,為了進行這次遲到二十年的國葬

1936年10月19日, 上海施高塔路大陸新9號, 久病的魯迅先生與世長辭。 由於事出突然, 魯迅先生的家屬事先沒準備好, 是由日本友人內山完造, 聯繫了萬國殯儀館來車將魯迅先生的遺體運走, 稍加化妝後, 被安放至殯儀館大廳內停靈。

隨後, 魯迅先生的治喪委員會成立, 除了蔡元培、宋慶齡、毛澤東, 和日本友人內山完造之外, 還有馬相伯、A·史沫特萊、沈鈞儒、茅盾、蕭三, 一共九人, 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

由於魯迅先生積蓄很少, 再加上他曾經留下遺囑不收禮, 所以, 先生墓地的挑選也略顯倉促和簡陋。 最後, 決定安葬在上海西郊的萬國公墓。 這在當時上海最有名的、也是規模較大的公墓, 一些名人、知識份子死後大多葬於此, 所以, 魯迅先生安葬在這裡也算合適。

只是由於喪葬簡從, 魯迅先生下葬時的墳墓, 僅僅是一座小小的土堆, 墳後豎起一塊梯形水泥墓碑, 上面刻著“魯迅先生之墓”七個字。 這是出自當時年僅7歲的魯迅先生之子周海嬰之手。 當時, 馮雪峰向魯迅先生的遺孀許廣平承諾——將來等革命勝利後, 我們一定要為周先生舉行一次隆重的國葬。

沒想到, 這個承諾直到20年後才成為現實。

魯迅先生逝世10年後, 1946年, 周恩來在上海與國民黨政府談判, 在百忙之中還特意抽出時間, 來到萬國公墓弔唁魯迅先生, 並且在先生墓碑的右側種下了一株檜柏;左邊的一株, 是當年許廣平親手種下的。 後來, 重慶書店給魯迅先生支付了一筆版稅, 才把十年前的墓地做了一次全面修正,

進行了擴建和改造, 魯迅先生之弟周建人補寫了生卒年月的碑文。

1956年, 在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際, 經國務院批准同意, 上海市決定為魯迅先生建新墓和紀念館。 這次墓址和紀念館選址在上海虹口公園內, 這個地方離魯迅先生的故居很近, 是先生當年經常散步的地方。

1956年10月14日, 舉行魯迅先生棺柩遷葬儀式。 早晨7點50分, 茅盾、周揚、許廣平、金仲華、巴金、陳虞孫、許欽文、孔羅蓀等人, 到萬國公墓為魯迅先生起靈;上午9點, 在蕭邦的《葬禮進行曲》中, 宋慶齡、茅盾、柯慶施、周揚、許廣平、金仲華、鐘民、李琦濤、巴金等11人扶著靈柩, 從虹口公園門口向新墓地走去。 上午9時40分, 魯迅先生靈柩遷葬封墓。 新建的魯迅先生墓地寬廣, 建築面積有1600多平方米, 魯迅先生塑像立于墓園廣場之中。 這次, 先生的墓碑由毛主席親自題寫——魯迅先生之墓。

摘錄一段巴金老先生,在魯迅先生新墓地前的講話,來緬懷先生——

從此先生的遺體得到永久的安息;景慕先生的人們也有瞻仰和學習的機會;先生留下的豐富的文化思想遺產將廣泛為中國人民所接受,先生的智慧和光芒將更普遍地照亮中國青年的心靈……

摘錄一段巴金老先生,在魯迅先生新墓地前的講話,來緬懷先生——

從此先生的遺體得到永久的安息;景慕先生的人們也有瞻仰和學習的機會;先生留下的豐富的文化思想遺產將廣泛為中國人民所接受,先生的智慧和光芒將更普遍地照亮中國青年的心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