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霍介相通的唯一途徑——雀鼠穀

靈石縣地處晉中最南端, 是連接晉中、晉南的咽喉之地。 據靈石, 北上是一馬平川的晉中盆地, 可抵太原;南下可到晉南盆地, 直達臨運, 一路無險可守, 在古代一直是三晉鏖兵的必爭之地。 縣南太岳呂梁兩山對峙, 汾河蜿蜒而過, 起伏的山巒隔在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之間, “兩山夾水, 崖路險, 左右悉結, 偏梁累石, 就路縈帶”, 地形十分艱險, 其間高壁嶺、雀鼠谷、汾水關, 皆是汾西險固之地。 其中雀鼠穀“東口接介休境, 西口石茨村入霍界”, 是霍介相通的唯一途徑, 歷代都戰事在此發生, 而隋末唐初的兩次戰爭尤為著名。

所謂“雀鼠穀”, 意謂其道路崎嶇險峻, 只有鳥雀、鼠類才能通過。 《水經注》卷六汾水注雲:“汾津名, 在界休縣之西南, 俗謂之雀鼠穀, 數十里間道險隘。 ”大業十三年唐公李淵、李世民南下, 突破雀鼠穀, 大破隋將宋老生于霍邑, 一舉打通李唐西圖關中的通道, 成為以唐代隋的關鍵之役;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北伐, 突破雀鼠穀, 大破劉武周、宋金剛於介州, 終結了唐初劉武周的割據與叛亂和北方強族突厥的干涉, 贏得初唐的統一和鞏固。 唐以後的文人學士如張九齡、李商隱、張嘉貞、王士禎等過雀鼠谷多留下詩文遺墨, 其中不少是懷古昔日戰場的, 如“九旗雲際出, 萬騎穀中來, 石路行將盡, 煙郊望忽開”(袁暉), “感恩同義激, 悵別屢魂驚,

直視前旌制, 遙聞後騎鳴”(張嘉貞), “雲峰將落日, 立馬回含愁”(王士禎)等, 歷來是懷古興歎之地。

我乘火車沿汾河南下, 自然要經過這條雀鼠穀, 算時間經過時正是黃昏。 設想若在古代, 獨自一人於夕陽西下的黃昏裡, 行走在“金流洶湧, 林麓森沉, 峰巔萬仞, 壁峭千尋”的崇山峽谷間, 心頭必是雍塞著無限的惶恐和感概。 可乘坐火車, 連窗外的景色都沒看清, 只覺幾個隧道後, 已是出了雀鼠穀來到臨汾盆地, 而天邊的暮色才起。

(資深中年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