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洋三傑”之北洋之虎——段祺瑞

提起段祺瑞, 大家就會想起“段合肥”, 因為他生於安徽合肥, 所以被人戲稱為段合肥。 他是皖系軍閥首領, 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段祺瑞在青年時期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能, 1885年9月, 20歲的段祺瑞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洋武備學堂, 進入了炮兵科。 經過兩年的學習, 1887年11月, 段祺瑞以“最優等”成績從北洋武備學堂炮科畢業, 並被派往旅順督建炮臺。 1888年冬, 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派去了德國留學。 留學回國後, 1896年段祺瑞就被調往了天津小站, 就任新建陸軍左翼炮隊第三營統帶, 兼行營武備學堂炮隊兵官學堂監督、代理總教習。

(段祺瑞像)
​​​

1901年段祺瑞迎娶了袁世凱的義女張佩蘅(江西巡撫、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張芾之孫女)為繼室, 從此開始步入了政壇。 自此先後擔任了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練兵處軍令司正使, 加副都統銜、北洋陸軍第三鎮統制官, 轄第五協等職位。

1907年10月16日段祺瑞被授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專意督辦陸軍各學堂。 1910年5月25日, 清廷又以段祺瑞督辦北洋陸軍學務有功, 賞頭品頂戴。 12月18日加侍郎銜, 外放任江北提督, 駐江蘇清江浦, 負責本地治安。

提起段祺瑞, 都稱他為北洋之虎, 他一生中的成就是可以稱得上這個名字的。 他曾三造共和, 先不說他是為自己爭取權力, 單說他反對封建這一點就是值得學習的。 (清帝退位詔書)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 袁世凱出山, 並急令段祺瑞為第一軍統領兼湖廣總督。 由於段祺瑞早年出國留學, 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 深知中國的落後源于集權腐敗的家天下統治。 所以他並沒有正真的進攻革命軍, 而是率前線北洋將領46人聯名致電清政府籲請清帝退位,

最終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1915年, 袁世凱想復辟稱帝, 段祺瑞曾五次勸阻, 結果三次被拒絕, 兩次吃了閉門羹。 而袁稱帝后, 他便被迫辭去了職務。 袁世凱死後, 段祺瑞推舉了黎元洪就任大總統, 平息了南方革命軍的反對聲音, 恢復國會和《臨時約法》。 3、1917年6月14日張勳復辟, 段祺瑞聽聞後立即到馬廠準備討逆。 隨後段祺瑞又以討逆軍總司令的名義發出討伐張勳的通電, 在馬廠誓師, 並與馮國璋聯電數張勳八罪, 發表討伐張勳檄文。 不久就攻入了北京, 趕走了張勳, 恢復了共和, 自己也任了總理。 (執政紀念幣)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 推翻了大總統曹錕, 後來請段祺瑞出山, 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國家元首)。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段祺瑞還有一點值得讚揚的就是收復外蒙古。 辛亥革命後, 外蒙古在沙俄的扶植下想脫離中國, 當時的中國正忙於內亂, 根本無力與沙俄對抗, 後來沙俄爆發了十月革命, 段祺瑞瞅准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無暇顧及外蒙之機, 立刻派徐樹錚率兵一舉收復了外蒙古, 聽到收復了外蒙, 舉國人民都歡欣鼓舞。 外蒙的回歸, 不僅打擊了民族分裂勢力, 更保證了中華民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統一。 在這一點上, 作為當時的政府首腦, 段祺瑞是值得稱頌。 (徐樹錚像)
​​段祺瑞這位號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 曾四任總理, 四任陸軍總長, 一任參謀總長, 一任國家元首, 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 又擔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他雖為軍閥, 但人格形象頗佳, 由於篤信佛教, 平日多半吃齋, 為人嚴肅刻板, 不苟言笑, 生活樸素, 清廉如水, 無積蓄、無房產, 享譽於世。 在物欲橫流、無官不貪的民國時期, 他可以算得上是個官場上的另類。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發作,2日在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北洋之虎從此消失!

他可以算得上是個官場上的另類。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發作,2日在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北洋之虎從此消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