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菩提老祖門下那麼多小人,他為何不將他們趕走?

在《西遊記》中, 菩提老祖是收徒最多的一位祖師級別的大神。 他到底收了多少徒弟, 原著中沒有說清楚, 不過我們可以根據原著的設定進行推斷。

第一個道出菩提老祖弟子數量的是引導孫悟空尋找老祖的樵夫。 樵夫說:

“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 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那洞中有一個神仙, 稱名須菩提祖師。 那祖師出去的徒弟, 也不計其數, 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 你順那條小路兒, 向南行七八裡遠近, 即是他家了。 ”

老祖的弟子每一輩都有一個字, 輪到孫悟空是第十輩。 老祖的弟子都有哪些字呢?老祖自己說:“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 ”從這裡可以看出, 孫悟空並不是老祖的關門弟子, 孫悟空之後老祖還會收兩輩徒弟, 隨後就閉門了。

孫悟空是第十輩, 而第十輩徒弟有三四十人, 十輩就有三四百人。 菩提老祖有三四百徒弟, 這些徒弟水準任何呢?事實證明, 絕大多數都是胸無大志, 只想學個一技之長的普通人, 同學會還有很多人心術不正, 很危險。 書上有 兩個細節可以證明。

第一個細節是, 菩提老祖向孫悟空傳授筋斗雲的時候, 師兄弟們聽到了後, 嘻嘻笑著說:“悟空造化!若會這個法兒, 與人家當鋪兵, 送文書, 遞報單, 不管那裡都尋了飯吃!”從這裡可以看出, 這些讓人學道的目的, 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罷了。

第二個細節是孫悟空賣弄七十二變, 引起了老祖的警覺, 老祖警告道:“悟空, 過來!我問你弄甚麼精神, 變甚麼松樹?這個工夫, 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

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 必然求你。 你若畏禍, 卻要傳他;若不傳他, 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

這種有可能加害孫悟空的肯定就是小人了。 上文提到的胸無大志的弟子也有可能就是心性歹毒的小人。 那麼菩提老祖為何還留著他們呢?其實,

菩提老祖是佛、道、儒雜糅的一個人物。 收下很多弟子, 其實是他有教無類的表現。

有教無類是孔子的思想, 語出《論語·衛靈公》, 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 在唐宋時代, 以禪宗興起為契機, 佛教進行了中國化的改革, 其中很多儒道的思想揉入了佛教。 有教無類的觀點在《壇經》中也有重要表現。

五祖傳衣缽給六祖時, 五祖的弟子中也滿是小人, 所以五祖也是三更傳法, 不讓人知道。 原文說:“三更受法, 人盡不知, 便傳頓教, 及衣缽。 ”

同時,五祖還強調:

“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五祖團隊中,很多弟子都是小人。面對這些小人,五祖並沒有將他們趕走,而是繼續教育。菩提老祖的故事脫胎于五祖與六祖的故事,所以也是“有教無類”思想的重要體現。

同時,五祖還強調:

“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五祖團隊中,很多弟子都是小人。面對這些小人,五祖並沒有將他們趕走,而是繼續教育。菩提老祖的故事脫胎于五祖與六祖的故事,所以也是“有教無類”思想的重要體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