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詞簡析」原上|簡析歐陽修豐樂亭遊春三首(其一)

豐樂亭遊春

宋-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 晴風蕩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歸。

注 釋

豐樂亭:豐樂亭在滁州(今安徽滁縣)西南豐山北麓,

由歐陽修籌建, 當時他任滁州知州。

交加:此處指由於植被繁密, 所以枝葉交叉錯疊。

太守:秦置郡守, 漢改名太守, 宋以後改郡為府或州, 太守已非正式官名, 只用作知府或知州別稱。 此處指歐陽修本人。

詩詞簡析

除《醉翁亭記》外, 滁州時期的歐陽修還寫有另一散文名篇《豐樂亭記》, 以及多首記遊詩, 《豐樂亭遊春三首》即是其中代表, 表達了歐陽修“與民同樂”也是地方官員的職責的思想, 我們來看一下。

“綠樹交加山鳥啼。 ”

此地有茂林修竹, 枝葉交叉, 清蔭濃濃, 隱藏於其間的山鳥怎樣呢?正所謂“樹林陰翳, 鳴聲上下,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哦, 不對, 此時遊人還沒去呢, 卻原來不僅太守與人同樂,

山鳥也與人同樂, 人、山鳥、樹林在春風中融成了一個“共歡樂”的整體。

“晴風蕩漾落花飛。 ”

天氣晴朗, 春風吹動, 就如水波蕩漾的水面, 一忽兒一忽兒的從人的臉頰掠過。 花朵被風吹落, 團團在風中翩舞, 望之似有不盡情意, 也似有無窮語言要對人訴說。

“鳥歌花舞太守醉, 明日酒醒春已歸。 ”

那麼在山鳥的啼鳴聲中, 在落花的翩飛之中, 太守呢?太守又一次喝醉了。 然而正如太守自己說的, “而年又最高”, 酒量也不佳, “飲少輒醉”, 那麼太守何以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體, 每次都頹然乎喝得大醉, 卻原來太守擔心, 今日尚能對春醉飲, 明朝一旦酒醒, 定睛一看, 那春已經走得徹徹底底, 一絲一毫的痕跡都不曾留下, 是故惟願天天醉飲,

能把春歸多拖一刻就是一刻, 多延一時就是一時。

關於第四句的解釋, 還有人認為確實就是太守醉了一夜, 等到第二天酒醒, 他真的發現春天已經歸去了。 這種解釋雖然注意了字面意思, 然而卻忽略了自然規律。 因為即便是暮春、殘春, 從尚能賞春到春完全歸去, 這中間依然有個時間過程的, 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瞬息之間即已面目全非。

當然還有人辯解說, 這是一種誇張的寫法, 以反襯春日的迷人和春景的短暫, 這種辯解雖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不過與其如此, 何如把第四句直接解讀為作者的擔憂之語, 因為擔心春第二天就會歸去, 所以今日更該及時行樂, 哪怕酩酊醉倒亦在所不惜, 如此豈非更能傳達作者的惋春之情,

惜春之意?

是為詩解。

歐陽修(1007—1072), 字永叔, 自號醉翁, 又號六一居士, 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四歲而孤, 母鄭氏親自教學。 天聖八年進士, 支持范仲淹慶曆新政, 後出知滁州等地。 為官清正, 關心民生疾苦, 喜獎掖後進, 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都得到他的賞識和提拔。 他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 是北宋第一個在詩、詞、散文等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的人。 古文學習韓愈, 詩則不專注一家, 在宋詩革新運動中起了絕大的作用和影響, 但其以文為詩的傾向也影響了後來的蘇軾、王安石等人。

作者簡介

歲月如歌, 網名原上, 古詩詞愛好者,

目前正致力《唐後絕句精選》編選評鑒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