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雄安新區南陽遺址出土“燕王職戈”等文物,初定為昔日燕國都城

河北省雄安新區容城縣南陽村村南的南陽遺址, 是春秋戰國時期遺址, 面積達42萬平方米, 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前, 這裡曾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發現帶有“燕王職戈”“西宮”“左征”等銘文的青銅器和大量的陶器。

1981年春, 容城縣文化局在晾馬台鄉進行考古調查的過程中, 在南陽村村南發現了一處古代遺址。 當時徵集清理出銅器、陶器、骨器等文化遺物40多件, 其中的幾件還刻有銘文和陶文。 1984年出土的春秋時期錢幣“尖首刀”, 為該遺址的斷代提供了充分依據。 後經分析鑒定, 確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 南陽遺址於1982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後來出土的銅壺是蟠螭紋銅壺, 它帶有輔首銜環。 它帶有銘文, 有“西宮”二字。 除此之外, 還出土了帶有“左征”銘文的銅壺蓋, 還有銅鼎、銅戈、刀幣、陶器等一批文物, 這些文物及文字具有明顯的燕國風格。 專家認為, 結合歷年的調查、判斷, 它就是重要的燕文化的一所遺存。

2017年5月以來,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專業人員組成聯合考古隊, 對南陽遺址展開初步勘探核查。 經過考古勘探, 南陽遺址新發現面積約18平方公里的東周、漢代遺址群。 文物專家初步判斷, 南陽遺址為戰國、漢代一座中型城市遺址。

目前, 已初步確定南陽遺址東南角城垣、西南角城垣、南城垣和西部大型夯土區、陶業作坊區分佈範圍。 此外, 考古隊還發現南陽遺址周邊10處同時期文化遺存。

考古隊根據發掘現場出土的城垣基址、繩紋殘磚、燒結窯壁塊和陶片初步判斷, 南陽遺址應為戰漢時期一座中型城市遺址。 有專家學者認為, 該遺址可能是燕國的都城。 所在地, 與燕國中期都城“臨易”有關。

南陽遺址是雄安新區僅有的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另一處是宋遼邊關地道。

雄縣境內現有兩處宋遼邊關古地道遺址, 即大台遺址和祁崗遺址。 大台遺址位於雄縣縣城東二環內, 東西長90米、南北寬73米, 地道內有洞室六間, 西側兩間為“迷魂洞”, 第三室為“兵器室”, 第四室為“議事廳”, 再往東為五、六室, 是面積較大的“藏兵洞”。 早在1993年, 這兩處遺址已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兩處遺址已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