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白鹿原》演員幹農活 張嘉譯耕田秦海璐織布

改編自陳忠實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版《白鹿原》將於4月16日登陸安徽衛視、江蘇衛視晚間黃金檔, 並于樂視視頻全網獨播, 每日零點更新。

11日, 該劇曝光一款體驗生活特輯和“原·生·態”版長卷海報。 據悉, 正式開機前, 主演在藝術總監張嘉譯的帶領下, 自發地進駐到陝西農村進行為期20多天的體驗生活, 男耕女織的農村生活讓演員們一秒穿越至當年的關中故里, 對角色的領悟也在每日的生活積累中更加透徹。

“你是農民, 你就需要種地, 現在的生活離那些太遠了, 上來拍的話感覺就會不像嘛。 ”導演劉進一語道出生活體驗的初衷。 進組之前, 一眾演員被“趕”到農村, 一住就是20天。 男演員耕田、割麥、趕馬車, 女演員就學紡線、擀面、切菜做飯, 甚至還要為了貼近角色使勁兒地減肥和曬黑。 特輯中, 一眾演員不施粉黛, 衣著舒適, 在當地村民和老師的指導下, 回歸到“男耕女織”的原生態生活之中,

也在體驗中和角色無限靠近。

演員李沁對紡線的難度記憶猶新:“紡線需要把棉花坨抽成絲, 然後再撚成線, 線不容易連在一起, 老是斷, 練得手都起繭了。 ”演員李洪濤在劇中飾演白家長工鹿三, 幹完農活之餘, 他會蹲在田間地頭和當地的村民閒聊天, 感受村裡人的生活, 從各個方面去抓角色的“魂”。 張嘉譯則表示近一個月的體驗大家收穫很大, 他認為:“一部戲的呈現就像是在一個固定場景裡, 演員所塑造的人物和場景是不是相融合很重要, 如果演員的狀態不對, 就會和場景格格不入, 再怎麼演, 也演不出對的感覺來。 ”

縱觀現在的電視劇, 能沉下心來, 用20多天的時間讓演員揣摩並貼近劇中角色的,

《白鹿原》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了。 畢竟, 十五年艱辛立項籌拍, 靠的就是細細打磨的恒心和耐心, 從細節到宏觀、從人物到場景, 品質二字, 根植於無形。 體驗的結果顯然讓人信服, 劇中角色趕牛拉犁、織布紡花、擀面做飯的一招一式, 都頗有年代感和農村的生活氣息, 讓觀眾相信, 他們就是原上的人, 就是陳忠實先生筆下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

城市信報記者 吳鯤

[編輯: 劉曉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