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PO通過率歷史新低!“兩招”防堰塞湖 這4名委員貢獻最大?

1月24日, 證監會發佈的發審委會議審核結果顯示, 當天5家企業上會, 其中3家企業首發申請被否, 1家被暫緩表決, 1家獲得通過。 此前一天召開的發審委會議則是“7過1”。

事實上, 今年以來, 發審委共審核了36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其中14家獲通過, 19家被否, 3家暫緩表決, 通過率為38.89%。

申報家數逐年降低

而從近五年來看, IPO申報家數年末餘量, 自2015年底達到最高的726家後, 就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 這其中2017年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資料顯示該年較2016年底降幅達24.96%。 (圖中2018年的資料截至1月18日)

通過率急速下滑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 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488家公司首發申請, 380家獲通過, 全年IPO通過率為77.87%。

而在2016年全年, 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266家公司的首發申請, 其中241家獲通過, 全年IPO通過率為90.6%。

同樣, 該資料在2015年則為94.44%(審核252家, 其中235家通過)。

而對新一屆發審委來說, 審核趨嚴的現象則更加明顯。 自2017年10月17日履職以來,

截至2018年1月18日, 新發審委共計審核了127家公司, 其中66家公司獲通過(另外有5家取消審核、52家未通過、4家暫緩表決), 通過率為51.97%。 較2017年全年下降了25.9個百分點。

而到了2018年1月份, 這一資料更是急劇下降到了38.89%。

61家未通過企業名單

對於新一屆發審委審核未通過的61家公司(包括取消審核和暫緩表決)全名單如下圖所示,

其中不乏有溫州康寧醫院、三隻松鼠這樣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

從相應的主承銷商來看, 被否最多的是中德證券和國金證券, 各自有5家公司。 其次是興業證券和中信證券, 各自有4家公司被否。

對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從業者表示:“公司IPO被否, 對保薦券商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一般券商要幫公司IPO, 會派出3-6人的團隊, 與公司對接三年左右的時間, 如果IPO成功, 券商會收取4000萬-6000萬左右的費用, 大公司的收費甚至上億。 ”

如此看來, 上述提到的幾家券商, 近期損失可謂相當慘重。

這4名委員否決公司最多

此前證監會公佈的新一屆發審委共計有63人, 其中42人為專職委員, 另外的21人為兼職委員。

對於上述61家未通過企業來說, 從參與這些公司審核的委員名單中可以發現, 朱琳、周海斌、郭旭東和龔俊這4名委員參與否決的公司最多, 都為14家。

其次是毋曉琴和蔣隱麗兩位委員, 都參與否決了13家公司。

另外, 還可以發現的是, 在這61家未通過企業的審核委員名單中,

42位元專職委員全部現身, 但21位兼職委員並未現身。

從上可以發現, 目前證監會一方面有效控制申請IPO公司家數, 另一方面則在加大力度並從嚴把關否決掉不符合標準的企業。 通過這種“雙管齊下”的手段, 大家普遍關心的堰塞湖現象或許將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 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