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民幣開年升值 外貿企業受壓硬扛

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

作為一家廣受國外市場歡迎的科技型外貿企業的負責人, 李顯最近壓力很大。

李顯很少為訂單發愁,

即使是外貿不景氣的時候, 每年兩次的廣交會, 他們也能收穫滿滿當當的訂單, 支援著正常的生產。 然而, 2017年以來, 李顯發現, 隨著人民幣的升值, 接單還是不接, 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考驗。

“去年4月, 我們接了一個訂單, 那時候美元/人民幣的匯率大約是6.88, 到7月交付的時候, 匯率約是6.77, 等8月結匯的時候, 匯率已經跌到6.67, 一結匯, 就損失了幾十萬人民幣, 利潤幾乎全搭進去了。 ”李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製造業生產週期長, 合同簽訂的時候會留出約3%-5%的匯率餘地, 但是強勁的人民幣升值, 大大擠壓了這些餘地。

接訂單, 可能會虧損;不接訂單, 就是死路一條。 在中國經濟緩緩復蘇的背景下, 外貿企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

人民幣國際化對本次人民幣升值起到了推動作用, 同時也是解決外貿企業與匯率波動問題的方式之一。

“匯率變化對外經貿發展是一把雙刃劍,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貨幣政策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總體穩定將有利於促進外經貿發展。 商務部正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不斷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人民幣結算, 不斷增強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此前表示。

被吃掉的利潤

誰也沒想到, 人民幣會強勢增長到這種程度。

開年前後, 人民幣開啟了新一輪漲勢, 對美元中間價連破6.5、6.45、6.4, 並於1月26日, 升至6.32。 根據中國貨幣網的資料, 2017年全年,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年初的6.9498到年底的6.5342,

升值幅度達到了5.98%, 達到25個月來的新高。 這意味著, 一些出口企業在2016年底享受了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紅利”後, 已逐漸成為了匯率波動的承壓方。

一項針對中國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 超六成出口企業認為, 人民幣/美元匯率若升值2%或以上將對其出口帶來負面影響, 8%的受訪者更指人民幣升值將嚴重影響其業務。 超過1/3的受訪企業表示, 若人民幣升值2%或以上, 出口額將開始減少;32%的受訪者指出, 升值3%會引起出口下跌。

對於資料, 李顯的帳本則更加直觀, 2017年, 在訂單小幅回暖的背景下, 企業利潤和2016年相比基本持平, 略有下降。

“外貿市場競爭激烈, 很多外貿企業的利潤就在三五個點左右, 高科技產品的利潤略高,

但是也很難平攤匯率帶來的影響。 人民幣的強勢升值, 讓很多出口企業都不好過。 有不少小企業頂著虧損硬扛著, 也有些已經倒掉了。 ”李顯表示。

在出口按人民幣計同比增長10.8%的2017年, 外貿企業卻大多感受到了寒意。

1月20日, 福田汽車發佈公告, 預計公司2017年的業績同比減少3.96億元-5.1億元, 業績下滑的原因包括人民幣升值, 導致公司應收賬款的匯兌損失增加。

1月19日, 上市公司通源石油披露業績預告稱, 公司2017年在北美的業務工作量大幅增長, 由於美元匯率變動, 預計產生約2600萬元的匯兌損失。

海關總署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8年中國外貿料難以維持雙位數增長。

一些企業將原來1-3個月報一次價格縮減到了10-15天, 甚至每天按照匯率波動更新報價單,

也有一些企業根據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報價的方式。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匯率的風險, 在合同上加入匯率限制條款、歐元報價、匯率衍生品都成為了出口企業的“避險工具箱”之一。

不過, 很多避險方式都是大企業才用得了的, 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 本身利潤率就很低, 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定價權, 套期保值的成本也讓其難以承受。 即使是大企業, 達到預期效果的也並不多。

針對人民幣升值誤傷外貿的情況, 《證券時報》在頭版發文表態: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不僅打擊了中國對外貿易, 而且還刺激了外匯市場的投機交易。 不要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剛剛閉幕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2018年的國際環境比2017年要複雜,無論是美國將要開展的減稅還是大基建,均意味著2018年國際環境發生變化,不變的是美國要求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的態度。中國現在保持巨額對美貿易順差,美國認為這會侵吞美國企業的飯碗,因此會繼續向中國施壓,希望人民幣能夠升值,通過匯率杠杆率減少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業內人士指出。

呼籲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難以緩解,這對外貿企業的生存是很大考驗。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之一。

“人民幣國際化不僅能夠提升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也有利於減少匯率風險和損失,促進人民幣的發展。如果不能用人民幣結算,國內的企業就必須鎖定人民幣匯率在投資和貿易中對美元的風險。目前我國和多個國家已經開展了人民幣貿易結算,這樣的話就規避了匯率的風險。”張建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近日,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央行)發表聲明,批准貿易商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考慮到近期世界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迅速推進,預計用人民幣計價的對華貿易將大幅增長,這符合兩國長遠利益。

事實上,從2015年,人民幣“入籃”開始,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明顯上升。僅2016年9月和10月,通過人民銀行代理配置的人民幣資產規模就已超過百億美元。許多國際金融組織和多邊開發機構的貸款及不少國家的負債均以SDR計價,其配置的人民幣資產也在穩步增長。此外,隨著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的增強,國內外主動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明顯上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8個國家和地區可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此外,中國與英國、瑞士、巴西、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不過,從目前貿易結算使用比例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還很漫長。到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貿易交易總額中只有16%的支付行為是通過人民幣結算的。同時,人民幣在全球交易和支付結算中所占比例僅為1.78%,排名第六,排名低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以及加元。即使是澳大利亞這個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對中國出口貿易總額中僅有0.5%的貿易檔是以人民幣為單位開具的。

在商務部相關人士看來,中國並不是想在國際外匯市場中取代美元的領導地位,而是希望通過一個國際化的貨幣結算系統來取代美元在外匯市場中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在國際貨幣系統改革的過程中,全球各國希望看到的改革成果是創造一個國際化的儲備貨幣系統,這個系統應當不依賴於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

但考慮到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現狀,滙豐銀行等許多西方投行的分析師都認為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支付結算領域所占的比例也應當實現同樣迅速的增長。

“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還是比較長的,人民幣要國際化,需要和很多國家簽訂這種雙邊的貨幣互換協定,在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結算的時候都有清算機制。另外,我們資本帳戶下面仍然有很多子項需要逐步開放,所以人民幣真正的成為三大貨幣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如果想走向國際,還需要我們自己的完善與其他國家的配合相輔相成。”張建平表示。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2018年的國際環境比2017年要複雜,無論是美國將要開展的減稅還是大基建,均意味著2018年國際環境發生變化,不變的是美國要求減少美中貿易逆差的態度。中國現在保持巨額對美貿易順差,美國認為這會侵吞美國企業的飯碗,因此會繼續向中國施壓,希望人民幣能夠升值,通過匯率杠杆率減少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業內人士指出。

呼籲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壓力難以緩解,這對外貿企業的生存是很大考驗。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看來,人民幣國際化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之一。

“人民幣國際化不僅能夠提升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也有利於減少匯率風險和損失,促進人民幣的發展。如果不能用人民幣結算,國內的企業就必須鎖定人民幣匯率在投資和貿易中對美元的風險。目前我國和多個國家已經開展了人民幣貿易結算,這樣的話就規避了匯率的風險。”張建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近日,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央行)發表聲明,批准貿易商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考慮到近期世界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狀況,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迅速推進,預計用人民幣計價的對華貿易將大幅增長,這符合兩國長遠利益。

事實上,從2015年,人民幣“入籃”開始,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明顯上升。僅2016年9月和10月,通過人民銀行代理配置的人民幣資產規模就已超過百億美元。許多國際金融組織和多邊開發機構的貸款及不少國家的負債均以SDR計價,其配置的人民幣資產也在穩步增長。此外,隨著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的增強,國內外主動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明顯上升。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8個國家和地區可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此外,中國與英國、瑞士、巴西、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不過,從目前貿易結算使用比例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還很漫長。到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貿易交易總額中只有16%的支付行為是通過人民幣結算的。同時,人民幣在全球交易和支付結算中所占比例僅為1.78%,排名第六,排名低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以及加元。即使是澳大利亞這個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對中國出口貿易總額中僅有0.5%的貿易檔是以人民幣為單位開具的。

在商務部相關人士看來,中國並不是想在國際外匯市場中取代美元的領導地位,而是希望通過一個國際化的貨幣結算系統來取代美元在外匯市場中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在國際貨幣系統改革的過程中,全球各國希望看到的改革成果是創造一個國際化的儲備貨幣系統,這個系統應當不依賴於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

但考慮到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現狀,滙豐銀行等許多西方投行的分析師都認為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支付結算領域所占的比例也應當實現同樣迅速的增長。

“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還是比較長的,人民幣要國際化,需要和很多國家簽訂這種雙邊的貨幣互換協定,在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結算的時候都有清算機制。另外,我們資本帳戶下面仍然有很多子項需要逐步開放,所以人民幣真正的成為三大貨幣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如果想走向國際,還需要我們自己的完善與其他國家的配合相輔相成。”張建平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